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就是尋找創新之路
2008-12-15 16:04: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一個大學時讀的是電氣工程專業,卻轉身投向水產養殖業,致力改變大黃魚物種缺陷;另一個下鄉返城后兩度下海,如今成為鋼鐵物流業的電子商務引領者。
12月13日,海西新經濟英雄兩位候選人———1號候選人福建閩威水產實業董事長方秀、11號候選人福建榮泰物流集團董事長林杰,走進福建農林大學,與300多名師生分享他們的創業心得。這也是今年海西新經濟英雄候選人第二次進高校演講。本次見面會由福建農林大學團委、生命科學學院及本報共同主辦。
白手起家不難難在要有創新意識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這是方秀在演講中屢次引用的一句話。在機遇面前,兩人都表現出敢打敢拼、勇于開拓的精神,在變革中抓住機遇,闖出事業的一片坦途。林杰認為,創業就是尋找創新之路。
“白手起家并不是難題,難就難在挖掘創新意識。”林杰的創新意識很早就展露出來。少年時他隨父母下放到農村改造,1975年轉為知青。而在下鄉種田時,林杰便很注重資本的積累,引進品種種白菜、種蘑菇、養鴨子等,當他離開農村時,手上已有幾萬元。上世紀80年代初,人們普遍對民營企業沒什么概念,他卻從國家新提出的“計劃生育”、“環保”等政策中看到了商機,毅然下海成立福建環保設備廠。而當很多人滿足于“前店后倉”式的鋼鐵經營方式時,他卻入主中聯鋼,在海西打造“網上電子交易,網下物流配送”的現代電子物流商務模式。
一生有多個夢想要善于抓住機會
方秀在回答學子們的提問時說,心在哪里,哪里就有風景;夢在哪里,哪里就有彩虹;志在哪里,哪里就有成功。
“人的一生不會只有一個夢想,小時候、大學期間和畢業后都可能有不同的期待,最初的夢想可能會因現實而改變,但仍要把握機會,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方秀說,他大學讀的是電氣工程專業,上世紀80年代末期,剛畢業的他發現全國物資緊張,于是開始把上海的物資運到南方,不到幾年就成了百萬富翁,但是他一直覺得不能只是自己發達起來,于是轉身投向水產養殖業,如何挽救瀕臨絕跡的鱸魚成了他的工作重心,如今帶領兩萬多名鄉親脫貧致富。
遇到挫折后,兩位候選人都選擇了堅持,并從中發現商機。剛涉足商海不久的林杰接到一份5萬臺微型電機的訂單,但對方突然倒閉,導致5萬臺電機滯銷,后來他嘗試把微型電機改裝為鼓風機、車內小型電風扇銷售,壓艙貨頓時成為熱銷品。林杰說,無論在怎樣惡劣的局勢下,經營企業要學會以變求通,尋找市場機遇,也只有這樣才能扭轉形勢。
金融海嘯蘊含機遇
面對時下局勢,農大在校大學生更為關心的是,全球金融海嘯是否會影響到創業和就業機會。
面對這個尖銳的問題,方秀坦言,全球經濟下滑,國際的水產需求縮減,閩威水產的出口訂單已銳減。但他認為,危機里“危”中必有機遇,只要產品有競爭力就不怕沒銷路。由于先進的養殖技術,閩威的水產品在國內市場很有競爭力,內地市場開拓頗見成效,在今年并不被看好的市場環境下,閩威水產的產值不降反升。閩威還在積極開拓水產品加工市場,延伸水產產業鏈。
林杰認為,國家4萬億促內需投資對企業和個人都是機會,有望創造上百萬個就業機會,而且國家投入后,企業會跟著投入,市場機會因此還會更大。
兩位候選人都認為,面對現在惡劣的就業環境,大學生應調整心態,把自己的狀態“歸零”,不必計較一時得失,努力做好每一件事情,只有有準備的人才能抓住并把握好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