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智能公交——通向奧運之巔
2008-11-6 11:58: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1999年,我國將“智能交通”寫入“十五”發展規劃,海信開始關注這項前沿技術;2001年,海信率先在智能交通領域進行人才、技術儲備,并以5名博士為技術帶頭人成立了海信ITS(即智能交通系統)研發中心。進行自適應交通信號控制系統、移動信息終端、智能公交系統、城市交通指揮中心綜合信息平臺、物流信息系統等軟件和系統解決方案的研究開發工作。8年多的時間里,海信網絡科技先后投入近一個億資金,將ITS技術從開發到應用一步一步產業化。
海信公共交通致力于將海信多年研發的通信、軟件、定位、地理信息、音視頻技術與產品制造技術注入公共交通領域的車載終端、通信系統、智能調度系統等公共交通信息化產品,成為行業領先的解決方案提供商。始終以降低運營成本、加大安全監管力度、減輕環境污染、提高出行效率、豐富車廂文化為宗旨服務于中國公共交通信息化建設。
目前海信公共交通已經形成包括智能公交調度、海信快速公交智能系統、智能車載終端、移動數字電視智能車載終端、移動視聽管理、智能化公交電子站牌等完整、系列解決方案,已經成功廣泛應用于北京、上海、常州、烏魯木齊、青島、呼和浩特、中山、深圳、柳州等20多個城市.
而海信公共交通智能調度系統成功中標北京奧運公交專用車輛T4項目代表著海信智能公交系統的最高成就。這意味著,奧運期間承載各國運動員、隨隊官員、技術官員、持證媒體的1000多套專用車輛,將全部采用海信提供的公交智能調度系統,同時還意味著海信的產品得到了世界級的認可。
奧運期間,保障各級奧運官員、運動員等人員安全、整點出行,是奧運基礎保障措施重要內容。因此,北京奧組委對車輛性能、GPS車載終端與智能監控調度系統均提出高標準的性能、質量和服務要求。因此,北京奧組委委托國家應用軟件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對參與投標企業設備進行嚴格檢測。
參與此次競標活動的企業共有11家,在經過一系列功能、性能測試后,海信在系統穩定性、功能實用性等指標中表現突出,并以最高性價比通過各項測試。據了解,海信的GPS車載終端在車輛運行過程中能夠工作要求單獨設定上傳數據的頻率,以達到了對運行車輛實時監控,全面保障了車輛運行的效率和安全性。
2008年,海信提出“海信科技 奉獻2008”的口號。海信的智能交通系統以其業內領先的技術,自主研發主導產品自適應信號控制系統、快速公交智能系統及智能公交調度系統,已經全面服務于2008奧運城市——北京市的城市道路交通和公共交通。另外,自2003年開始,海信的智能交通產品也接連中標北京、上海、青島、呼和浩特、常州、廈門等多個全國大中城市的智能交通項目。
依靠多年的技術沉淀,海信憑借對自主創新技術的前瞻性把握,已經形成在智能交通這一高端產業的獨有優勢,并成為業內的領軍企業,必將在推動中國和諧交通建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海信智能公交典型項目展
北京朝陽路BRT智能系統設計和集成項目
北京朝陽路快速公交系統(以下簡稱:朝陽路BRT)是依據北京市總體規劃和交通發展目標,為加快建立與城市發展相適應的現代化城市綜合交通系統,繼南中軸快速公交項目之后,北京市第二條快速公交線路。
朝陽路BRT西起朝陽門,東至朝陽區楊閘環島,全程總長約14公里。全線采用智能管理控制系統,包括運營調度管理、乘客信息服務、路口信號優先和IC卡驗票。在北京朝陽路快速公交系統中,海信主要承擔了BRT智能系統的整體設計、運營調度軟件和整個系統集成任務。
常州市BRT一號線智能化系統
常州市快速公交(BRT)一號線線路北起滬寧高速公路南側(長江貿易中心北側),沿常武路至武南客運站終點站結束,路線全長約為23.77公里。
常州BRT一號線的智能系統由車載終端(GPS)子系統、站臺(車站)智能子系統、運營調度管理子系統、數字音頻網絡廣播子系統、周界防范子系統、網絡子系統、視頻監控(閉路電視)子系統、首末站發車調度子系統、保養場子系統、BRT調度中心子系統、票務支撐子系統、安全運維子系統及各系統間的集成系統等。
海信承擔整個 BRT一號線全部智能系統的建設。
濟南市北園路、歷山路BRT站臺乘客信息服務系統
濟南市北園路、歷山路BRT(以下簡稱:濟南BRT)線路根據設計共有26個中央站臺,站臺是乘客乘坐BRT公交車輛的候車區域,同時也是BRT公司向乘客提供車輛動態信息和監控站臺情況的場所。濟南BRT站臺乘客信息服務系統是在BRT沿線經過的站臺建設專門服務于乘客的信息化系統。
通過站臺配置的液晶電視、LED、站節牌、廣播、指示牌等設備,向候車的乘客提供實時的動態、靜態的公交信息,信息內容包括:車輛到達的預測信息、車輛的實時位置信息、公交服務換乘信息等。通過這套系統,可以向乘客提供更為豐富、及時、實用的信息,極大的提高 BRT的服務水平。
海信承擔了所有站臺乘客信息服務系統的建設。
足跡——海信智能公交系統的發展
n 2003年4月,海信承擔的國家“十五”科技攻關項目“青島市智能交通系統應用試點示范工程”通過專家驗收;
n 2005年9月,海信承擔建設的國家項目“中山市智能公交示范工程”通過專家驗收;
n 2006年7月,海信承擔建設的國家 “十五”國家科技攻關計劃“先進的公交設備開發”項目在車載信息終端功能需求的系統設計、嵌入式應用軟件開發、車載信息的存儲和車輛運行狀態分析方面取得了重大技術突破,得到國內權威專家認可。
n 2006年7月,成功中標北京市快速公交智能調度系統(BRT)項目建設,為改善北京交通現狀、實現公交優先和提升公交出行分擔率提供更加全面的解決方案;
n 2007年2月,成功中標上海浦東新區建交委公交信息系統項目,為直接進入浦東新區項目的大規模推廣及其他區域的項目奠定基礎。
n 2007年7月,海信成功中標國內首條地級市BRT項目建設城市常州市的快速公交智能調度系統項目建設工程。
n 2007年7月,海信成功中標世界銀行貸款建設項目烏魯木齊市城市交通改善工程項目。
n 2007年10月,成功中標濟南市快速公交項目。這是繼本年度中標國內首個地級市常州市BRT項目后,省級市BRT項目首次突破。
n 2008年2月,在奧運公交專用車輛T4項目招標中,GPS車載終端全部采用海信智能交通產品。
n 2008年2月,成功中標北京朝陽路快速公交智能系統設備建設項目
n 2008年3月,即中標北京朝陽路段智能系統建設項目后,中標北京市第三條快速公交建設線路安立路快速公交智能系統項目。
n 2008年3月,在廈門市快速公交系統(BRT)一期工程智能系統建設招標中,海信成功中標。短短幾年發展,海信已經躍然成為國內快速公交智能系統建設領軍企業。
n 2008年3月,海信成功中標上海有軌電車管理系統項目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