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需求平穩 價格保持向上趨勢
2008-1-2 13:32: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2008年我國生產資料市場發展所處的宏觀經濟環境依然較好,中國生產資料市場將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市場銷售規模繼續保持穩定快速增長,市場發展的穩定性、協調性也將進一步增強,總體形勢可以用“三個不變”來概括:一是國內消費需求旺盛增長的基本態勢不變;二是市場供需基本平衡的格局不變;三是市場價格穩中有升的趨勢不變。2008年我國生產資料市場價格仍然具有一定的上漲空間,預計2008年我國生產資料市場價格將在2007年基礎上上升3% 左右。
從國內外的環境來看,2008年,我國經濟發展的基礎和支撐條件依然較好,預計經濟發展不會出現較大滑坡,將繼續保持平穩較快增長。
一是十七大會議,中央提出了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提出“在優化結構、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護環境的基礎上,實現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兩番”;強調落實科學發展觀,并指出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發展。從這些精神來看,經濟發展仍將是我們各項工作的重心,這個重心絕不會動遙
二是工業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深入發展的趨勢不可逆轉,為我國經濟發展注入了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和活力。工業化、城鎮化不斷加快,將創造出巨大的社會需求,支撐經濟持續增長。市場化進程加快,將逐步消除阻礙生產要素和資源流動的體制性和制度性障礙,使得市場在資源優化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進一步增強,經濟發展的活力不斷提高。國際化的深入發展,各國經濟相互聯系和相互依存不斷增強,我們將能更好地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和兩種資源,實現在全球范圍內優化資源配置、調節國內市場供需平衡關系,這為我國經濟發展拓展了廣闊的國際空間。
三是當前經濟雖然連續幾年保持平穩較快增長,但總供給和總需求基本平衡、沒有出現嚴重的通貨膨脹,經濟增長的支撐條件明顯改善,煤電油運等物資條件總體上沒有出現全面緊張,沒有出現“瓶頸”約束。由此來看,當前經濟發展形勢總體是好的,雖然增速有所加快,但并沒有走向全面過熱,也進一步說明經過改革開放20多年的持續發展,我國經濟發展所取得的成就累積效應正在逐步顯現,經濟潛在增長率正在提高,經濟增長適當加快一點,具有物質基礎和基本保障。
四是當前全球處在一個信息化和工業化交織發展的新時代,世界經濟增長動力出現了多元化的局面,無論是歐元區、日本、美國等信息化國家,還是中國、俄羅斯、印度、巴西等新興工業化國家,其國內需求均呈明顯上升,經濟自主增長能力不斷增強,受此影響,世界經濟已經步入了一個快速發展的周期。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布的統計數據,從2003年以來,世界經濟增長率一直保持在4%以上,高于過去30年的平均增長率3.6%。這種快速發展的總體勢頭2008年不會改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10月17日發表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指出,2008年世界經濟增長4.8%,雖比2007年有所回落,但仍然是近幾年來的較好水平。我們處在這樣一個加快發展的國際經濟環境中,尤其是面對我們的周邊國家如印度、俄羅斯、越南等經濟發展不斷加快,我們別無選擇,不進則退,也必須在條件具備的情況下適當加快發展,不然我們就會失去國際競爭力。
綜合起來看,中國經濟保持持續快速增長,這既是自身潛能加快釋放的必然趨勢,也是國內、國際形勢的必然要求,是大勢所趨,短期內不會發生根本逆轉。我們預計2008年國內經濟增長仍將保持在10.5%-11%左右,經濟增長的勢頭將呈高位趨穩的基本態勢,不會出現較大滑坡。
雖然市場發展的宏觀環境總體看好,但也存在一些不確定性因素,需要引起注意。
從國內來看,雖然2007年經濟發展總體勢頭良好,經濟運行中潛在的風險仍需關注,比如經濟發展存在由偏快轉向過熱的危險性、可能性;通貨膨脹的壓力增大;流動性過剩矛盾依然突出、節能減排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任務依然艱巨等等,面對這種情況,國家調控將繼續加強,所采取和實施的調控政策及方法、手段都會對生產資料市場發展帶來一定的影響。
從國際環境來看,盡管支持經濟增長的基本面保持健康,但金融市場動蕩以及美國和歐盟經濟增長速度放慢的風險在增大。全球貿易量有望保持快速增長,但貿易失衡狀況難以改善,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對我國出口和投資將產生不利影響。以石油為代表的資源類產品國際市場價格不斷創出歷史新高,也會對國內經濟發展、相關產品的供需格局及市場價格走勢產生重要的影響。
綜合上述多種因素,我們分析認為,2008年我國生產資料市場發展所處的宏觀經濟環境依然較好,中國生產資料市場將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市場銷售規模繼續保持穩定快速增長,市場發展的穩定性、協調性也將進一步增強,總體形勢可以用“三個不變”來概括:
一是國內消費需求旺盛增長的基本態勢不變。預計全社會生產資料銷售總額將突破25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16%左右。
二是市場供需基本平衡的格局不變。在國家宏觀調控政策作用下,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逐步完善、市場自我調節能力不斷增強以及行業自律意識不斷提高,新增資源增長將逐漸以需求為導向回歸到合理水平;隨著我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等重大戰略加快實施,區域市場發展不平衡的現狀將逐步改變,潛在的市場需求將加快釋放。基于此,我們認為2008年我國生產資料市場總體仍將保持供需基本平衡,供需差率將維持在2%左右。
三是市場價格穩中有升的趨勢不變。從近幾年的價格走勢來看,我國生產資料價格從2003年走出低谷以來,基本上是在波動中不斷上升,這輪價格上升周期,一方面是受需求支撐,另一方面是受能源、原材料價格上漲推動。需求的支撐作用預計在中長期都不會有較大改變,而成本上漲目前也已形成剛性,特別是隨著我國水、電、石油、天然氣、煤炭等資源性產品的價格改革不斷推進,當前成本上漲因素仍呈上升趨勢,由此來看,2008年我國生產資料市場價格仍然具有一定的上漲空間,我們預計將在2007年基礎上上升3% 左右。
主要商品市場運行情況及基本走勢預測
(一)石油
1、原油:2007年,世界經濟總體向好,使全球的石油需求繼續保持上升趨勢。再加上石油資源增長有限,擔心供應及地緣政治的緊張局勢沒有得到根本緩解,以及美元貶值、市場炒作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國際油價在震蕩中不斷攀升,從6月中下旬每桶原油突破70美元,之后在70美元上方震蕩,再到10月25日突破了90美元的大關,不斷創出歷史最高紀錄。估計2007年國際原油的平均價格每桶將達到近80美元。另據分析,國際石油市場盡管價格漲跌無常,但是近兩年對市場仍是促漲的因素多于促跌的因素,因而預計2008年國際油價仍然保持堅挺態勢,平均價格可能升至每桶80-90美元附近。
2007年以來,國內油品市場隨著我國經濟的穩步快速發展,對石油需求構成有力的支撐。預計,2007年中國原油需求量將超過3.4億噸,比上年大約增長7%;資源供給總量超過3.5億噸,其中國內生產1.86億噸,大約增長1.6%、進口1.63億噸,大約增長12.6%。如果再加上新增的儲備,2007年原油市場基本實現儲備有所增加供需基本平衡。但資源的對外依存度將接近47%,比2006年提高近3個百分點。
2008年國內原油市場需求將繼續保持上升趨勢,如果加上新增儲備量增長的情況,市場總需求量將超過3.6億噸,增長維持在7%上下。但原油新增產能還沒達到大量增加的程度,估計2008年國內原油產量接近1.9億噸,屆時需要進口1.7億噸原油,供需差率比2007年仍將有所提高。
2、成品油:2007年,中國成品油市場經歷了由上半年的供需基本平衡、價格持續平穩,到下半年價格在高位平穩中不斷小幅向上推進,同時,汽油、柴油均出現不同程度的資源趨緊的變化。尤其是11月份,隨著上調價格政策的實施,成品油價格漲幅超過10%,11月份平均價格月環比及同比價格分別上漲10.8%和11.6%。與此同時,以柴油為主的供需緊張局勢愈演愈烈。12月份后隨著各有關部門的調控政策措施的實施,以及兩大石油公司積極組織生產及進口,使資源供應明顯增加,到12月中下旬成品油市場供需緊張局勢緩解,價格也有所回落。
預計2007年,柴油的資源供給總量將超過1.24億噸,市場總需求量超過1.22億噸;汽油的資源供給總量及市場需求總量均都在6000萬噸左右。
2008年,成品油市場需求將繼續保持8%-10%的增長,其中汽油需求總量約在6600萬噸、柴油約在1.32億噸;成品油資源供應量也將以8%左右的速度增長,其中汽油供應量將超過6600萬噸、柴油供應總量在1.34萬噸。供需繼續維持緊平衡格局。因此,不排除可能再度出現供需緊張的情況,形勢仍不容樂觀。
從2008年成品油價格走勢看,受供需形勢仍不寬松、國際原油價格仍可能在高位振蕩等因素影響,國內汽、柴油等成品油價格一般不會出現明顯下降的行情,高位波動或有所上升將是其價格走勢的主旋律。受對比期基數較低的影響,估計全年成品油平均價格比2007年將有一成左右的上漲。
(二)煤炭
2007年,中國煤炭市場供需同步增長,基本保持平衡格局。受能源消費結構、供銷結構以及石油價格高位上漲等因素影響,中國煤炭進出口形勢發生逆轉,改變了長期以來的凈出口的格局,呈現凈進口態勢。市場價格總體保持高位盤整,但受需求增加及控制產能釋放、存量技改以及淘汰小煤礦等因素影響,進入秋冬季以來煤炭供應趨緊,價格不斷攀升。
據有關資料介紹,2006年中國煤炭產能在23.8億噸,預計2007年到2009年新增產能分別在2.38億噸、2.87億噸和3.08億噸,增長率分別為10.3%、11.3%和10.8%。而2007年到2009年實際煤炭需求增長將保持在10-12%左右,市場供求總體平衡,略有需求缺口。若考慮到煤化工增加的實際煤炭需求,2008年仍將可能出現煤炭供應緊張的情況,煤炭價格也將繼續處于高位運行階段上揚的行情。
(三)鋼材
2007年,全國鋼材市場主要呈現出四個特點,一是國內生產增勢強勁,月度產量不斷刷新紀錄;二是需求持續旺盛,出口增勢迅猛;三是進口平穩略降,出口由迅猛增長轉向高位回落;四是總體供需形勢良好,市場價格大幅攀升。
從當前情況看,初步預計,2007年鋼材產量將達到5.62億噸(含重復材),比去年增長約23%;鋼材總出口約6200萬噸,比去年增長約43%,出口總量約占總產量的11%;鋼材總進口約1700萬噸,比去年下降約8%;全年凈出口鋼材約4500萬噸,凈出口占總產量約8%。
預計,2008年國內鋼材市場總體形勢以“穩”為基調:一是鋼材運行波動性不會太大;二是鋼材產量將由連續多年的高增長轉向適度快速增長;三是鋼材市場需求將繼續保持穩定增長;四是市場價格總體形勢將保持高位平穩,可能伴有小幅上漲,但出現較大回落的可能性不大。
1、國內鋼材生產增長將明顯減緩。一是國內消費需求已由前幾年的爆發式增長逐漸轉向平穩較快增長;二是對外出口將保持在國家控制范圍之內;三是鋼鐵生產擴張的礦產資源、能源、運輸等外部支撐條件的制約作用不斷上升;四是鋼鐵生產無序擴張的狀態已經明顯改觀。我們認為,2008年國內鋼材生產增速將逐漸回落到15%以內。預計2008年全年產量將突破6億噸。
2、國內市場鋼材需求仍將保持適度增長。2008年我國鋼材消費仍將繼續保持適度快速增長,全年消費總規?赡苓_到5.5億噸(含重復材)左右,增速將繼續保持在12%以上。
3、出口增勢減弱,總體規模可能有所縮小。2008年中國鋼材出口仍有可能達到5000萬噸左右,出口規模將保持在國內總產量的10%以內。
4、價格走勢穩中有升。2008年國內鋼材市場價格在需求的支持和成本的推動下,預計漲幅約在5%左右。
(四)有色金屬
2007年以來,國際、國內銅、鋁、鉛、鋅、錫、鎳等主要有色金屬價格繼續大幅波動,4月份出現明顯上揚的行情,5、6月份由高位調整到大幅下挫,下半年后基本處于高位盤整漲跌并存。由于銅、鋁等主要品種生產或進口增速提高,市場出現一定的供大于求。總的來看,2007年主要有色金屬漲勢明顯,尤其是鉛、錫、鎳1-11月份累計平均價格分別比去年同期上漲63.0%、59.3%和54.5%。從目前走勢上看,這些品種多處在調整震蕩中,未來變化的不確定性較大,促漲和回調下跌的因素并存。但全年有色金屬平均價格仍比上年約上漲8%左右。
從2008年市場走勢上看,銅及銅材、鋁及鋁材等重點品種市場需求仍將保持旺盛,生產的增長及進出口的調劑基本能夠保持市場的供需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