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億輸血生資流通業 商務部配套政策未明確
2008-12-2 13:27: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本報記者 王亞彬 北京報道
金融危機導致經濟衰退加速,使商務部對生產流通企業出現虧損風險加大、供需惡化的局面引起了高度重視。
“商務部鼓勵銀行對中小生產資料流通企業進行資金支持。同時利用國家開發銀行準備再投入400億,今年和明年全部落實。”這是商務部副部長姜增偉11月28日在全國生產資料流通行業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
不過,在本報記者采訪中,相關部門對具體注資方向和注資金額尚未有正式說法。
懸崖邊的救贖
商務部有關人士透露,這一“輸血”計劃醞釀已久。
自10月初開始,商務部即緊急建立了金融危機應急機制,并在全球范圍內對部
分行業進行摸底調研,并根據調
研結果展開行動。
據本報了解,截至目
前商務部已聯合國家開
發銀行共完成101個流通
項目的評審,承諾貸款95億
元,其中由商務部重點推薦
的項目45個,承諾貸款
65.38億元,目前已到位了
將近25億元。而據商務部副
部長姜增偉透露,國開行將
準備在原有基礎上再投入
400億,今年和明年全部落實。
姜增偉在11月11日的講話
中強調了來自美國的金融海嘯
對中國流通經濟的影響。而這種
影響的主要表現有:銷售總額增
速回落明顯加快;價格大幅下挫;供需增速明顯回落。其中美國10月份市場銷售降低了5%,這也是少見的。“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國內外市場不可預見的風險不斷增加。生產資料流通行業面臨的市場風險不斷增大。”姜增偉說。
據本報記者調查,當前大多數生產資料流通商有著大體相同的遭遇——在銷量萎縮、庫存暴增、融資困難等多方打擊下,最終導致資金鏈斷裂。流通環節的窘境加重了上下游生產制造領域的風險。
據公開資料顯示,鋼材價格在國慶過后出現了一天3次的暴跌,個別品種跌幅已超過千元,部分企業壓貨價值過億元。一位廣東的鋼材流通商在分析其公司經營狀況時稱“企業困難最先從資金周轉開始。庫存量足夠拖垮企業的資金鏈,而融資又十分艱難。”一些鋼材流通商告訴本報記者。
與此同時,企業融資正變得越來越難。“原來企業只要倉庫里面有庫存,銀行可以把它當做通貨,質押、放款,但現在沒有哪一個銀行說你倉庫里有貨就給你貸款。”北京工商大學商學院院長何明珂教授認為,經濟周期下行,許多企業經過多年建立起來的供應鏈管理、融資方式如供應商管理庫存、倉單質押等,“到現在不靈了”。
對此,姜增偉透露,將會繼續完善流通領域的政策,不排除將有一攬子計劃出臺。他表示要鼓勵銀行對中小生產資料流通企業進行資金支持;要積極研究解決生產流通企業水電不公平等重大問題;嚴格加大財政資金投入和稅費減免措施,最終加快生產資料流通現代化的步伐,支持生產資料流通企業做大做強。
面對嚴峻的形勢,“必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特別是我們商品流通工作,把問題看得嚴峻一些,對我們的工作有好處。”姜增偉表示。
此前11月26日,商務部下發《關于做好擴大消費工作的指導意見》通知強調要利用當前擴大內需政策出臺的契機大力發展流通業,明確重點要加強商貿、農村商品流通等七方面工作,以促進消費。但并沒有強調生產資料流通領域。
對于此次政策實施的目的,姜增偉在表示,“促進生產資料流通行業又快又好的發展,是我國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和保持良好經濟發展態勢的重要舉措。”要充分發揮流通引導生產、促進消費的作用。
還有3000億?
由于導致生產資料流通企業出現經營困境的成因各不相同,商務部是否會大面積推行“輸血”計劃,目前并無權威渠道證實。
而在本報記者就其他近十家涉及鋼材、煤炭、建筑領域的流通企業采訪中,亦尚未有企業正式承認已獲得類似形式的貸款。
浙江物產集團一位人士11月28日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希望能獲得一部分,但得到多少現在還說不準,具體怎么落實也尚不清楚。”
僅靠此項國家融資扶持對行業也可能會出現杯水車薪的局面。“400多億元貸款其實不一定會完全滿足全部的資金需求。”一位基金公司的分析師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他看來,從擴大內需4萬億的分配流向看,國開行的這部分貸款估計會向農村流通領域(如家電下鄉)和城市的商貿流通市場等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傾斜。如果一個縣的擔保公司需要3000萬元資金,那么覆蓋1000個縣就需要資金300億元,而這可能僅僅反映了農村部分流通市場的資金缺口。
該人士還表示,這可能只是國家4萬億拉動內需計劃中的一小步,今后對流通行業可能還會有注資計劃。
何明珂教授同樣認為投資可能會集中于物流基礎設施建設。他表示,1997年亞洲金融風波時期的投資給現代物流帶來的作用是非常大的,現在新一輪的物流的投資依然很大,“但是我們要總結一下,從物流的角度來講,什么樣的投資才能夠適合社會物流的整個基礎設施的完善。”
那么4萬億資金究竟又多少會注入流通行業?對此,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蔡進此前曾表示,“其實很簡單,看流通行業占中國的GDP比重是多少,就有多少的比例的資金注入到這一領域。”如果按8%的水平算,流通行業起碼會有3200億元的資金注入。
亦有行業相關人士指出,可能的注資額度與生產資料流通企業蒙受的各種損失相比還是杯水車薪,且貸款項目可能向行業內的大企業、大集團傾斜,中小生產資料流通企業恐怕還是難以盼到希望。
據了解,商務部一直致力于培育大型流通企業集團,此前曾通過國家開發銀行安排500億元的政策性貸款給首批進入國家重點培育的20家大型流通企業。其中包括廣東物資、浙江物產、天津物資,安徽徽商等5家大型生產資料流通企業集團。
但目前尚未有權威渠道證實商務部、財政部、國開行將最終如何來確定注資方向和注資額度。
不過,對于融資的具體方式,11月15日,商務部市場體系建設司司長曹德榮在第三屆中國鋼鐵貿易商大會上透露:商務部利用開發性兼容(政策性與商業性兼容金融扶持形式)支持流通業的發展,這種項目貸款的落實有效將改善流通企業的負債結構和信貸環境,充分發揮開發性兼容支持流通業發展的示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