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質、擴容迎澤區著力打造 山西省中心商務區
2008-12-16 21:34: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迎澤區,一向是太原的“門臉”。無論太原怎么發展,迎澤區的中心地位不會變。
也緣于這樣的地位,迎澤區的產業結構先天異于其它縣區,別的縣區多以工為主,迎澤區則以商為主。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傳統商貿中心。
所以,當迎澤區提出打造“大都市、大商貿、大流通”的“省城中心商務區”的目標時,太原的市民們都表示認可,覺得迎澤區——有這個能力!
■中心商務區的底氣何來
迎澤區是省城傳統商業區。
比如商貿業、物流業、餐飲業、旅棧業等處于省城的龍頭地位。區內的開化寺街、柳巷、鐘樓街、朝陽街等街區是太原市商流最密集的商貿集聚地,雙合成、益源慶、六味齋、寧化府、認一力等百年老字號店鋪在省內外享有盛名,華宇購物、貴都、御花園、天美等大批商企購物環境一流。目前,迎澤全區有私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近兩萬家。2007年,迎澤區社會消費品零售額達126.3億元,占到太原全市的24.4%。
傳統服務業的發達,也為迎澤區發展現代服務業、打造省城中心商務區打下了基礎。迎澤區發展和改革局局長列舉了迎澤區發展現代服務業的四大資源。
金融資源:眾多銀行、投資公司、信托投資公司和證券公司落戶迎澤區,例如,迎澤大街及兩側坐落著國有四大銀行、上海浦發銀行、交通銀行、山西農業發展銀行等,全區內的各銀行分支機構及儲蓄網點總量列全省第一。在新建路、解放路、桃園路上,擁有多家保險公司、證券公司。
信息資源:迎澤區集中了太原市60%的郵電通信資源,中國網通、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省郵政局都位于區內。此外,區內還擁有多家高科技信息通信企業,而大南門地區是太原市最大、最活躍的通信服務交易市場,這為太原市經濟發展起到了良好的信息服務作用。
旅游資源:汾河公園-碑林公園-街心公園-墨藝園-太原盆景藝術中心-迎澤公園-兒童公園-彭真紀念館,永祚寺-王家峰梨園-北齊古墓-白云寺-崇善寺-文廟-,山西大學堂舊址-純陽宮-皇廟-關帝廟-開化寺民居。
物流資源:迎澤區東部交通便捷,現有盛唐物流、迎將物流等大型的物流企業。
手握這四大得天獨厚的資源,迎澤區發展現代服務業,自然會生發出“舍我其誰”的雄心。
■引導服務業提質擴容
“我區是全國可持續發展的試驗區,政府要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要引導服務業提質、擴容、升檔。”這是迎澤區副區長在11月19日接待迎澤區政協的視察時說的一句話。
提質、擴容,成了迎澤區發展的目標。
具體地說,在未來幾年中,迎澤區將以東部的土地資源和西部水系為基礎,結合工業拆遷、舊城改造、城中村建設,整合相關資源,開發宜居住宅社區,興建休閑度假區,增加綠地面積和公共活動空間,完善體育健身、文化休閑等生活配套設施,將迎澤區建設成為東西部協調發展、服務全市的宜居休閑區;以迎澤大街的金融、保險、餐飲酒店和政務資源為基礎,以金融保險、會展服務、商務服務的發展為支撐,通過升級金融保險服務、引入大型企業總部、建設湖濱國際會展中心及配套設施,舉辦煤博會、晉商文化藝術周等會展活動,將迎澤大街及周邊區域發展成為引領山西、影響全國的中心商務區;依托柳巷、朝陽商圈,通過改造鐘樓街、開化寺街、鼓樓街、朝陽街,引進新的商貿業態,提高經營檔次,推廣現代交易方式,提升傳統商貿業。加快現代物流業發展,成為輻射全省連貫東西的商貿積聚地;同時,加快東部度假區建設,加強旅游信息化和標準化建設,力爭把迎澤區打造為面向全省的旅游綜合服務基地。
■中心商務區雛形初現
迎澤區的招怎么走,其實是圍繞我省和太原市這盤大棋來做文章的。
今年我省的《政府工作報告》,把“四大攻堅”之一的“以發展服務業為突破口,著力發展新型支柱產業”提到了今后五年工作的首位,將發展服務業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這在全省經濟發展的歷史上還是頭一次。
而對太原市,省政府的要求是做好“發展服務業和建設宜居城市的排頭兵”,加快建設現代商務中心、區域物流中心、“華夏文明看山西”國際旅游中心和服務全省的金融中心等“四大中心”。
可以說,這“四大中心”建設,迎澤區也一個都不能少!“我們的說法,叫更加積極主動深入地投入到‘三區’建設中,這‘三區’就是中心商務區、歷史文化區、休閑旅游區。”迎澤區宣傳部一位部長說。
經過近兩年的不斷發展,迎澤區的傳統服務業逐步開始向現代服務業轉變,省城中心商務區的雛形初現,成為拉動全區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服務業投資增長強勁,服務業內部結構有所改善。以商貿、餐飲、交通運輸、郵電等傳統服務業在利用現代技術進行改造提升方面取得一定進展,整體素質提高,金融保險、科技服務、信息服務等現代服務業和會展、咨詢中介、社區服務新興服務業快速發展的潛力日漸顯現。同時,現代服務業成為增加就業的重要渠道,吸納就業的能力不斷增強,承接了新增就業和再就業的需求。
更為重要的是,隨著企業改革、流通體制改革、市場體系建設、社會事業管理體制改革、農村改革的深入,服務業發展體制環境得到明顯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