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把物流地產作為地產投資避風港
2008-12-13 20:09: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美國ei集團4500萬美元注資物流地產金融風暴來襲,瑟瑟發抖的房地產業大大打擊了資本市場的投資熱情,而一向低調的物流地產卻受到資本市場的青睞。
近日,美國 (以下簡稱ei)宣布向上海宇培 (集團)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宇培)投資4500萬美元。據宇培董事長李士發透露,目前4500萬美元已經全部到位,中方在其中占絕對控制地位。ei的投資風格是持有不少于15%的股權,但不論股權多少,都要求與大股東同等話語權。
位于美國芝加哥的ei,專注于美國之外房地產相關領域的投資,而宇培是其投資的第一家物流地產企業。李士發表示: “此次引入ei僅是宇培第一輪私募,目前公司還在同時與一家國內私募基金和一家國外私募基金接觸,準備進行第二輪私募。”
“這個領域將會得到更多資金的關注。”ei首席投資官 說。
仲量聯行亞太區董事兼中國區業務拓展部經理陳立民告訴本報記者:“金融危機使投資者對安全性的關注超過高回報率,這成為物流地產受資本市場青睞的重要因素。”
此前,ei募集了針對中國的第三只基金,目前已在國內投了 3個項目,宇培是其投資的第一家物流地產企業。
李士發介紹說,雙方對發展戰略、發展規劃達成共識,外方做盡職調查,只用了2個月,而融資總共用了不到半年。
海外基金通常的做法是將物流地產項目打包上市,擴大資本,進行更大的投資。李士發表示,該公司并不急于在近期上市,上市計劃是在5年左右,待總資產達到100億元人民幣后再考慮。
宇培經營的 “是個典型的資金密集型領域”,所采用的模式是建造物流倉儲設施,然后出租給客戶并為其提供物業管理費用。與資本市場對接,使宇培獲得了充足的資金,發展也將加速。而ei豐富的運作經驗有助于宇培的再融資以及上市以后運作。
早在幾年前,pe就開始把目光投向中國的物流地產業。2002年至2004年,國內的許多企業開始進入物流地產領域,建設高標準的物流房地產,如當時的招商局和寶灣。2005年,中國物流業的大門正式向全球打開,外國資本大舉進軍中國物流地產。同年,工業地產老大普洛斯投資6000萬美元打造重慶首個外資物流園———普洛斯重慶物流園。緊隨其后,全球排名第二的工業地產開發商美國安博公司、沃爾瑪旗下的蓋世理、美國amb、日本新熙地、豐樹等機構也紛紛在中國拓展業務。
國內資本也開始轉入物流地產領域,中糧集團斥資19億元興建成都西南物流中心。廣東珠江投資、美林基業、合生創展等也動作頻頻。中儲、中鐵、中外運等也加快圈地速度。
投資市場信息咨詢服務機構chi鄄naventure報告顯示,中國物流市場的廣闊發展前景以及物流企業的高成長性使得物流行業受到pe青睞。pe進入物流地產領域的投資事件,今年也出現了大幅增長。
國際金融危機寒風中的暖意
“預計兩年半就能收回我們的前期投資了!”近日,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長沙鴨子鋪物流園的負責人尋先生充滿信心地說。
2006年5月,尋先生與幾個做地產的朋友合伙,在長沙市開福區鴨子鋪城鄉接合帶租下60多畝土地,興建一站式物流園區。鴨子鋪物流園區一半用于倉儲、一半用于物流,目前,旺旺食品、安利、方正等企業都在園區內設有倉庫。
像鴨子鋪物流園這樣前景樂觀的物流地產項目不在少數,在住宅地產和商業地產苦熬過冬的映襯下,它們的表現分外搶眼。
物流地產這一概念,由國際工業地產巨頭普洛斯于2003年引入中國。物流地產是指房地產商根據顧客的需求,選擇合適的地點,建成相關物流設施后,再轉租給客戶,比如制造商、零售商、物流公司等,之后再組建一個資產管理隊伍進行物業管理和服務。其本質是物流服務和地產服務一體化結合的產物。
隨后,物流地產一路風行。根據2006年國家發改委和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的調查,我國在建和運營的物流園區已經有270多個,截至2007年底已達300多個,并呈持續增加趨勢。
近年來,在喧囂的房地產市場中,物流地產一直保持低調。與商業地產和住宅地產不同,它最大的優勢在于穩定的投資收益,相對較長的租賃期,使它基本不受市場波動的影響。更重要的是,根據國家的土地政策,土地的用途不同,價格也不同。物流地產屬于倉儲用地,相對于商業和住宅地產,物流地產對當地就業和經濟的增長具有持續的拉動作用,屬于國家鼓勵發展的范疇,低廉的土地價格成為物流地產最大的優勢。
國內物流行業的飛速發展,成為物流地產的助推器。據仲量聯行預測,2010年中國物流行業產值將達12000億元。
“內需的拉動、物流不斷增長的需求以及政府4萬億元投資中對物流的帶動,必將推動物流地產的進一步發展。”仲量聯行亞太區董事兼中國區業務拓展部經理陳立民說。相比起來,他更看好寧波等沿海深水港城市以及四川、重慶等內陸地區的物流地產未來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