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邵高速公路正式建成通車
2008-12-18 20:54: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老愚公移山,新愚公修路。”經過廣大建設者為期3年的艱苦努力,穿越濟源市6個鎮、全長近60公里的濟源至邵原高速公路12月16日正式建成通車。它與已經建成通車的濟焦、濟洛高速公路和即將建成通車的濟晉高速公路一起,共同構筑了濟源市“十”字型高速公路網,同時也標志著濟源市將率先在全省乃至全國實現鎮鎮通高速公路。愚公兒女“指通豫南,達于漢陰”的千古夙愿至此成為現實。
16日上午,省交通廳黨組書記、廳長董永安,省公路管理局局長蔣曉明及其班子成員,濟源市領導段喜中、趙素萍、范正剛、任傳國、田國強、白玉成、郭茹,市政府秘書長趙永貴等乘坐中巴車,沿濟邵高速公路現場參觀,共同慶祝濟邵高速公路建成通車。
在明媚的陽光照耀下,新鋪筑的柏油路面格外干凈整潔。道路兩側,群峰起伏,層巒疊嶂,太行王屋秀美景色盡收眼底。驅車前行,不時有振奮人心的景觀映入眼簾。能緩解司機視覺疲勞的彩色路面,安裝了中空玻璃的隔音墻,點綴著各色圖案的水泥噴漿,還有堪稱目前全省高速公路建設之最的逢石河特大橋、王屋山隧道……董永安等一路行,一路看,不時發出由衷的贊嘆。
盡管沒有喧天的鑼鼓,沒有豪華的慶典,但濟邵高速公路沿線許多群眾自發在道路兩側懸掛起標語、橫幅,表達他們對于高速公路通車的喜悅之情。據了解,濟源至邵原高速公路東起軹城鎮庚章村,西至豫晉交界處的西陽河,接山西省規劃的東蒲高速公路,全長59.668公里。工程穿越太行、王屋二山,共建設橋梁44座,隧道4座,涵洞116座。與我省已通車和在建高速公路項目相比,濟邵高速公路有三個明顯特點。一是路線絕大部分位于山嶺重丘區,沿線山體穩定性差,滑坡、崩塌、地裂等發生可能性大。二是橋結構物比重大。三是橋梁高墩多,隧道洞身長。其中逢石河特大橋最大墩高達107米,連續剛構長720米,為河南省單肢薄壁空心墩墩高100米以上連續剛構最長的橋梁。王屋山隧道洞身全長2001米,為河南省已通車和在建高速公路中最長的隧道。其建設難度之大、耗資之巨,前所未有,被業內專家喻為 “高速公路建設百科全書”。
濟邵高速公路的建設,是省、市有關部門和沿線各鎮、全體參建單位共同努力的結果。特別是在去年第四季度以來工期緊、建設難度大、情況異常復雜的關鍵時期,省交通廳派駐領導班子坐鎮指揮,迎著困難上,頂著壓力干,連續作戰搶工期,強攻硬上保目標,給予了強有力的關心、支持。在項目建設過程中,沿線各鎮干部群眾服從大局、齊心協力,為工程順利推進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各參建單位攻堅克難、奮力拼搏,為工程如期建成付出了艱辛的努力。
經濟要發展,交通須先行。再過幾天,濟晉高速公路也將與山西貫通實現全線通車,這標志著濟源市“十”字型高速公路網絡全面形成,同時也標志著濟源將創造在全省乃至全國率先實現鎮鎮通高速公路的奇跡。對此,董永安廳長給予了高度評價。他指出,濟邵、濟晉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車,不僅極大地縮短了濟源與外界的時空距離,使濟源的資源優勢、區位優勢、生態優勢進一步顯現,而且為推動濟源快速融入中原城市群,實現資源共享、區域聯動、共同發展打開了新的空間,成為濟源市名副其實的黃金大道、騰飛大道、致富大道。
隨后,董永安一行又查看了濟邵高速公路運營管理中心和濟源市的交通公路建設。(記者 馮淑娟 賀利敏通訊員 劉愛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