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貿商如何“過冬”?
2008-11-7 1:31: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文文
鋼價下跌,“倒掛”日趨嚴重的大環境下,在資源組織的渠道上進行創新,不在單一的某家鋼廠上訂貨,一棵樹上吊死。有的鋼貿商改變進貨渠道,降低進貨成本。如通過對一些鋼廠資源的品質、價格、服務等的橫向、縱向比較,找出與上海市場有資源,進行采購。特別是一批中小型鋼企,這批鋼企其生產裝備大都不錯,是最近幾年才投資新建的,投產不多久,產品急于開辟市場,得到認可,站穩腳跟。因此,在剛開始時,產品的價格比大鋼廠要低得多,而且售后服務也不錯,最希望貿易商幫他們打開市場,擴大銷路。所以,這類中小型鋼廠的資源往往價廉物美,對貿易商來說,有一定的盈利空間。
再有,不從鋼廠訂貨或少從鋼廠訂貨,轉向在市場搬貨。在跌勢之中,一些鋼貿商為了求得生存,減少虧損,敢于放下架子,不向鋼廠大批訂貨,而是從市場上收貨。他們組織經營人員,研究行情,跟蹤走勢,了解庫存,分析結構,預測趨勢,一旦搭準了脈搏,找到了機會,就在低價位上從市場上搬資源,當上一會 “搬磚頭”者,等待行情上漲之時,加上20~50元/噸差價使出貨,這比從鋼廠訂貨,明知虧本要強得多。至少不虧,還能有微利。如此薄利多銷,快進快出,員工的工資,企業的開支可以應付了。據悉,上海有家鋼貿公司已有三個月不向鋼廠訂貨了,靠“搬磚頭”經營,效益還挺不錯呢。
過冬,鋼貿企業要過,鋼貿企業的員工也得過冬,員工與老板一起過冬。即便今年的冬天難過,但老板不打算用裁員,挺過冬天。而且依靠員工,共同渡過嚴冬。一些鋼貿公司在時下經營困難的情況下,在用人上堅持一個理念:“想做事的找對門,想混日子的摸錯門”,把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崗位,不論先來后到,不論親戚朋友,誰行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