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逆勢大增利潤卻接近零
2008-12-19 12:47: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一面是出口逆勢增長37.2%的驕人業績,另一面則是接近“零利潤”的拼命角逐。在一年一度的西方圣誕節即將到來時,東莞市的圣誕用品行業上演了這出“雙簧戲”,到底是怎么回事?
出口逆勢增長37.2%
東莞的圣誕用品出口,似乎迎來了她的“黃金季節”。海關公布最新數據稱,全市前三季圣誕用品出口1.3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7.2%,而同期廣東省全省僅增長8.6%,東莞這個數據在全省可謂一枝獨秀。
東莞海關人士分析,東莞的私營企業和國有企業的崛起,成為支持圣誕用品出口的新動力。該人士說,由于圣誕節是西方國家的重要節日,即使遭遇金融危機,歐美等主要市場對圣誕用品的需求仍然強勁,而東莞以加工貿易方式為主、兩頭在外的出口模式,使出口企業避開了人民幣升值的不利影響。
此外,國際原油價格自今年7月達到147美元每桶的高峰后逐步回落,到9月最低已經跌破100美元,帶動塑料等下游工業原料價格下調,也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圣誕用品出口企業的成本壓力。
東莞的圣誕行業人士認為,因為圣誕用品行業是春節之后到10月份之間接受訂單。年初的時候很多人覺得,奧運之后經濟形勢仍然持續升溫,所以大家接訂單時候沒有考慮到,需要儲備糧草過冬,拼命搞價格戰自相內耗,維持了圣誕用品出口的增長。而一些禮品行業企業和玩具行業企業等,加入到圣誕用品生產,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訂單的數量。
價格戰拼到“零利潤”
數據的背后情況很嚴峻。東莞市的圣誕用品廠商認為,從2007年到2008年間,是東莞的圣誕用品行業最艱難的一段時間,有很多企業甚至“零利潤”冒險接訂單,部分企業不得以只好關門。
“我們的訂單依然維持增長,但是利潤少了,去年甚至打起價格戰,許多人甚至零利潤都要生產。”在東莞最早做圣誕用品生產的一家企業負責人何偉(化名)說。他透露,東莞大約有3000家圣誕用品工廠,但因為去年原材料迅猛上漲,廠家為了保住客戶不敢提價,許多企業打腫臉充胖子,寧可零利潤都接訂單,結果到今年很多撐不住的企業倒閉了。
如2007年6月份,何偉發現有個澳大利亞商人搞一批圣誕禮包訂單網上招標,一時間全國竟然涌來200個生產廠家進行報名競爭,其中大部分是東莞的工廠。開始的時候大家很理智,圣誕禮包的生產成本每只2.5元,大家報價為3.5元一只。在往年,這個報價算是最基本的底線了。不料有人報了個2.5元,還有人唯恐天下不亂———東莞大嶺山一家工廠開價1.8元拿下了這批訂單!
“明明知道這個價不可能,還沒有生產就虧本,但他就是要和你玩,寧可虧本賣也要玩到底,把你搞倒。”談及此何偉也頗感無奈。何偉說,畢竟東莞圣誕行業還沒有自己的行業協會,企業無論怎么做都沒有受到有效的監管,導致了大規模的無序競爭,從行業成型之初的45%純利降到現在的薄利潤,甚至零利潤和虧本的局面,真正遭遇了“滑鐵盧”。
東莞海關人士也認為,鑒于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海嘯短期內不會平復,生產季節性較強的圣誕用品行業不可因為暫時的樂觀數據掉以輕心。
深圳
難看的數字:今年1至7月,圣誕用品出口額與去年同期相比,大幅下降13.3%.
憂心的事情:全球最大的圣誕用品生產企業已倒閉,更多企業徘徊在倒閉邊緣。
好看的數字:前三季度圣誕用品出口比去年同期增長37.2%.
難看的利潤:大規模的無序競爭,導致最初的45%純利降到現在的薄利潤,甚至零利潤和虧本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