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交通資訊

我國交通運輸改革發展的經驗與展望

2008-12-17 19:46: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改革開放30年來,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指引下,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交通運輸堅持改革開放,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和歷史性巨變。    ——公路通車總里程和公路密度比1978年增長3倍多,高速公路從無到有,達5.39萬公里,居世界第二; 
  ——建成公路橋梁總量是1978年的近5倍,蘇通長江大橋、杭州灣跨海大橋、終南山隧道等一批施工難度大、科技含量高的世界級公路橋梁和長大隧道建成運營; 
  ——農村公路總里程達到313萬公里,其中新改建農村瀝青(水泥)路255萬公里,是改革開放前的4倍多; 
  ——港口生產性泊位和萬噸級泊位分別比1978年增長了48倍和19倍;港口貨物吞吐量和國際集裝箱吞吐量躍居世界第一,擁有14個億噸大港; 
  ——內河通航里程達到12.3萬公里,50%以上為等級航道; 
  ——民用汽車擁有量是1978年的25倍,民用運輸輪駁船增長1倍,凈載重量增長7倍; 
  ——公路完成的客運量、旅客周轉量、貨運量和貨物周轉量分別比1978年增長13倍、21倍、10倍和31倍;水路完成貨運量、貨物周轉量分別比1978年增長5倍和16倍,90%以上的外貿貨物運輸通過水運完成。 
  30年來,我國交通運輸在改革發展實踐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也積累了十分寶貴的經驗,概括起來,主要有:  
  第一,必須牢牢把握交通運輸行業面臨的基本國情和社會主要矛盾,把加快發展作為第一要務。交通為什么發展、為誰發展、怎樣發展,都是由基本國情和社會主要矛盾決定的。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對交通運輸的日益增長的新需求與交通運輸還不能滿足這種需求之間的矛盾,始終是我們面臨的主要矛盾。交通運輸行業緊緊抓住發展這個第一要務,努力加快發展、適當超前發展;堅持以人為本,努力提高服務能力、服務質量;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自覺地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交通運輸行業又好又快地發展。抓住發展不放松,這是交通運輸行業改革開放30年來最根本的經驗。 
  第二,必須貫徹中央的方針政策,以好機制、好政策推動交通運輸發展。30年來,全國交通運輸行業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指導下,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提出的關于交通運輸是國民經濟的戰略重點,必須優先發展的方針;貫徹“發展以綜合運輸體系為主軸的交通業”的方針;貫徹“統籌規劃、條塊結合、分層負責、聯合建設”的方針;貫徹“國家投資、地方籌資、社會融資、利用外資”的投融資方針;貫徹以科學發展觀推進交通運輸又好又快發展的方針。正是因為30年來始終貫徹執行這一系列正確的方針政策,健全完善交通運輸發展的好機制,取得舉世公認的重大成就,為國民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第三,必須抓住發展機遇,加快交通運輸發展步伐。30年來,交通運輸在六個關鍵時期抓住了機遇,用好了機遇,使交通運輸發展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一是在十一屆三中全會確立全黨工作著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后,交通運輸抓住了“優先發展”的機遇,部黨組不失時機地向國務院領導提出了解決的思路。1984年12月,國務院作出了對中國公路交通發展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三項決定。二是在1992年鄧小平同志南巡談話后,交通部抓好“兩縱兩橫和三個重要路段”的國道主干線建設,使我國公路建設的等級和質量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三是黨的十四大提出要開發開放上海浦東,盡快把上海建成國際經濟、金融、貿易中心之一的戰略決策后,交通部加大投入,推動了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建設,成功整治了長江口,上海港成為世界貨物吞吐量第一大港和集裝箱吞吐量第二大港。四是1998年亞洲發生金融危機,中央提出了擴大內需的方針,交通部抓住機遇,進一步加快高速公路和公路網的建設。五是在中央作出實施西部開發戰略后,交通部制定了西部開發交通建設規劃,提出有力措施,使交通建設從東部推向更廣袤的西北地區。六是在進入新時期,黨中央、國務院作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戰略決策后,交通部啟動建國以來規模最大的農村公路建設,使我國農村公路得到了快速發展,極大地改善了農村的交通條件。30年的實踐證明,機不可失,時不再來,要抓住機遇、珍惜機遇、用好機遇,牢牢把握戰略機遇期對交通發展尤為重要。 
  第四,必須注重科學規劃,使交通運輸發展戰略、發展步驟、重大舉措落到實處。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目標,大力加強交通運輸發展戰略、發展規劃、發展政策的研究,為加快發展、科學發展奠定了基礎。上世紀80年代交通部制定了建設“三主一支持”的戰略構想,堅持不懈地分步組織實施。1998年,又提出實現交通現代化三個發展階段的目標。進入新世紀,交通部又陸續制定了高速公路、農村公路和沿海港口等中長期發展規劃,并得到了國務院的批準,我國交通發展的藍圖更加清晰,步驟更加明確。 
  第五,必須堅持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營造交通運輸發展的強大合力。30年來,交通運輸工作堅持“統籌規劃、條塊結合、分層負責、聯合建設”的方針,充分發揮中央、地方和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形成了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聯動機制。各級地方黨委和政府對交通發展傾注了心血,給予了堅定支持,在組織領導、征地拆遷、資金籌措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實行了一系列傾斜政策。廣大人民群眾充分認識到“要想富先修路”,積極支持并踴躍參加交通建設。只有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共同推進交通事業的強大合力,才能不斷把交通改革發展事業推向前進。 
  第六,必須堅持改革開放,不斷解放和發展交通運輸生產力。30年來,交通運輸行業各級領導不斷解放思想、轉變觀念,破除“一大二公”的所有制模式,形成了多形式、多成分的運輸經濟結構;破除了計劃經濟的僵化體制,建立了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公路水路建設市場和運輸市場;破除了國家投資的單一渠道,形成了多元化的投融資格局。經過不斷深化改革,完成了企業管理體制、港口管理體制、海事救撈體制等重大改革;引進了國外先進技術、資金和管理經驗,使交通運輸管理具有了國際視野,交通運輸行業拓展了發展空間。 
  第七,必須堅持“科教興交”和“人才強交”戰略,把科學技術作為交通運輸發展的第一生產力。30年來,交通科技工作緊密結合基礎設施建設、運輸生產中的關鍵問題,通過軟科學研究、重大裝備開發、行業聯合科技攻關、引進先進技術、科學成果推廣應用等多種形式,開發應用了一批先進適用的成套技術和裝備,使科技成果轉化率和科技進步貢獻率明顯提高,培養造就了大批高素質人才?萍紕撔潞腿瞬懦砷L,使我國在沙漠等特殊地質的公路建設技術,特大跨徑的橋梁建設技術,特長大隧道的建設技術和深水航道的整治技術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和創新,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第八,必須堅持依法治交,加強交通運輸法制建設。30年來,交通運輸行業堅持立法與執法并重、執法與執法監督并舉,依法治交的局面正在逐步形成。《海上交通安全法》、《海商法》、《公路法》、《港口法》、《水路運輸管理條例》、《公路運輸管理條例》和一批交通行政法規、規章相繼出臺,初步搭起了交通運輸法規體系框架,為交通運輸改革發展提供了法制保障。加強法制建設是做好交通運輸工作的重要基礎,是推進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 
  第九,必須堅持以人為本,不斷提高公共服務能力。30年來,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以來,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引下,交通運輸行業堅持以人為本,加強服務型政府建設,推進政府職能、工作作風和工作方法轉變,增強交通部門的行政執行力和公信力,著力提高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能力、統籌規劃和協調發展能力、公共服務和組織保障能力、運輸和建設市場依法監管能力、安全管理和重大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能力。只有堅持執政為民,依法執政,做負責任部門和負責任行業,才能使交通運輸發展擁有深厚的群眾基礎,獲得不竭的力量源泉。 
  第十,必須抓好行業文明和黨風廉政建設,為交通運輸發展提供強大精神動力和堅強政治保障。30年來,以交通運輸發展為中心,以提高職工隊伍素質為根本,以加強領導班子建設為基礎,以具有行業特點的精神文明建設為重點,積極開展了“學先進、樹新風、創一流”等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大力宣傳了楊懷遠、嚴力賓、包起帆、陳德華、許振超、陳剛毅、孔祥瑞、“華銅!陛、青島港等一批先進典型。弘揚了“鋪路石精神”、“筑港精神”、“燈塔精神”、“救撈精神”等各具特色的交通精神,并注重加強交通運輸行業文化建設。認真貫徹中央關于黨風廉政建設的部署要求,建立健全了具有交通運輸特色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為交通運輸不斷取得新的成就提供可靠保證。 
  當前,我國交通運輸發展已經站在了新的起點上。在今后發展方向上,必須緊緊抓住以下三條:  
  第一,緊緊抓住我國經濟發展戰略轉型的機遇,加快發展現代交通運輸業。用現代科學技術、管理技術改造和提升交通運輸,提高基礎設施和技術裝備的現代化水平和運營效能;適應現代服務業的發展要求,不斷拓展交通運輸服務領域;走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發展之路,加強行業節能減排和資源節約、環境保護。 
  第二,緊緊抓住國務院機構改革的機遇,加快發展綜合運輸體系。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探索實行職能有機統一的大部門體制,2008年3月,組建了交通運輸部,在推進綜合運輸體系建設方面邁出了積極的步伐。發展綜合運輸體系,就是推進各種運輸方式有機銜接,實現交通運輸資源優化配置,發揮各種運輸方式比較優勢和組合效率。加快構建現代綜合運輸體系,一是加強公路水路民航交通運輸規劃的銜接,做到“宜路則路、宜水則水、宜空則空”,使各種運輸方式有效銜接配合。二是加強中心城市綜合交通運輸樞紐規劃建設中各種運輸方式的銜接,綜合考慮市內交通的方便和進出城區的快捷,使各種運輸方式之間和某種運輸方式內部有機銜接,實現客運“零距離換乘”和貨運“無縫銜接”,“人便于行、貨暢其流”。三是加強城市客運和農村交通的銜接,統籌規劃,合理布局,消除分割,建設統一協調的區域和城鄉交通運輸網絡,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四是整合交通運輸資源,加強公路水路民航等幾種運輸方式的有效銜接,為郵政業發展搭建便捷、通暢、安全、高效的綜合運輸平臺。 
  第三,緊緊抓住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機遇,確保交通運輸規劃目標全面實現。黨的十七大在十六大時確定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基礎上,對我國到2020年的奮斗目標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笆晃濉焙髢赡,交通運輸要確保完成“十一五”規劃,為“十二五”、“十三五”時期交通運輸發展創造良好條件。到2020年,交通運輸發展的質量和效率顯著提高,運輸服務和管理顯著改善,行業創新實力顯著提升,資源節約、環境保護顯著增強,基本建成更安全、更通暢、更便捷、更經濟、更可靠、更和諧的交通運輸服務體系,實現交通運輸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安全發展,使交通運輸發展成果惠及城鄉、人民共享,適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需要,為本世紀中葉實現交通運輸現代化打下堅實基礎。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