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橋、兩隧、一通道 五大工程昨天啟動
2008-12-19 15:46: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連接浦沿鎮和轉塘鎮的之江大橋;溝通江干區和蕭山區的九堡大橋;讓蕭山人到上海能節省40分鐘的錢江隧道;能通行1000噸級船只的京杭運河二通道;市區最大的穿山交通隧道——半山隧道……五大工程昨天開工,總投資221.65億元。
至此,錢塘江上十橋兩隧道“齊全”了;“三縱五橫”快速路網2011年成形有了基礎。
●京杭運河二通道
全長39公里 總投資77.5億元
京杭運河二通道八堡船閘昨天動工,這標志著經過近20年反復論證的京杭運河二通道工程由紙上藍圖進入工程建設階段。
這條全長39公里,總投資估算為77.5億元的二通道,被認為是解決現有京杭大運河(杭州段)堵航、運輸功能降低等問題的“殺手锏”。
從1989年“二通道”方案的最初提出至今,經過多輪論證,最終確定東線方案:起自杭申線的余杭區博陸,穿320國道、滬杭鐵路、滬杭高速公路、01省道、杭浦高速公路,穿繞高速公路、德勝路、下沙路,在八堡附近入錢塘江。
專家們認為,東線雖然存在要下穿滬杭鐵路、過3條高速公路和錢塘江出口的不利因素等問題,但從可貫通的可能性來講,最具優勢。
“選擇東線方案,僅僅為了航道下穿鐵路,我們就要為架高滬杭鐵路買一筆‘巨單’,可以說,為了保護城市規劃和環境,我們做了最不經濟但也是最經濟的選擇。”杭州市港航管理局王副局長說。
10萬噸煤從淮南煤礦運到杭州
能省下100萬-200萬元運費
杭州市區段的航道只有五級航道標準(可以通行300噸級的船只),而25座橋梁尚未達到五級航道的通航要求。所以,過往船舶只能采用小噸位船舶運輸,運輸成本較高。
另外,現有的京杭運河航道及三堡船閘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貨運量需求:2002年運河杭州段實際完成貨運量4634萬噸,2004年完成7896萬噸,2006年完成8150萬噸。一部分新增的運量只能轉移到公路或鐵路上去,增加了運輸費用。
而運河二通道建成后,京杭運河航道等級將達到三級,可保證1000噸級船舶通航。
水路和公路的運輸費用,很簡單地就可以算出來:1艘1000噸級的運輸船(達到三級航道標準的運河二通道可以通行),相當于100輛10噸的運輸貨車。100輛10噸的貨車需要200個司乘人員,而1艘1000噸的貨船只需5名船員就夠了。100輛貨車的燃油成本,跟1艘貨船的燃油成本相比,后者更是省了幾十倍。
運河二通道將從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錢江開發區、余杭經濟開發區經過,并將在適當的區域設置港口作業區,這將為開發區提供良好的物流基礎設施支持,極大地促進開發區的招商引資工作。以開發區的電煤運輸為例,電廠每年需要大量的發電用煤,如果鐵路運輸改走水路,10萬噸煤就能省下100萬至200萬元的成本。
運河二通道建成后,將實現與杭甬運河和錢塘江中上游航道的對接,使浙北、浙東及浙中西部的航道完全貫通成高等級的內河水運網。屆時嘉興、杭州、紹興、寧波等杭州灣地區會連成一片,1000噸級的船舶可從山東東平湖直達浙江杭州,運力提升40%。
●快速路網
杭州市提出,要力爭在3年內完成“三縱五橫”快速路網的建設。所謂“三縱五橫”,是指杭州市3條南北向的快速路和5條東西向的快速路。如果這張路網建成,將承擔全市約38%的車流量。
昨天,搭建起快速路網的半山隧道、九堡大橋、之江大橋開工了。
半山隧道 市區最大的穿山交通隧道
杭州市區最大的穿山交通隧道——半山隧道工程開工,意味著秋石快速路二期工程正式啟動。
秋石快速路,是主城區快速路網中的中間“一縱”。其全程路線為:臨平副城—320國道—半山隧道—石橋路—秋濤路—錢江三橋—風情大道—繞城公路南線。
秋石快速路二期工程南起半山路,北至繞城北線,全長5.01公里。其中半山隧道位于秋石快速路的北段,南起半山路交叉口,北至320國道繞城公路石塘收費口,隧道呈南北走向穿越半山、老虎山,雙向6車道,西線隧道長2200米,東線隧道長2184米,工程總投資約6.1億元,預計將在2011年前竣工通車。
九堡大橋溝通江干蕭山 促成最東邊的“一縱”
九堡大橋及南北接線工程,是“東湖—通惠快速路”的主要組成部分,這是快速路網中的最東邊的“一縱”。
這“一縱”全程路線為:東湖路—繞城公路北線—九堡大橋北接線—九堡大橋—通惠路—03省道—繞城公路南線。九堡大橋,將建在錢江二橋和錢江六橋之間,溝通臨平、下沙和江干區。這條快速路將把杭州主城與臨平、下沙和蕭山三個副城緊密聯系起來,并與杭浦高速公路、杭甬高速公路、海寧東西大道相連接。
九堡大橋位于彭埠大橋(原錢江二橋)下游5公里處,北起江干區九堡鎮楊公村,南至蕭山區濱江一路,全長約1855米。工程按城市快速路標準設計,設雙向6車道,設計時速80公里/小時,標準橋面寬31.5米,其中行車道凈寬11.75米(單向),兩側布設3米寬的慢行道。工程概算9.75億元。
作為快速路系統項目的控制性節點工程,該工程施工期三年。
之江大橋西接杭新景高速 東接彩虹大道快速路
之江大橋是杭新景高速公路延伸線,西與杭新景高速公路及繞城高速相接,東與規劃彩虹大道城市快速路相接。
彩虹大道標準快速路,是快速路網中最南面的“一橫”,其全程為繞城西線—之江大橋—彩虹大道—繞城東線,一路穿過濱江區中部和蕭山老城區北部,東接104國道,西接320國道。
杭新景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后,大量建德方向車輛由此進入杭州。因為從西南部進杭州的車輛必須走之江路,所以之江路擁堵不堪。之江大橋總投資29.5億元,預計2011年建成通車,那時通過杭新景高速公路等進出杭州的車輛,可由此進入濱江區,并經濱江區路網進出杭州主城區。
大橋將按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路線全長約5.6公里,設計速度80公里/小時。建成通車后,還將改善杭州到千島湖、黃山的交通條件,為“旅游西進”提供交通保障。
●錢江隧道
保護“天下第一潮”多花18億元
錢江隧道最早規劃的位置是錢江十橋。為了保護“天下第一潮”,錢江十橋最終“橋”改“隧”,這一改多花了18億元。不過由于過江隧道深藏地下,受各種惡劣天氣影響極小,因此可實現全天候通行,對特殊時期維持兩岸交通意義重大。
錢江通道工程按全封閉、全立交、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全長43.6公里,路基寬33.5米,設計時速100公里,估算總投資98.8億元,工期計劃4年。
昨天開始正式開挖建設的錢江隧道工程,是錢江通道工程中最為關鍵的控制性工程項目。
錢江隧道長4.45公里,投資35.6億元,每公里造價達8億元,為世界上最大直徑盾構隧道之一。隧道力爭于2012年與錢江通道整體工程同步建成通車。
錢江隧道建成后,將縮短蕭山與上海的距離。今后,如果從杭州蕭山城區出發,走機場路,到新街出口下,再走紅十五線,20多分鐘就可到達錢江隧道。過了隧道走北端連接線,到桐鄉上滬杭高速,相當于走完了杭州到上海的三分之一路程,在時間上將節省40分鐘左右。另外,以后如果從臨江工業園區出發到上海等地,也不再需要到錢江六橋等地繞行。處于九橋和隧道的交匯處的臨江工業園區,將因為隧道的建成而成為一個潛力巨大的“金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