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畢業生難覓出路,國家重點發展行業卻求才若渴
2008-12-19 13:01: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金融畢業生難覓出路,國家重點發展行業卻求才若渴
我國航空航天專業人才缺口上萬人,核電人才缺口每年上千人,材料專業人才一畢業就被一搶而空,即便是經濟金融風暴背景下,高層次的金融人才,也依然處于稀缺狀態……
誠然,明年大部分高校畢業生將會承受較大的就業壓力。但不可否認的是,也有不少專業的畢業生仍然相當“熱銷”,尤其是一些冷門的、甚至早已被高校“關停并轉”的專業畢業生,如今反而由于國家發展戰略的改變,出現了“人才荒”。
對此,教育界有關專家稱,人才戰略制訂落后于產業發展,是導致相關行業在進入發展期時遭遇人才瓶頸的關鍵因素。
曾幾何時,不少高校都競相開設金融類專業。但今年下半年以來,原先應屆畢業生的用人大戶——跨國企業和金融類企業,都已縮減甚至取消招聘計劃。隨著經濟金融危機的愈演愈烈,“海量庫存”的金融人才將面臨難覓出路的困境。
與此形成鮮明反差的是,國家重點發展的行業目前卻是“求才若渴”。上海交大新成立的航空航天學院負責人介紹,近年來,隨著我國提出自主研發生產大飛機的戰略,航空航天行業的畢業生就變得格外搶手。雖說目前尚未有學生畢業,但已有不少企業主動找上門來要求招聘。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的航空學院畢業生,也處于供不應求狀態。據介紹,目前我國航空航天設計制造人才總共才2000余人,而單單一種型號飛機的設計人才,往往就需要2000人,更不用說之后的生產過程。專家指出,雖然我國早在本世紀初就決定大力發展國產大飛機項目,但遺憾的是,相應的人才培養規劃卻沒有及時跟上,今后如果幾種型號的飛機同時上馬,現有人才儲備規模根本滿足不了需求。
核電行業也是如此。近年來,這個以往相對“冷門”的專業,也在高校的招聘會上持續走俏。據悉,上世紀九十年代,由于種種原因,很多大學的核電專業紛紛“關停并轉”。但隨著能源緊缺及環保因素,本世紀初我國又決定大力發展核電。但此時,人才的“斷裂帶”已陡然呈現——全國只有清華、上海交大、西安交大、哈爾濱工程大學每年培養約400名核電本科生,遠遠少于每年計劃投產2個核電機組所需的上千名本科生數量。業內人士稱,法國用電量有60%來自核電,而我國的這一比例仍是個位數,可以預計,在今后的20年乃至50年內,我國的核電人才都將面臨緊缺局面。
據悉,早在去年,就有核電企業迫不及待地向上海交大“預訂”了一批大三學生,讓他們在參加考核、面試后進入“聯合培養”序列。今年暑假期間,國家核電技術公司和廣東、山東、福建等地的一些中小型核電企業,也趕到上海高校“探路”,為日后的招聘活動打好基礎。今年9月,國家核電技術公司成了第一個到上海高校招聘畢業生的企業。
針對今年大學生就業中出現的這種新趨勢,業內專家稱,人才培養本身就有“滯后性”,培養周期又相對較長,因此,高校的人才培養必須密切關注國家重大投資建設的發展方向,力求“快半拍”。只有這樣,才能使人才培養真正契合社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