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資格認證身陷亂局 真有必要"逢證必考"?
2008-11-6 14:43: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如今正值求職旺季,中國有句俗話說,“藝多不壓身,藝高人膽大”。而如何讓用人單位知道你有多大的才華呢?不少人就選擇了考證這條道路。英語(Q吧)、計算機、人力資源、職業經理人、營養師……凡是能想到的都去考個證書吧!然而,記者發現,目前的職業資格認證市場相當混亂,而求職者拿了這些證書到底對就業有多大的幫助呢?真的有必要“逢證必考”嗎?
記者調查 多種證書誰是權威
對于考證的人們來說,很多人的直接目的就是希望一紙證書能對自己的求職起到幫助作用。然而,記者調查發現,目前市場上同一個職業往往有多個單位推出的多個認證并存,而對于消費者來說,可真是“亂花漸欲迷人眼”。目前在上大二的曾亮告訴記者,他已經考了一個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推出的國家采購師職業資格認證,但是后來上網一查,他發現至少還有三個類似的認證:國際貿易中心推出的ITC采購與供應鏈管理國際認證、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推出的注冊采購師認證、英國皇家采購與供應學會推出的CIPS注冊采購與供應經理認證。而這些機構每個也都說自己的證書很有用,然而到底誰是權威,誰更能獲得用人單位的認可?
采購師的證書種類繁雜多樣,而其他的職業資格認證也是多種多樣十分復雜。以計算機應用技能的認證為例,目前就有政府部門、商業機構等組織的十余類數十種認證。
培訓認證費用不菲
為何市場上同一職業竟然吸引出了如此多的證書出場?某行業協會負責人告訴記者,新設一項職業資格認證,就意味著產生教材、培訓、考試、證書等一系列需求,經濟回報非常豐厚。《2007-2008年中國培訓市場分析及投資咨詢報告》顯示,中國每年有將近1億人參加各式各樣的培訓,其中近80%的人參加的仍是工作技能等方面的中、低層次培訓。每年有將近1000萬人參加會計、烹調、美容美發等方面的培訓,有將近500萬人參加英語培訓等。讀者海先生告訴記者,他剛剛參加了一個外貿會計職業資格培訓和認證,一周上四天課(周六、周日也上課),培訓的時候會給出一定的考試范圍,復習起來很快,四天的培訓費用,加上書本、考試費用一共花了960元,結果海先生和同去的兩個朋友就都通過考試拿到了證書。而記者從某個職業資格培訓網站上看到,各種職業認證的報名、培訓費用大多在千元以上:物流師二級2800元,人力資源管理師2280元,物業管理師2580元,國際電子物流師3802元,助理注冊采購師1600元。
只要交錢就給證
市場競爭激烈自然收費不菲,同一職業資格認證也往往有多家培訓機構在進行招生,而有的非法培訓機構為了吸引生源,就打出了“包拿證”的響亮口號。“人力資源管理師、理財規劃師、心理咨詢師(權威認證,包拿證)”、“免試拿證”、“通過率高達100%”……類似的廣告令人心驚。記者撥通了一個湖北一位自稱是“吳老師”的電話號碼,假稱自己想去學習勞動部助理人力資源管理師,他先問記者在什么地方,記者表示自己是武漢人,正在上大學,希望在暑期回家拿證,但是又擔心沒時間復習,希望能直接拿證。“吳老師”告訴記者,如果記者沒時間去學習和考試,可以給想辦法,拿證肯定沒問題,并承諾說自己是權威部門的二級單位,證書肯定是真的。而問到費用問題時,他告訴記者,如果想要拿到三級的證書,只需要交1600元即可,而如果記者到時想去培訓學習然后拿證,需要另外多交888元的培訓費用。記者發現,這類非法的培訓機構,還經常將招生廣告發到一些學校的教室、寢室,誘騙在校學生。
最新政策
多部門將聯手規范職業資格認證
去年12月31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關于清理規范各類職業資格相關活動的通知》(國辦發[2007]73號),明確要求國務院人事、勞動保障部門會同各部門對職業資格的設置、考試鑒定、證書印制發放、培訓、收費等有關活動進行集中清理規范,改革完善職業資格證書制度。日前,勞動保障部、人事部聯合召開了全國清理規范各類職業資格相關活動工作電視電話會議,這次會議部署安排了各類職業資格相關活動清理規范工作。2008年4月30日前,各地和各部門將完成本行政區域和本系統內各類職業資格相關活動的清理規范工作。4月30日以后,對批準保留的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和技能人員職業資格,將分期分批向社會發布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