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的冬天,經銷商的春天
2008-12-18 19:45: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12月份是童車行業的傳統淡季,也是企業召開年終經銷商大會的集中期。遠卓品牌機構作為第三方,有幸應邀參加了幾家童車企業的經銷商大會,發現企業的愁眉苦臉和經銷商的瀟灑愜意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看來這個冬天并不寒冷,至少對于童車經銷商而言是如此。
通過和經銷商的溝通發現,這次經濟危機對他們銷售額的影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且利潤還比以前更為豐厚。有五點原因:第一、最近幾年正趕上生育高峰期,消費者基數有所擴大;第二、經濟多年高速增長,人們可支配收入增加,購買力增強;第三、再窮不能窮孩子,對于接近必需品的童車業來說,經濟危機對其的影響甚小;第四、市場淘汰了部分弱小經銷商,使市場份額趨于集中;第五、現金為王,持有大量現金的經銷商在和企業的博弈中獲得更大的利益。
童車行業是個畸形的行業,這點從童車企業的毛利率只有5%可以看出;從絕大多數生產企業的利潤不如一家普通經銷商豐厚可以看出;從商場超市只賣好孩子一家產品可以看出;從消費者除了好孩子就叫不出第二家童車品牌可以看出;從除了好孩子就沒有第二家企業能夠銷售過億可以看出。這一切的一切只因為童車企業太過弱小,這次經濟危機也可以看出端倪,受沖擊最嚴重的就是童車企業,多數已不能維持正常生產。
同屬一個行業,企業和經銷商的差距怎么就這么大呢?稍加分析就不難找出這其中的原由。
1、童車單價過低、體積過大,物流成本過高,不利擴張。半徑500公里以外的區域物流成本超過10元/輛,對于單價100元的產品而言,所占比重接近10%,不利于企業的對外擴張。
2、經銷商相對過于強大,企業沒有話語權,不利于長遠發展。相比企業,經銷商處于絕對的優勢地位,他們有多年經營的網絡和大筆的資金,這些都是實力弱小的生產企業所看重的。為此,企業只能埋頭專研生產,給經銷商提供物美價廉的產品,交由經銷量自由的進行市場運作,賺取大筆的利潤。而自己除了能保證短期還活著,其他什么也沒有。
本文發表于博銳|boraid|1
3、童車產業集群化,有利有弊,不利于企業成長。童車產業分布集中,出現中小企業扎堆的現象。一方面,各家產品同質化嚴重,抄襲成風,打擊了部分廠家對于設計開發、自主創新的積極性;另一方面,經銷商對童車廠家了如指掌,容易貨比三家,出現競相壓價的局面,不利于行業健康發展。結果是大家都能活,但誰也活不好,都是小企業,很難拉開差距。
4、企業在產業價值鏈中承擔的功能過少,提供的價值太小,獲得的回報自然也很低。對于童車企業而言要主動承擔更多的功能,創造更多的價值。不能只專注生產,重復著簡單的勞動,也必須在產品設計、品牌運作以及渠道銷售上多下功夫,加大投入。
其實對童車企業而言,遠卓品牌機構認為現在是冬天更是春天,只要方法得當、發現機會,就能夠超常發展、脫穎而出。
1、敢為人先做品牌。大家都覺著是冬天,躲在家里不敢出門的時候,就是我們發展的最佳時機。童車行業處于初級階段,行業的競爭主要表現為低級的價格戰,企業需要跳出價格戰,運用整合營銷的思路,找出適合自己的方法,低成本穩健的塑造自主品牌。
2、抓住大勢,梳理渠道。在現階段拋開經銷商,自己開發終端、塑造品牌是不現實的,因此和經銷商的合作不可避免。但選擇什么樣的經銷商,每個經銷商的合作方式以及戰略地位是什么,又大有學問。遠卓品牌機構認為對于那些不可一世、吃老本、老思路的經銷商,企業要利用;對于那些理念先進、專注終端、處于上升期的經銷商,企業要合作、要重用;對于一些規模弱小但理念先進的經銷商,企業要培養。
3、貼近消費者,直銷做終端。只有貼近消費者,嘗試著和消費者進行溝通,企業才能發現和挖掘到消費者的真正需求,也才能樹立起屬于自己的品牌。另一方面,隨著社會的發展,銷售終端發生著潛移默化的變化,除了商場超市以及傳統的經銷商店鋪銷售以外,出現了更為專業、發展潛力更大的嬰童專賣連鎖。這一終端形式是將來童車銷售的主要形式,童車企業只要能夠抓住,就得贏得未來的競爭優勢。
最后,期望童車行業能夠除掉毒瘤,實現健康發展。
作者:朱亮,著名品牌專家,實效營銷專家,已幫助10余個品牌實現業績連年翻番的佳績。曾任跨國公司品牌經理,現任遠卓品牌機構營銷總監,兼任10余家權威媒體專欄作家。電話:13867158788;E-mail:lion1979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