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企業出口轉內銷水土不服
2008-11-9 17:15: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我國輕工工藝品進出口商會玩具分會負責人剛從廣交會回來,根據她了解的情況,玩具企業普遍反映今年出口形勢不太好,并且對明年的市場持謹慎態度。 記者獲悉,廣交會上,以往只將目光投向歐美市場的參展商,紛紛開始關注國內市場,“出口轉內銷”成為他們正在考慮的一條出路。但是,轉型成本高、國內消費水平低等一系列問題,對轉型企業來說,或許不只是陣痛。轉型能否成功,尚在成與不成之間。
外銷之困
廣州出現1元外貿衣服
從去年開始,受人民幣升值、出口目的地經濟下滑等多方因素影響,包括玩具、紡織、家具在內的眾多勞動密集型企業喊出了“過冬”的口號。
王先生在北京著名的服裝商業圈木樨園經營外貿服裝生意,他告訴記者,自己批發的服裝比往年要貴一些,“企業都倒閉了,上哪進貨去?”
但是,漲價的遠比降價的少。為了清倉回籠現金,廠家賤賣產品的現象屢見不鮮。前不久,廣州甚至出現1元的外貿衣服,引發了市民的掃貨狂潮。
中山市大涌鎮以前遍地都是生產牛仔服裝的外貿企業,匯達制衣有限公司是其中的一家,該公司經營對美服裝出口已有8年。負責人顧經理告訴記者,鎮上的牛仔服裝廠很多已經倒閉,有的是因為接不到訂單,有的是因為成本上升。雖然他自己公司的利潤也有限,但“能撐就撐”。
由于性價比較高,匯達制衣的訂單并沒有降下來,現在已經接到了2009年的近30萬訂單。但訂單多并非全是好事,由于成本的上升和買方的壓價,利潤微乎其微——“只夠養工人的”。
“在危機中捕捉新機遇。”商務部長陳德銘在廣交會這樣對參展商說。為了防止金融危機進一步蔓延至實體經濟,商務主管部門亦紛紛呼吁:“希望廣大企業堅定信心!”
紡企配額高價難求
10月30日下午,商務部在網站發布 《關于2008年度輸美紡織品第三次協議招標的公告》。紡織企業期盼已久的第3批配額終于下達。
“我們公司由于對市場上配額的錯誤估計,9月初接了美國牛仔褲訂單幾十萬件,并已生產完成。但剛從商務部分配到的347/8類配額只有3800多打,加上之前買到的配額,還有2萬打的缺口。”匯達制衣的顧經理此刻仍憂心忡忡。
顧經理說,上述牛仔褲是圣誕節的訂單,如果有配額,10天之內就能擺上美國的貨柜。可現在配額不夠,即使是高價買配額也買不到。到年底只剩兩個月時間,如果再搞不到配額,企業都不敢接單了。
擺在外貿企業眼前的,不只是訂單和配額問題,壞賬很可能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據悉,上半年中國信保在全國范圍內共接到出口信用險索賠案件936宗,金額2.34億美元,同比增長108%;其中美國報損案件202宗,同比增長31.2%。
從全球范圍來看,寧波分公司統計,上半年接到的報損案件金額1901萬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68%;浙江分公司統計前5個月收到的報損案件金額3034萬美元,同比增長80%;溫州外貿出口報損案件涉及總金額為210萬美元,同比增長91%,其中,1/3來自美國,1/4來自歐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