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企抱團升級:20億元打造生物工程平臺
2008-12-2 13:33: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20億打出“生物工程”牌,以此引領企業進行自發的產業升級,這是浙江民企應對嚴峻經濟形勢考驗的新手筆。
昨日,《第一財經日報》了解到,由傳化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傳化集團”)投資的浙江省生物工程產業蕭山基地日前已低調開工,傳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面對這次金融海嘯席卷全球的嚴峻挑戰,民營企業迫切需要加快推進產業結構的升級,“生物工程低消耗、高產出,正代表未來產業的發展方向”。
生物工程“新平臺”
“2008年,是不同尋常的一年,浙江企業經受了嚴峻的經濟環境的考驗,”徐冠巨說,原材料價格的不斷波動,政策面的不確定變化,讓他更加覺得國內生產型服務業的發展已經嚴重滯后,“民企正在散沙般地與跨國公司進行短兵相接,孤立無援。”
傳化集團的新經濟引擎平臺——浙江省生物工程產業蕭山基地由此應運而生。徐冠巨對本報記者透露,該項目總投資約為20億元,占地910畝。在徐的理想中,基地將運用基因工程、細胞工程、微生物工程和酶工程等技術發展農業、生物醫藥、化工等方面的高端研發及產學研合作類項目,引進和培育一大批國內外的高新科技企業、科研單位,為它們提供工作空間、創新條件、交易環境和產業服務四方面的服務,營造一個高科技產業平臺,“我們希望成為科技硅谷”。
基地還將廣泛借用“外腦”,引入產學研合作的機制,建設清華長三角研究院蕭山生物工程中心,由清華大學長三角研究院、傳化集團和蕭山區政府合作建設一個6萬平方米的生物技術類科技企業孵化器。
徐冠巨透露,傳化集團其實在5年前就已經開始策劃,當時就想到應該借鑒物流板塊的模式,營造一個新平臺,由傳化集團帶動一批企業來投資生物技術,“兩年前我們得到了政府部門的認同,現在,準備工作已經做好,時機也已經成熟。”
“明年首期項目的基礎設施就可以進行,預計五年可形成一定的規模,”徐冠巨說,這樣的科技平臺在深圳、上海都有,但“人家都是由政府來做”,“由民企投資、運作,政府扶持,這是第一次。”本報記者了解到,目前已有300家企業與該基地達成了入駐意向。
產業升級亟待進行
“在目前的環境下,不管是政府還是企業,都已經感到了產業升級的迫切性,大家都特別希望有這樣一個平臺。”徐冠巨對本報記者解釋。
浙江傳統行業企業正在經受前所未有的煎熬,來自浙江省經貿委的數據顯示,1~6月份,浙江規模以上企業工業增加值3836.7億元,增長12.2%,增幅與去年同期相比回落5.5個百分點;1~5月,企業利潤總額635.5億元,增長14.1%,增幅同比回落17.8個百分點。
數據還顯示,今年1~5月,浙江規模以上企業虧損的有1.07萬家,虧損面達19.6%,浙江省經貿委在一份內部材料中認為,這“表明當前生產經營困難較重的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量大面廣”、“目前企業遇到的困難之多和壓力之大,是本輪經濟增長周期以來最突出的”。
“我們一些生存狀態良好的公司,就在于他們已經掌握了行業的話語權和定價權,能對沖掉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徐冠巨說,浙江企業應該抓住上下游行業整合的機會,積極進行產業升級,以謀求行業話語權。
浙江省委書記趙洪祝11月28日在人民網與浙江在線聯合舉行的網絡訪談中也表示,在當前形勢下,浙江經濟要保持持續增長的一個“法寶”就是“促調整”,“我們省里面的經濟結構現在看來總體上是好的,但是產品結構不夠合理,還在低端運行,包括我們兩頭在外,比如原料是從外面進來的,我們的產品還要出去,特別是我們的品牌不是自己的,所以要強調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經濟轉型升級發展,要打造自主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