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500年比做500強更重要
2008-12-11 11:23: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 王萍
由
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和溫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 “2008民營企業對話世界500強”活動今天在溫州開幕,IBM、摩根士丹利公司、聯想集團等世界500強云集溫州,與溫州民企面對面。
(據12月9日 《中新浙江網》)
臨近年末,各界關于 “爭當世界500強”、 “中國民營500強”、“中國企業500強”、 “2008全球華商500強”等排名評比活動熱鬧起來,一方面我們在贊賞企業有上進心的同時,另一方面不得不提醒一下那些急功近利的企業,不要只圖一時的聲名遠揚,做500年比做500強更重要。
雖然企業排名從一問世就受到置疑,其廣泛性和代表性也沒有得到公眾的認可,但因為參與排名的企業可在一定的時間引起公眾的注意,起到推廣企業的作用,一些企業對參與此類活動便樂此不疲。然而,正是由于這樣急功近利的意圖,才使得企業的發展不能夠長遠,壽命不長。
以民營企業為例,雖然每年都有“民營500強”、 “百強民營企業”的評比排名,但一些民營企業的平均壽命卻并不長。
改革開放以來,民營經濟飛速發展,對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率也迅猛增長,但據中華全國工商聯合會2005年編寫的 《中國民營企業發展報告》稱,全國每年新生15萬家民營企業,同時每年死亡10萬多家,有60%的民企在五年內破產,有85%在10年內死亡,其平均壽命只有2.9年。民營企業雖然在短時間內得到了迅猛發展,但其 “短命”的原因究竟何在呢?一些民企的 “著名”品牌,瞬間即成過眼煙云的原因又是什么呢?筆者以為,民營企業家在做企業、創品牌的過程中,只看重眼前的市場和利益,這種急功近利心態最終毀了企業,害了品牌。
而 “百強”企業的排名正是抓住了一些企業想用提高知名度不惜炒作的弱點,急功近利的心態太強烈。例如 “秦池”、 “愛多”等品牌,也曾在輔天蓋地的地毯式轟炸廣告下名噪一時,但終因缺乏 “做長”的實力與耐性,說倒就倒了。
此次 “2008民營企業對話世界500強”活動的開展,可以看作是企業參與排名活動的一次重大進步,他們已經意識到與世界500強的差距,唯有學才能知不足,知不足才能后進。企業如果想獲得長足發展,就不能急功近利,重在增強實力和核心競爭力,這樣才能做得長久。要明白做500年比做500強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