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貴港市西江黃金水道上的璀璨明珠

2008-12-10 12:59: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貴港市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歷史的古郡新城,是一個充滿生機的新興內河港口城市。伴隨著改革開放30周年和自治區成立50周年,貴港市在自治區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經過艱苦奮斗,已由一個農業大市逐步向宜居、宜業、宜學、宜商、宜游的現代城市邁進,具有強勁的后發之勢、巨大的發展潛力和美好的發展前景。 
  中國內河港口10強 
    連接珠三角與北部灣的最佳節點城市 
    一座宜居、宜業、宜學、宜商、宜游的品牌價值城市 
    發展目標:構筑珠三角連接北部灣的大通道,打造內河大港口,發展臨江大工業,建設區域性新興大城市。 
    魅力之城 優勢明顯 
    獨特的區位優勢。貴港地處珠三角、北部灣和大西南三個經濟圈交會點,面向粵、港、澳,背靠大西南,聯通東南亞,是連接珠三角和北部灣經濟區的重要節點城市,具有承東啟西的區位優勢。 
    黎湛鐵路(復線)、324國道、209國道在貴港市區交會,建設中的南寧至廣州高速公路、南寧至梧州高等級公路以及即將開工建設的南寧至廣州高速鐵路橫貫全境。 
    珠江水系的西江、黔江、潯江流經貴港轄區,千噸級船舶常年可通航,30多小時可直達香港和澳門,港口年吞吐能力超過3000萬噸,是全國內河港口10強,是華南和西南地區最大的內河港口,具有通江達海的便捷交通條件。貴港口岸聯檢機構齊全,是國家一類對外開放口岸。 
    自然資源豐富。貴港素有“廣西糧倉”、“魚米之鄉”之美稱,羅秀米粉、麻垌荔枝、石硤龍眼、覃塘粉藕、毛尖茶等土特產品飲譽海內外,優質稻、羽絨等優勢產業基地初具規模。境內河流密布,水源充足,可開發的水能總蘊藏量達160萬千瓦以上,年發電量超過11億千瓦時。已探明和開采的礦產有鋁、鐵、錳、金、銀、銅、煤、石灰石等40多種,其中三水鋁礦儲藏量居全國前列。 
    人文自然景觀眾多。主要旅游景區景點有: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著名的佛教圣地——桂平西山風景區,太平天國金田起義遺址、桂平西山風景區、龍潭國家森林公園、白石洞天、千年古剎南山寺、平天山國家森林公園等,其中桂平西山是國家級4A級風景名勝區、著名的佛教圣地,古稱“南天第一秀山”。廣西歷史文化宗教名勝旅游中心。 
    活力之城 充滿生機 
    近年來,貴港市委、市政府立足于市情,提出了“發展靠經濟,經濟靠工業,工業靠項目,項目靠招商,招商靠環境,環境靠作風”的“六靠”工作思路,作為后發展地區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實際行動。同時進一步明確了“著力構筑珠三角連接北部灣的大通道,打造內河大港口,發展臨江大工業,建設區域性新興大城市”的戰略定位,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全市經濟加快發展,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綜合實力明顯增強,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國民經濟持續較快發展。1997-2007年10年間,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0.3%,財政收入年均增長12.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31.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5.1%,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5.6%。 
    2008年,貴港市經濟繼續保持平穩較快的發展勢頭,主要經濟指標的增幅位居廣西中上游水平。1-9月,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3%;財政收入增長20.4%;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增長42.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21.5%;農民人均現金收入增長16.2%。 
    民生得到持續改善。在大力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加快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的同時,突出抓好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實事。近年來先后實施了6條主要街道的景觀改造工程、288條小街小巷改造工程,加快推進東湖綜合整治開發工程,并在城北新區新建了3所學校、一批公廁和垃圾中轉站,硬化40個連接城區主次干道出入口路面,不斷改善市民出行和生活環境;同時籌措資金建立長效機制幫助貧困家庭子女解決“上學難”問題。 
    社會各項事業全面發展。堅持統籌兼顧,協調推進科技教育、文化體育、衛生保健、廣播電視、環境保護、節能減排等各項社會事業。注重破解社會發展中的難題,人口計生工作思路和方法實現了根本轉變,走上了依靠基層依法推進經常性人口計生工作的軌道。廣泛開展“公開大接訪”和“領導干部下訪”活動,不斷暢通信訪渠道,注重理順群眾情緒,研究解決了一大批多年懸而未決的信訪突出問題,有效地促進了社會和諧穩定。 
    潛力之城 蓄勢待發 
    經過多年的發展,貴港已經積累了較扎實的產業、交通、政策、人才等基礎,經濟發展的內在動力和合作能力明顯增強。 
    工業發展步伐加快。建材、金屬冶煉、電力、化工、糖紙“五大產業基地”和建材、電力、金屬冶煉、化工、糖紙、機械制造、林產、電子、農產品加工、飼料“十大骨干產業”初具規模,中國華電、香港華潤、臺灣水泥、印尼愛凱爾公司等大企業相繼落戶,初步形成了具有貴港特色的工業主導型經濟格局。2007年,全市實現工業增加值71.2億元,是1996年的4倍多,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50%;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25.8∶38.8∶35.4,二產首次超過一產和三產;建材、電力、金屬冶煉、化工、糖紙五大優勢產業共拉動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0個百分點以上;僅貴港電廠、華潤平南、華潤貴港、天鴻鑫錳業、貴糖集團、郁江煉鋼等10家重點骨干企業產值就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40%左右。江南工業園、西江產業園、桂平長安工業集中區等一批工業園區的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不斷完善,成為承接產業轉移、加速產業集聚的重要載體,為打造廣西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基地構筑了良好平臺。 
    城市面貌日新月異。貴港緊緊圍繞建設現代化南國特色園林港口城市的目標,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效能管理,進一步拉開城市框架,突出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位,形成品牌效應。近兩年來,中心城區的公共設施建設投入相當于前10年的投入總和,城市交通、供排水、供電、路燈、綠化等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城市面貌煥然一新。2007年,貴港市榮獲全國“雙擁模范城”六連冠、自治區雙擁模范城“七連冠”、蟬聯自治區市容“南珠杯”競賽 B類城市特等獎等多項殊榮,是自治區衛生城市、廣西園林城市。目前,貴港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已由1996年的18平方公里擴大到目前的44平方公里,城區人口由1996年的20萬增加到目前的40多萬。 
    第三產業蓬勃發展。隨著城市的日趨繁榮,蘇寧電器、北京聯華百貨、南寧夢之島、南寧百貨等一批大型超市相繼建成營業,建材、汽車摩托車、煤炭、家具、林產品等專業市場規模不斷擴大,達通國際物流公司、愛凱爾煤炭交易公司、金山偉業物流公司等跨區域物流公司異軍突起,貴港已躋身全國內河10強港口,正在向西南地區物流集散樞紐和區域性物流中心的目標邁進。 
    “六靠”思路 “四大”目標 
    作為連接珠三角經濟區和北部灣經濟區的重要節點城市,貴港當前面臨著前所未有的重大歷史機遇。貴港市將繼續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堅定不移地實施“六靠”工作思路和科學發展三年計劃,努力開創貴港科學發展、和諧發展、跨越發展的新局面。 
    實施區域突破,狠抓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構筑珠三角連接北部灣的大通道。全力以赴配合自治區進行西江航道干線貴港至梧州二級航道整治工程建設,今年年底完成航道整治后實現2000噸級船舶從貴港直航廣州,不斷提升“江海聯運”水平,力爭把西江黃金水道打造成為“廣西水上高速公路”;大力配合自治區加快開工建設貴港至梧州等高速公路;積極支持南寧至廣州高速鐵路貴港段建設。 
    按照“以存量換增量”的發展理念,充分利用西江黃金水道,努力打造內河大港口。力爭到2010年,貴港港吞吐能力達到5000萬噸、25萬標準箱以上,繼續保持華南地區和西南地區內河港口領先地位。同時,堅持以港口強市帶動工業立市、拉動商貿旺市,充分利用交通優勢和港口優勢,培育壯大現代物流業,大力發展特色旅游業和現代服務業,加快向區域性物流集散樞紐和商貿中心的目標邁進。 
    依托港口優勢,加快承接東部產業轉移,努力發展臨江大工業。充分利用西江黃金水道,重點培植壯大建材、金屬冶煉、電力、化工、糖紙等優勢產業,使之成為全市發展的支撐點和支柱產業。大力發展以華潤平南、貴港電廠、臺泥、華潤貴港、貴糖、貴港供電局、貴鋼、金源酒精、華潤桂平、貴港瑞康飼料為龍頭的“十大強優企業”,做強做大特色優勢產業。 
    緊緊圍繞打造廣西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基地,搶抓國家支持中西部加快發展、實施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和東部產業梯度轉移等多重疊加機遇,充分利用西江黃金水道和本地資源優勢,把招商的重點放在珠三角和長三角地區,放在引進林板、冶金、羽絨、電子、農產品加工等資源性、財源性和生產性項目,放在建材、糖紙、冶金等關聯配套產業上,增強招商引資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加快推進三水鋁、華電二期、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桂東核電站等事關全市經濟持續高速增長的重大項目前期工作,力爭更多的重大項目開工建設,保持投資規模的延續性,不斷形成新的工業經濟增長點。繼續服務好臺泥、華潤、金源酒精等現有重點企業和其他具有發展潛力的中小企業,鼓勵現有企業加快內涵改造和外延擴張,實現企業的自我發展和產業鏈的拉長,加快形成具有貴港特色的產業集群。 
    力爭到2010年,建材、金屬冶煉兩大產業工業總產值各超100億元,電力、化工、糖紙三大產業各超50億元;全市水泥產量達3000萬噸以上,成為廣西最大的水泥建材生產基地;全市裝機容量達350萬千瓦以上,成為廣西重要的能源生產基地;機制糖產量40萬噸,機制紙產量50萬噸,林板加工能力80萬立方米。 
    突出港口特色,堅持以工業化促進城鎮化,努力構建區域性新興大城市。力爭到2010年,中心城區面積達到52平方公里以上,城區人口達到50萬以上;到2020年,中心城區面積達到100平方公里以上,人口達到100萬以上,實現建設區域性新興大城市的目標。集約發展一批重點鎮,形成結構合理、特色鮮明、協調發展的格局,力爭到2010年,全市城鎮化水平達到40.1%,提前一年實現“十一五”規劃35%的目標。 
    今天的貴港,正以嶄新的形象、開放的姿態、強勁的發展,屹立在美麗的西江河畔。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