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貨運直航全面啟動
2008-12-17 19:53: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本報記者洪厚興
12月15日,這是一個歷史永遠銘記的日子——這一天,海峽兩岸海上直接運輸投入運營;空運直航啟動;全面直接通郵成為現實。歷經近三十年磋商與努力,大陸與臺灣的直接三通由此基本實現,兩岸“大三通”時代正式來臨。
(一)
12月15日上午9時30分,天津港東疆保稅港區彩旗飛揚、熱鬧非凡。
“嗚……”,隨著船舶鳴笛聲的響起,中遠集團“中遠大洋洲”輪和中海集團“新煙臺”輪緩緩駛離碼頭,分別向臺灣的高雄港和基隆港駛去。10時30分,在上海洋山深水港,中遠集團“遠河”輪和中海集團“新非洲”輪也駛向臺灣高雄港……
以此為開端,兩岸共74個港口間將構建一條繁忙的“黃金海路”。
“目前,中遠投入了1艘1萬標箱‘中遠大洋洲’輪和1艘4215標箱的‘遠河’輪參與首航。12月18日,2艘集裝箱船將參與在臺灣高雄港舉行的返航儀式。”中國遠洋控股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張永堅告訴記者。
據介紹,海運直航之前,貨物從大陸運到臺灣,必須先經過日本的石垣島或是香港中轉。而中轉通常有兩種方式:一是由第三國的船舶將貨物運到中轉地,經過換提單、手續、文件等程序,然后再駛往臺灣;二是將貨物運到中轉地后,再由其他的船舶運到臺灣。
“兩岸海運直航后,就可以免去中轉,這樣可以節約不少的運營成本和至少1天的時間。經測算,從上海到高雄可以節約14%的運營成本,而從天津等華北港口出發,可以節約7%的運營成本。1艘1萬標箱的集裝箱船每天的運營成本約為10萬美金,累積下來將非常可觀。”張永堅稱。
目前,兩岸年貿易額超過1000億美元、年運輸量7000多萬噸,兩岸貿易運輸的95%以上通過海運完成。經初步測算,兩岸海上直航后,每年可減少運輸時間11萬小時,降低運輸費用1億多美元。
“兩岸海運將完全根據市場,實行自由競爭。以后,兩岸海運直航還會公布班期表。”張永堅稱。
此外,海運直航后,臺灣的貨物很快可以送到大陸,農產品除了水果外,花卉、冬季蔬菜和養殖漁業,尤其是觀賞魚或是石斑魚等高貴食用魚,都可由直航行銷大陸。
(二)
在空運直航方面,12月15日下午3時,南航747-400F全貨機CZ445航班從廣州白云機場起飛,成為全國最先起飛,也最早降落在臺灣的貨運包機。
“包機于16時45分到達臺北桃園機場,共飛行105分鐘,貨物主要是在珠三角設廠的臺商快遞貨物,大約45噸。”南航貨運部有關負責人對記者稱, “此外,該機當天晚上返航,并從臺灣帶來水果等貨物。”
據南航介紹,為此次首航,南航在11月25日專門召開了臺灣貨運包機首航工作準備會,部署落實制定航班計劃、落實航權、簽訂銷售協議、航路申請、收集航行情報及運行動態、辦理機組以及飛行人員的臺灣通行證、與臺北桃園機場簽訂地面代理協議等42項準備工作。同時安排了目前世界上最先進、最大型的波音747-400F全貨機執行此次兩岸貨運包機任務,并在南航廣州貨站貨機坪指定了專屬停機位。首航時,南航還專門增強了機組力量,將常規配備的“兩個正駕駛、兩個副駕駛”貨機機組升級為 “三正、一副”機組,中國民航局中南管理局也特別選派一名監察員隨同機組飛行。此外,南航還選派一名機務人員、一名商務人員隨機保障貨機正常運行。
據悉,兩岸直航貨運包機的啟動將為兩岸物流搭建起更加高效的空中通道。此前,大陸運至臺灣的貨物一般通過香港或澳門機場中轉,或者通過海運運抵臺灣。兩岸貨運包機開通后,不僅將縮短空中運輸時間,更重要的是可以省掉貨物中轉時繁瑣的通關、地面運輸程序,從而更加簡化運輸流程,大大縮短貨物運輸時間。
記者還獲悉,南航還將再次牽手中華航空公司,在廣州-臺北貨運包機航班上開展合作。從明年開始,南航將每月執行10班兩岸貨運包機。
(三)
在通郵方面,兩岸全面直接通航也帶來了極大便利。凡寄到大陸的郵件、快捷郵件 (特快專遞)、包裹,都會搭兩岸包機到大陸,其中平信資費與目前經港、澳轉寄相同,至于快捷郵件 (特快專遞)、包裹費平均可省一成左右,如果寄到上海市區,最快兩天內就可以送到。
據國家郵政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在直郵前,兩岸通郵需要經過香港、澳門才能轉到大陸,一封普通郵件需要10~15天才能抵達對岸,特快專遞也需要5~6天。實現直接通郵后,包裹郵件再也不需要經過第三方,時間也縮短一半,普通郵件只需5~7天就能抵達對岸,特快專遞只要3天。另外,直郵后,兩岸增加了航空包裹、郵政匯兌等業務,豐富了兩岸通郵的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