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經濟一體化進程 珠三角產業錯位發展
2008-11-9 11:18: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產業同步”是廣東提出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戰略后要求珠三角統籌協調發展的一大目標。產業同步伴隨著一個必須解決的問題就是,珠三角各市在新一輪大發展過程中如何實現產業錯位發展,如何形成一個最大程度提升珠三角國際競爭力的產業空間布局。
事實上,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快建設現代產業體系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一頒布,珠三角各市深刻領會《決定》精神,結合各地實際提出了貫徹落實意見,推出了一系列行動綱領。在昨天于廣州舉行的“珠三角地區推動建設現代產業體系工作座談會”上,珠三角七市的發言清晰地勾勒出了各市根據《決定》精神謀劃各自產業發展的藍圖,各市錯位發展、協力共建現代產業核心區的態勢初現。
穗深精心打造服務品牌
珠三角的產業錯位發展、優勢互補,首先體現在廣州、深圳兩大中心城市與珠三角其他地市的錯位發展上。
作為我省的兩大中心城市,廣州、深圳與珠三角其他城市在現代產業體系建設中最大的不同,是這兩個城市非常鮮明地提出了“構建以服務經濟為主體”的產業體系。
深圳市市長許宗衡提出,為加快建設現代產業體系,深圳將大力發展總部經濟和高端服務業,推進產業結構優勢升級;推動投資貿易便利化,促進區域產業一體化。
許宗衡還表示,深圳要開展珠三角城市群洽談會,推進文化、商貿、科技、信息等領域的合作。
廣州市市長張廣寧在發言中則提出,廣州要精心打造“廣州服務”品牌,把廣州建設成為面向世界、服務全國、在國內外具有較強影響力和輻射力的現代服務業中心。
“廣佛都市圈”協同建設
張廣寧表示,廣州要主動把建設現代產業體系納入省的戰略布局中,推進“廣佛都市圈”及與周邊城市的協同建設,充分發揮廣州在全省建設現代產業體系中的示范作用。
佛山市委書記林元和說,“廣佛都市圈”在珠三角城市群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起著重要作用,建議加強省一級的牽頭推動作用,加快“廣佛都市圈”規劃建設步伐,促進廣佛基礎設施無縫對接,促進兩地同城化發展。
對此,林元和認為,佛山今后將在各個方面主動加強與廣州的錯位發展,形成與廣州廣交會錯位發展的格局。
用行業標準帶動地方制造
在某些制造領域中建立本地區為主導的行業標準,甚至是國家標準、國際標準,成為珠三角一些城市共同關照的話題。
昨天,林元和表示,佛山建設現代產業體系第一大任務是打造現代制造基地,而要躋身中國先進制造業重要城市行列,就要在某些行業和產品領域形成佛山標準、佛山價格。
中山市市長李啟紅也表示,要打造以創新能力為核心的產業競爭力,要強化技術創新、強化品牌創建同時,還要深化發展技術規范和行業標準。比如,中山將推行“政府+行業協會+企業”的技術標準聯盟方式,鼓勵支持企業和行業協會參與制定行業標準、國家標準和國際標準。
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快建設現代產業體系的決定》提出了建設“珠三角現代產業核心區”的重大戰略構想,要求珠三角各地按照“珠三角經濟一體化”的戰略要求,統籌區域內產業發展規劃、定位和重點,錯位發展,優勢互補,通過五年努力,把珠三角建設成核心競爭力強、高端產業集聚、三次產業協調發展,帶動全省、輻射華南的現代產業示范區。在昨天舉行的“珠三角地區推動建設現代產業體系工作座談會”上,珠三角七市紛紛發言,共同描繪了如何強力推進珠三角現代產業核心區建設的美好藍圖。
珠三角七市建設現代產業體系戰略
-精細發展第一產業,優化發展第二產業,加快發展第三產業,全力打造現代制造基地和產業服務中心,形成產業結構高級化、產業布局合理化、產業發展集聚化、產業競爭力高端化的現代產業體系。
-建設國際級的陶瓷、家具物流基地和國家級的機械裝備、金屬材料物流基地。
-推進“廣東省金融高新技術服務區”建設。
-總體思路:重點建設“四個中心、一個基地”,即區域性現代服務業中心、國際商務會展中心、亞洲物流中心、華南科技創新中心和國內先進制造業基地,著力構建以服務經濟為主體,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和先進制造業融合互動、協調發展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現代產業體系。
-到2015年,全市服務經濟為主的產業結構基本形成,第三產業占GDP比重預計達65%,到2020年,占GDP比重達到70%左右。
-10年建成創新型城市。
-在先進制造業方面,江門實施“四大百億工程”,力爭到2011年,全市形成一批超100億元的大型企業(集團)、超200億元的工業鎮、超300億元的工業園區、超400億元的產業集群。
-力爭到2011年,全市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40%以上,現代服務業在服務業增加值中的比重達到55%以上。
-高端服務業、高端制造業和高新技術產業集聚發展,到2010年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比重達40%以上,“香洲服務”品牌和“西部制造”品牌效應初步形成。
-到2012年,服務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48%—50%,成為珠三角現代服務業重要集聚地。到2020年,經濟結構向服務經濟為主轉型,珠海服務業品牌更加響亮。
-構建以產業集群為核心、產業輔助系統為支撐、產業發展環境為基礎,在珠三角城市群乃至更廣范圍內聯系密切、輻射靈活、具有中山特色的現代產業體系,力爭到2011年基本形成。
-通過創新區域合作的產業發展模式、虛實結合的產業組織模式、兩翼帶動的產業升級模式,打造具有中山特色的產業集群升級創新示范區。
-以建設現代制造業名城為目標,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打造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雙輪并轉”、高新技術產業和適度重化工業“兩翼齊飛”、具有世界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
-把招商引資作為建設現代產業體系的重要手段。
-把加工貿易轉型作為建設現代產業體系的突出重點,建設東莞特色的“口岸保稅物流中心”,降低企業物流成本。
-要以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為契機,著力提升產業自主創新能力。
-積極建設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等公共研發平臺,增強高新技術整體研發能力和研發效率。
-全面實施知識產權、標準、品牌戰略,加快推進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城市建設。
-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先進制造業,加大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優勢產業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