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哈特:軟件迎接三大挑戰 優化供應鏈管理
2008-12-17 20:25: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真正的競爭不是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而是供應鏈管理與供應鏈管理之間的競爭!痹诮洕蚧尘跋,供應鏈管理越來越成為決定企業生死存亡的關鍵因素,因此優化供應鏈管理有效性,從而提高企業效率,也成為眾多企業主共同關注的問題。11月3日,全球領先的供應鏈解決方案供應商Manhattan Associates, Inc.上海分公司 ——曼哈特軟件(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曼哈特”)“Exchange China 2008”中,物流領域專家以及知名咨詢公司分別對中國當代流通運作環境、現今流通管理運作模式等做了闡釋。
供應鏈管理三道坎
“據2008年AMR Research調查顯示,運費上漲、貨物價格波動以及消費支出降低成為困擾供應鏈管理人員的三個首要因素,”曼哈特總裁兼首席執行官Pete Sinisgalli在會議中指出,在流通成本日益增長的背景下,對于企業來說,對供應鏈的優化和細化可以提高企業效率、增加客戶信任對,并有可能成為企業的利潤源。
今年爆發的經濟危機,使得很多加工貿易行業,如鋼鐵、汽車及一般貿易出口公司都受到沖擊,這對流通信息化的環境與市場又有怎樣影響?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會長戴定一認為,當今的經濟環境是以擴大內需,落實科學發展觀為發展方向的,這必然造成國內物流行業在一定時期以內將以國民內需為主導,以科學發展觀為主導,以成本為主導。應急物流、節能環保訴求將成為流通行業新的增長點,這對于流通信息化市場也意味著新的發展方向和機遇。
微軟亞太區業務發展經理陳炯先生和IBM全球企業咨詢服務部副合伙人Dongbae Park,相繼在研討會上發言。他們分別就配送渠道以及物流行業的機遇挑戰做了精彩演講。
企業的困惑
在會議的分組討論中,與會企業代表提出了各自在供應鏈管理和流通信息化實施中遇到的困惑。例如超值汽車用品集團總經理Steve Tewkesbury表示,運輸配送領域人員培訓是企業在流通領域遇到的最大挑戰,對于貨物和配送人員的追蹤將會是企業下一步重點發展的領域。上海外高橋國際物流有限公司信息化管理部副總監朱裕峰則認為,如何在全國差異化非常大的物流環境下進行高效率配送,是對企業的一大挑戰。
可以說,在實際運用中,每一家企業都有自身關注的現實問題。及時傾聽客戶心聲,了解客戶困難,并快速做出回應,是對流通信息化實施方的挑戰,同時也是推動整個行業良性發展基礎。
“優化型”供應鏈解決方案
供應鏈信息化不僅僅可以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還能顯著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益,這已經是中國企業的共識。問題是選擇什么樣的供應鏈管理解決方案,才能夠幫助企業建立高效、一體化的供應鏈體系?
自成立之初到現在,曼哈特一直致力于幫助各大公司簡化其供應鏈,幫助客戶降低成本、提高贏利和提高客戶滿意度。在全球市場,曼哈特一直在倉儲管理市場占有第一位的市場份額,而在世界供應鏈管理市場,曼哈特長期處于領先位置。更加引人注目的是,曼哈特每年在研發方面的投入超過全球任何其他同類公司,這是其不斷積累更新,保持行業領先的秘訣所在。
在“Exchange China 2008”研討會上,曼哈特全球產品管理及客戶支持執行副總裁Eddie Capel向與會者介紹了曼哈特的“SCOPE”一整套供應鏈解決方案。這一解決方案以公共技術為依托,從計劃到執行的各項功能,對相同結構進行層次劃分,在各項解決方案之間實現智能化、事件管理和透視度。同時,將這種優化擴展到供應鏈生態系統的各個參與方,并構建與共用供應鏈流程平臺,在業務目標、工作流、算法和優化引擎技術中以效率為依托實現“一鍵多用”。
“優化型”供應鏈的優勢在于以人性化方式進行信息組織,將企業與外界環境充分結合的同時,可以實現企業內部的決策改善,并最終實現交叉應用的優化。在企業供應鏈越來越復雜的今天,“優化型”供應鏈無疑順應了企業對于供應鏈管理高度整合的需求,得到了與會者熱烈的響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