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快遞資訊

快遞業務調整并不意味著壟斷

2008-11-6 11:48: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一般意義上講,過高的門檻會造成壟斷,但沒有一個合理的底線也會造成行業混亂。《郵政法》規定的注冊資金如果是根據快遞行業情況,并在合理的注冊資金范疇之內,就會避免壟斷的產生。”中國政法大學法學教授薛曉建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談道。 
  “快遞業務屬于服務性行業,按照《公司法》的規定,服務性行業最低注冊資本10萬元。快遞服務雖然屬于服務性行業,但是它又屬于郵政業,這一點與其他普通的家政等服務性行業不同,關系著國家郵政業標準體系的建立。因此,門檻可能會相對其他服務業要較高一些,這也是正常的。” 
  中鐵快運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鐵快運”)北京分公司經理趙家祿告訴《中國產經新聞》記者,當前的快遞市場可以用一句話形容:發展迅猛,缺乏規范。 
  趙家祿說:“對經營快遞業務實行許可制度有利于行業規模化、市場化和國際化,因為現在國際市場上很多都是大型快遞物流公司占主要地位。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壟斷,因為目前很多民營企業的規模也達到標準,加上外企也紛紛進入中國的市場,中國的快遞公司是和世界在競爭,并不會像人們所擔心的那樣,中國郵政等大型企業造成行業壟斷。這種規范行業準入機制是很正常的事情。” 
  趙家祿說,“現在簡直是魚龍混雜,由于快遞服務公司的準入門檻比較低,成本少,利潤豐厚,往往一張桌子、一部電話、幾個雇員就能成立一家快遞公司,這樣就使得客戶利益沒有保障。很多企業是靠‘賣貨’(即:把自己拉來的客戶賣給比較大的快遞公司)生存。如果國家不規定一個注冊資本,提高門檻,根本沒有辦法保護好客戶的利益,因為很多小公司都沒有承擔風險的能力。不規范的市場造成混亂甚至惡性競爭,民營快遞的‘鲇魚效應’在這些年的發展中也顯現出來了。” 
  早在2005年8月,國務院通過《郵政體制改革方案》,啟動郵政體制改革時即提出,“對快遞等郵政業務實行市場準入制度”,但一直都沒有落實。 
  “至于很多企業關門會造成大量人員失業這將只是一個暫時性的問題,當年大量國企下崗潮,大家后來都不又走上再就業道路了嗎?并不是全都沒有飯吃了,完全可以實現再就業。”趙家祿說,像很多中小快遞公司也可以“掛靠”大公司。 
  “但不能是閑散的‘游擊隊’掛名而已”,他特意強調了一下。“合并到大企業,也一樣還從事快遞行業,只要上交一些利潤就行。掛靠大公司還有大公司的品牌和信譽,也可以從大公司那里學到更好的經營理念,這樣何樂而不為?而且從長遠來看,運輸行業的調整是個必然的趨勢,快遞行業門檻的提高是遲早的事情,這樣也有利于對客戶利益的保護,比如一些山區、小村小鎮,沒有公路沒有鐵路,普通的小型快遞公司是沒有能力把物件送到家的,但是大公司就有這個能力。”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