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廣佛同城攜領珠三角城市群

2008-12-19 15:19: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廣佛一體化發展不僅可以互利,而且能輻射帶動珠三角城市群的發展。 
  文/記者鄧柱峰、徐靖
  早上在位于廣州的家中吃完早餐,再搭廣佛快巴去佛山上班,下午下班后,回到家正好能夠吃上可口的晚餐。看似不可能的生活方式,在很多“廣佛人”看來,卻再也普通不過。如今,去白云機場(7.89,0.12,1.54%,吧)搭飛機,可在佛山辦好登機牌。今后,想去廣州看亞運,廣佛地鐵便捷通達。
  最新成果:
  年票互認惠及廣佛車主
  “要打造廣佛同城效應,進而發揮在珠三角地區的示范效應,首要的,也是最基本的,就是要打破廣佛之間往來的壁壘”,佛山市交通局局長高榮堂表示,這幾年,廣佛之間的路網銜接越來越順暢。在今年的10月份,廣佛在全省率先實施了年票的互認互免。“盡管暫時收費站還不能取消,但對于廣佛兩地的大部分車主來說,已經暢通無阻。”
  高榮堂向記者透露,自從10月份廣佛年票實行互認以來,盡管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全社會經濟的活躍程度有所降低,但廣佛之間的人流物流交往卻更加密切。10月份之前,每天從廣州進入佛山的車流量大約是5.3萬車次,而10月份以后,這個數字驟增到7.7萬車次。“盡管政府的收入減少,但廣佛兩地的市民卻得到了實惠”。
  據高榮堂介紹,目前,5條“點對點”的廣佛快巴線路及在廣佛接壤地區的10條城際公交線均已開通,白云機場在佛山的異地候機樓也已啟用,廣佛之間共享基礎設施將更加便利。
  路網規劃:
  打造一體化的內環路
  本月初,佛山公布了《佛山市綜合交通規劃》(2010-2020),廣佛之間的交通銜接成為重要內容。其中更是首次提出,要與廣州共同構建輻射珠三角以及以外地區的高速公路網絡。把佛山的道路網與廣州的環線接通,共同構筑廣佛一體化的內環路,再將對外的區域性道路接在環線上,以保護廣佛核心城區。而在廣佛都市圈的外圍,還將構筑一個外環,用于分離過境交通,溝通周邊區域聯系,實現白云機場、南沙港等區域級設施對整個珠三角區域的共享,促進區域融合發展。
  “如果把廣佛割裂開來,單方面、孤立地對接并不可取,既增加了融合的難度,又容易造成資源的浪費”,高榮堂表示,如果能夠在更高的層面上進行統籌規劃,那么廣佛路網運行的效率將大大提高,更易形成廣佛一體化的交通格局,從而加速廣佛各種資源、要素的融合。
  軌道建設:
  坐地鐵半小時抵達廣州
  除了高速公路的路網銜接,一個全方位、立體化的廣佛交通運輸體系已經被納入了佛山未來十年發展的藍圖。據佛山市規劃局相關負責人透露,除了正在建設的廣佛地鐵等常規地鐵線路外,廣佛中心城區還將建設軌道快線以加強聯系。
  根據規劃,廣佛之間將再打造兩條快速城際軌道線,連接廣州中心和區域客運樞紐。其中廣佛1號快線由佛山新城區至廣州東站,聯系廣佛的中心城區和廣州火車站,并利用廣州地鐵3號線,與白云機場快速連接。
  廣佛2號快線則由佛山新城區至廣州新客站,快速聯系廣州新客運站。未來,佛山新城區與白云機場、廣州新客站之間,將有望實現半小時互達。
  同時,鑒于廣州已經基本形成了輻射亞太和全國的海鐵空樞紐,因此,佛山將通過道路、軌道等的建設,加強與白云機場、廣州新客站以及南沙港等客貨運樞紐的聯系,從而實現資源共享。對于佛山自有的火車站、機場等基礎設施,規劃也將其放在廣佛一體化的大格局下進行定位與考量。
  同城生活:
  羊城通一卡通廣佛
  每到周末,就讀于華南師范大學南海學院的廣州學生劉啟俊都會從南海獅山乘坐佛山的275路公交到芳村坑口地鐵站換乘地鐵回家。他對記者說:“雖然獅山距廣州市區有點遠,因為南海的公交車全都可以使用羊城通,在兩地無論怎么換乘,坐起車來還是很方便的。” 
  從2004年12月開始,南海公交的56條線路570多輛車全部可以用羊城通,而從今年11月開始,禪城區所有的公交車全部可以使用羊城通。
  廣佛兩地市民共享生活配套,一個便利而又多彩的都市生活圈正在形成,這一切都得益于大手筆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連通了城市的脈絡,交通的無縫對接讓兩地公交一體化水到渠成。 
  規劃重點
  《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明確了珠江三角洲地區在全國改革發展大局中的戰略地位。《綱要》出臺一個重大意義是開辟了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廣闊空間。
  《綱要》提出的五大戰略定位中,提出了珠三角地區“與港澳共同打造亞太地區最具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城市群”,要“打造若干規模和水平居世界前列的先進制造產業基地”,提出“建設成為帶動環珠三角和泛珠三角區域發展的龍頭,成為帶動全國發展最為強大的引擎”。
  這些戰略定位讓研究珠三角地區區域發展的專家學者和區域內各界人士都倍感興奮。專家認為,從這樣的戰略定位出發,可以有效優化珠江三角洲地區的空間布局,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專家指出,這一規劃綱要將廣州這一中心城市的地位提到一個空前的高度,廣州作為全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地位突出來了。 
  廣州要建設成為廣東宜居城鄉的“首善之區”,建成面向世界、服務全國的國際大都市。而要提升這樣一個城市群的活力和競爭力,廣州與相鄰的佛山作為地域相鄰、文化同源、互補性強的兩大城市,如果能強化同城效應,實現錯位互補,將可有效攜領珠江三角洲地區打造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聯系緊密的城市群。
  進一步來說,以廣州佛山同城化為示范,以交通基礎設施一體化為切入點,就可積極穩妥地構建城市規劃統籌協調、基礎設施共建共享、產業發展合作共贏、公共事務協作管理的一體化發展格局,提升整體競爭力。
  此外,根據綱要精神,廣東將著力優化珠江三角洲地區空間布局,以廣州、深圳為中心,以珠江口東岸、西岸為重點,推進珠江三角洲地區區域經濟一體化。
  專家視角
  廣東省社科院區域經濟與企業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 丁力
  廣州地位提到一個空前的高度
  廣東是改革開放的最前沿,現在新的目標是要作為一個重要國際門戶,就是對外要參與經濟全球化,對內要學會帶動周邊地區的發展。這是基于珠三角的自身特點和獨特優勢提出來的,是別的地區所沒有的優勢。作為國際門戶,中國很多東西要從這里出去,國外很多東西要從這里進來。事實上,現在珠三角已經是一個國際門戶了,因為它已經有了廣交會、白云國際空港、亞洲最大的火車站、南沙港等。
  這份規劃受益最大的是廣州。廣州是全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將來還要建成珠三角一小時城市圈的核心,規劃把廣州的地位提到了一個空前高度。因此,廣州面臨著一個新的發展機遇。
  同時,要實現這個規劃的目標一定要強化廣佛同城效應,就是強調兩個城市之間要進行區域合作和經濟一體化。廣州與佛山如何互補發展,首先廣州的第三產業發展規模比較大,佛山主要發展制造業,但它也有第三產業。所以,需要兩個城市資源整合。另外,廣州需要主動作出調整,首先是應該對佛山開放,兩個城市要統一市場,統一規劃,利益共享。
  廣州要做老大,還需要做好廣佛合作這篇文章,光靠廣州自身的發展還完成不了這種使命。如果廣州與佛山合作成功,將可共同成為整個珠三角甚至更大范圍內經濟發展的火車頭,類似于上海在長三角地區的地位。 (記者黃蓉芳)
  廣州市社科院科研處處長 彭澎
  廣佛同城需資源共享錯位發展
  “廣佛同城化”是這些年來“廣佛都市圈”發展的重要成果。廣佛同城化需“資源共享,錯位發展”,佛山應堅持工業立市,要建設成為制造業大市;廣州則要在提升制造業水平的同時,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
  在這個規劃中,廣州定位為國家中心城市、綜合性門戶城市和區域文化教育中心,建成面向世界服務全國的國際大都市,地位和發展定位全面提升了。要想打造亞太地區最具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城市群,作為城市圈的核心,廣州還要強化中心城市功能。
  一是加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和運行狀況的改善;二是推進現代服務業,使物流、金融、會展、科技服務等充分發展形成輻射力,讓周圍城市對中心城市產生強烈的向心力;三是用文化軟實力使“核心+周邊”的城市群形態形成持久力。
  在珠三角城市群中,“廣佛同城化”將發揮重要的輻射帶動作用。現階段是“雙城模式”的同城化,因此,最主要是體現“資源共享,錯位發展”,也就是城市基礎設施不必重復建設,產業發展上各有側重,并適當形成產業鏈,優勢互補。如廣州發展汽車整車、佛山發展汽配等。
  廣州中心城市功能更完善,佛山處于從屬地位,使用廣州的空港、海港、陸港,因此,佛山沒有必要重復建設,可以節省大量資源。兩地還應在市內交通、城際交通、電訊、場館建設等方面協調,全面實現無障礙的“同城化”。 (記者黃蓉芳)
  珠江口兩岸
  發展各有重點
  《綱要》按照主體功能區定位,優化珠江三角洲地區空間布局,以廣州、深圳為中心,以珠江口東岸、西岸為重點,推進珠江三角洲地區區域經濟一體化,帶動環珠三角地區加快發展,形成資源要素優化配置、地區優勢充分發揮的協調發展新格局。
  因此,專家認為,除了提升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能力外,準確定位珠三角東岸和珠三角西岸的布局和發展方向,推進珠江三角洲區域經濟一體化,進而帶動環珠三角和泛珠三角地區的發展是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關鍵。
  東岸地區:
  優化功能布局
  專家認為,以深圳市為核心,以東莞、惠州市為節點的珠江口東岸地區,重點是要優化人口結構,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升城市綜合服務水平,促進要素集聚和集約化發展,增強自主創新能力,面向世界大力推進國際化,面向全國以服務創造發展的新空間,提高核心競爭力和輻射帶動能力。
  東岸加快發展電子信息高端產品制造業,打造全球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大力發展金融、商務會展、物流、科技服務、文化創意等現代服務業,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構建區域服務和創新中心。
  西岸地區:
  提升發展水平
  專家認為,以珠海市為核心,以佛山、江門、中山、肇慶市為節點的珠江口西岸地區,重點是要提高產業和人口集聚能力,增強要素集聚和生產服務功能,優化城鎮體系和產業布局。珠海要充分發揮經濟特區和區位優勢,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盡快形成珠江口西岸交通樞紐,增強高端要素聚集發展功能和創新發展能力。
  西岸地區要規模化發展先進制造業,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做大做強主導產業,打造若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形成新的經濟增長極。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