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以重點項目建設拉動內需促增長促經濟平穩較快增長
2008-12-2 14:31: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中央關于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十項措施出臺后,海南省迅速有針對性、有重點地制定相關配套措施,強力啟動內需,把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結合起來,加快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確保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同時,增強經濟社會發展后勁和可持續發展能力。記者近日從海南省發展改革委獲悉,為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海南省正在加緊編制全省固定資產投資三年規劃,預計2009年—2011年全省固定資產投資2400億元左右。
海南省特別注重新增重大項目建設與經濟結構調整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相協調,具體項目安排上,優先安排正在施工且有資金缺口的項目,優先安排推動結構調整、積極拉動消費、增強發展后勁的項目,優先安排產業鏈較長、能帶動設備材料訂貨的項目,嚴禁用于“兩高”行業、低水平重復建設和產能過剩的行業項目。
進入9月份以來,針對國際國內經濟環境發生的變化,海南省委、省政府進一步確定把重點項目建設作為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一項根本性措施來抓,已落實和正在落實的中央投資項目,主要有保障性安居工程、農村民生工程、節能減排和生態建設工程以及醫療衛生、教育等社會事業和自主創新、產業結構調整等方面的項目。
海南省省委、省政府把重點項目建設作為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一項根本性措施來抓,初步安排2009年省重點建設項目100個,年度計劃投資480億元。目前,海南正加緊編制全省固定資產投資三年規劃,預計2009年—2011年全省固定資產投資2400億元左右。其中重點工程安排280項,計劃投資2070億元。其中重點工程安排280項,計劃投資2070億元。主要投向包括:38項農業重點項目,在建項目如大廣壩二期、小妹水庫、沿海防護林等;新開工項目如紅嶺水庫、天角潭水庫、南繁育種基地等。
海南發展新型工業的思路是十分清晰,即在不破壞資源、不污染環境、不搞低水平重復建設的前提下,堅持大項目帶動、大企業進入的產業發展戰略,引導企業發展循環經濟,變廢為寶,做到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雙贏。目前,海南90%以上的大中型生產企業都在積極發展循環經濟。
今年11月20日,海南洋浦保稅港區正式開關運行,成為華南及北部灣地區惟一開港運行的保稅港區。據介紹,洋浦保稅港區著重發展能源和原材料的中轉、倉儲、物流、加工和貿易,將建設成為面向東南亞的航運樞紐、物流中心、出口加工基地、能源和原材料交易中心、綠色農產品供應基地以及大型船舶修造與裝備工業基地。
如今的海南已初步集聚了天然氣加工、石油化工、汽車、漿紙、制藥等支柱產業。統計數據顯示,2007年海南工業總產值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在保護環境的同時,多年來困擾海南發展的工業“短腿”得到有效發展,成為拉動全省經濟增長的火車頭。
40項新型工業重點項目,包括在建項目160萬噸造紙、30萬輛汽車、80萬噸甲醇等;新開工項目洋浦天然氣加工、洋浦油氣產業配套工業園區、100萬噸乙烯、100萬噸烯烴、200萬噸LNG、石油儲備基地等。64項旅游房地產重點項目,包括海棠灣、香水灣、神州半島、銅鼓嶺等在建項目,以及航天主題公園、瓊海博鰲二期等新開工項目。11項高新技術重點項目,包括文昌火箭發射中心、三亞創意新城、海南(澄邁)生態軟件園等在建項目。101項基礎設施建設重點項目,包括在建項目東環鐵路、鳳凰機場和美蘭機場擴建、環島天然氣管道、51個城鎮污水垃圾處理設施等;新開工項目昌江核電項目、東方電廠二期、文昌火箭發射中心地方配套基礎設施項目,博鰲機場、海口—屯昌高速公路、西環鐵路改造等,還要加快推進瓊州海峽跨海通道工程前期工作。25項社會民生重點項目,在建項目包括海南大學“211工程”、桂林洋高校新區、基層醫療衛生、廉租房、經濟適用房、墾區棚戶區改造等;新開工項目包括海口、三亞、儋州等地區城中村改造、林區棚戶區改造等。 (記者 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