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生態工業園助推昆明跨越式發展

2008-12-2 14:32: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胥樹凡,國家環境保護部副巡視員,歷任國家環保總局科技標準司技術政策與標準處處長、科技標準司副司長等職務,從事循環經濟方面的研究多年,是我國循環經濟、環資標準、環保產業方面的權威人士,先后發表環保機構建設、環保產業發展、環保標準管理、生態工業和循環經濟方面的文章若干,出版物有《論環境保護產業化發展》文集以及環保類專著《綠色耕耘錄》等。 
  “陽宗海砷污染”事件再次敲響了警鐘,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需要執政者有長遠眼光與智慧思考,而剛剛起步的昆明循環經濟工作,依然面臨著許多觀念需要更新,許多問題亟待解決。在近日舉辦的全市領導干部培訓日專題講座上,國家環境保護部副巡視員胥樹凡以《循環經濟和區域發展》為題,點明了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是一個城市走可持續發展道路、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必然選擇。
  生態文明是工農業文明的反思
  胥樹凡首先闡明了循環經濟的理論背景。他認為,十七大報告提出“堅持可持續發展、建設生態文明、堅持科學發展觀”為發展循環經濟提供了理論基礎和基本方法;反之,發展循環經濟也是落實十七大精神的具體形式和具體內容之一。在談到生態文明與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間關系時,他強調個人觀點:“生態文明是對農業文明和工業文明的反思和再認識,并不是一種新的社會文明形態。”
  為什么要發展循環經濟?他認為我國以往經濟發展長期積累并潛伏了許多問題,并概括為“激情有余,理性不足;注重短期,忽視長遠;突出主觀,違背科學;速度優先,質量滯后;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由于這些問題沒有得到有效解決,造成經濟發展“布局和結構的不合理,區域發展的嚴重失衡,自然資源的巨大破壞,生態環境的嚴重污染,不可持續的增長方式”等嚴重后果。所以,建設循環經濟“是我們改變傳統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的需要,是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需要,是我們擺脫目前經濟發展中面臨的棘手問題和嚴重挑戰的需要。”
  “四化”與“三化”有區別
  通過比較自然生態系統和工業生態系統的循環模式流程圖,胥樹凡解釋了循環經濟理論基礎的認識由來。他進一步比較說,線性經濟是自然資源生產出產品,產品經過消費“終結”于廢物的模式,其特征一是物流、能流單向運行,不可循環,浪費資源;二是廢物得不到利用,污染環境。而與線性經濟最重要不同是:循環經濟在產品消費變成廢物后,廢物又“再生”成資源。其不再是單向運行,特征主要體現在四方面,即“物流循環,資源得到最大利用;各要素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廢物充分利用,減輕或消除環境污染;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一體化,相互融合。”他強調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一體化”很重要,而過去現實往往是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搞成“兩張皮”,成為工作教訓之一。
  他認為,循環經濟體現四大原則:一是減量化,提高資源能源利用率;二是再利用,生產過程中的再利用;三是再循環,廢物資源的再生化;四是無害化,終極廢物的無害化處理。特別是第四個原則“無害化”,是循環經濟“四化”原則與部分專家只提前三個原則(即“三化”或“3R”原則)的根本差別。他補充道,僅強調“3R”原則是不夠的,任何循環不可能是封閉的100%循環,總會產生不能被再利用的廢物。而循環經濟與資源綜合利用的區別,除了“四化”與“三化”差別外,還包括目的、手段及主體有差異,回收和產業鏈接與布局的不同,民間企業主導和政府主導的不同等。總之,循環經濟是一種新的經濟結構和經濟運行方式,并具有互補性、協調性、循環性、可持續的特征。
  生態工業園成循環經濟“捷徑”
  繼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之后,第三代工業園區的生態工業園區已成為許多地方以點帶面發展循環經濟的主要措施。昆明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也于今年8月通過環境保護部、商務部、科技部組織的專家論證,成為批準建設的30個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之一。
  胥樹凡說:“生態工業園區建設已成為解決結構性污染和區域性污染,調整產業結構和工業布局,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新型工業發展模式。”同時,他認為地方政府應把循環經濟理念作為發展經濟的基本指導思想,在區域社會經濟發展規劃計劃中體現循環經濟思想,并建立有利于發展循環經濟的政策和管理制度。此外,還要結合本地的實際情況開展循環經濟試點(示范區),取得經驗,逐步推廣,加強指導和引導及服務。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