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遼寧:構筑沿海經濟帶 拓展發展新空間

2008-11-5 1:20: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2005年底,遼寧省委、省政府作出一項戰略性決策:建設“五點一線”沿海經濟帶。 “五點”是指大連長興島臨港工業區、營口沿海產業基地(含盤錦船舶工業基地)、錦州灣沿海經濟區(含錦州西海工業區和葫蘆島北港工業區)、丹東產業園區、大連花園口工業園區,規劃總面積582.9平方公里,起步區面積為219.86平方公里。 “一線”是指從丹東到葫蘆島1440多公里的濱海公路。通過“以點連線、以線促帶、以帶興面”的空間發展格局,輻射和帶動距離海岸線100公里范圍內沿海經濟帶的發展。近3年來,遼寧“五點一線”沿海經濟帶建設扎實推進,不斷取得新的進展。 
  遠望海島東岸排列的不計其數的施工塔吊,近看窗外的小區花園,56歲的王秀連的臉上洋溢著發自心底的笑容:“‘五點一線’沿海經濟帶開發建設,前景好哇!從荒島前面搬遷后,現今俺老兩口和兒子住兩套房,不光兒子有個好工作,每月掙三四千,他爹都60歲了,也能找著工作,現今這島上大開發,都缺人手呢。 ”
  作為島上第一批搬遷農民,王秀連有太多感慨更有說不盡的自豪,“現在,男女老少有工作有保障,大家都盼著開發步子再快些。 ”
  10月18日,長興島上有兩個大項目開工。 “其中的大連船舶重工將在這里投資200億元,而這片曾經的廢棄鹽田將使大連船舶重工現有造修船能力翻四番。”遼寧省省長陳政高告訴記者,僅僅3年,這個面積252平方公里、長江口以北最大的海島,便有來自韓國、新加坡、日本、荷蘭、巴西等國家和地區以及國內大企業87家進駐,總投資超過874億元。這說明開發戰略是正確的。
  陳政高說,遼寧“五點一線”沿海經濟帶開發戰略定位是,立足遼寧,依托東北,服務全國,面向東北亞,把沿海經濟帶發展成為特色突出、競爭力強、國內一流的臨港產業聚集帶,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物流中心,新時期改革創新的先行區、對外開放的先導區、投資興業的首選區、和諧宜居的新城區,東北振興的經濟發展主軸線和新的經濟增長帶。而整個戰略的實施“寄希望于大連當好這個龍頭”。
  大連市市長夏德仁說,大連已對發展規劃做了調整,對未來的發展做了全面準備,大連“完全有能力在遼寧沿海經濟帶開發開放中發揮龍頭作用,與遼寧沿海各城市緊密攜手,共同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提升東北地區國際競爭力,推動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
  夏德仁用一系列事實讓記者理解這一點。比如產業結構調整,新興產業尤其是服務業受到各方面的鼓勵和支持。在傳統重型裝備制造業取得新一輪發展優勢的同時,大連已成為我國軟件和服務外包領軍城市。城市功能建設在提速的同時更注重質量。
  在大連西側的長興島臨港工業區,船舶制造、石油化工、精密儀器儀表以及港口物流已近布滿,一個東北亞造船基地和大連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組合港已見端倪;在大連東側的花園口,一個新材料產業基地與一個生態水城正生氣勃勃地共生共長著;在營口和盤錦沿海產業基地,圍繞冶金礦山重型裝備、精品鋼材、5萬噸以下船舶制造,形成了以先進裝備制造產業、高加工度原材料工業、高新技術產業為特色的大型臨港生態產業區;在丹東,汽車及零部件、造紙及造紙機械等產業正集群化發展;在遼西錦州灣里的錦州和葫蘆島,石油化工、有色金屬深加工、大型專用船舶等產業正在集聚與升級;就連沈陽所屬遼中縣,也主動轉身向海,建成一個承接東北三省、聯通營口港的物流園……
  遼寧沿海經濟帶開發建設正當其時。
  該經濟帶南瀕黃、渤二海,其大陸海岸線約占全國海岸線的1/8,分布著大連港、營口港等大小商港10處,基本形成了大中小相結合、功能各異的港口群,是東北三省及內蒙古東部地區的海上門戶。
  透過這藍色門戶看世界經濟———
  東北亞經濟圈成為全球最具潛力的發展區域之一。遼寧沿海經濟帶位于東北亞地區的中心。憑借優越的區位條件,建設沿海經濟帶將實現與東北亞各國資本優勢、資源優勢、加工優勢的有效對接,也將深化與東北亞各國的經濟技術合作。
  透過這藍色門戶看中國———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沿海地區自南向北已形成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珠三角的深圳特區、長三角的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遼寧沿海經濟帶開發開放嶄新的格局。進入新世紀以來,一方面外資進入的重點領域正在由勞動密集型產業轉向資本密集型產業,南方先開放地區在完成資本積累的同時,面臨著能源資源制約和要素成本上升加速的現實。另一方面東北包括遼寧沿海經濟帶的重化工業基礎雄厚,要素支撐能力增強。這些因素都促使資本北上成為不可阻擋的潮流,也預示著遼寧沿海即將形成一個開放熱點和經濟增長點。 
 透過這藍色門戶看東北——
  在東北中部正在建設的哈大電氣化鐵路,與哈大高速公路、鐵路及東北原油管道互為支撐,使大連和東北乃至東北亞聯為一體;在東北東部正在建設的鐵路,使東北東部10個腹地城市與大連、丹東兩大出海口融為一體;在東北西部正在建設的巴新鐵路,使東北西部地區和內蒙古東部擁有了最近的出海通道。東北三省需要一個開發開放的區域支點。
  透過這藍色門戶看遼寧——
  沿海經濟帶的六個省轄市,以占遼寧與東北三省各38%、7%的面積,創造著全省51.6%、東北三省24%的GDP。這個經濟帶正在形成面向東北地區的扇形輻射。區域內岸線資源豐富,港口基礎雄厚,土地資源充裕,交通網絡發達,產業體系完備,教育科技發達。遼寧沿海經濟帶的開發開放需要一個時間支點。
  2003年黨中央、國務院提出了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后,2005年又明確指出,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是實施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實現老工業基地振興的重要途徑。
  時機成熟了,條件具備了,遼寧省委、省政府經過認真研究論證,在2005年提出了打造“五點一線”沿海經濟帶的戰略構想。
  遼寧有一個基本判斷,陳政高告訴記者,就東北地區而言,遼寧的開放優勢在于沿海,因為遼寧的港口承接了東北三省絕大部分進出口貿易;從全國范圍看,遼寧的開放優勢在于土地資源,海岸線上為數可觀的沿海灘涂、廢棄鹽田,是迎接國際產業轉移不可多得的寶貴資源。
  遼寧在緊鄰港口的海岸線 “黃金地帶”劃出的數百平方公里開放空間,立即受到國內外投資者的格外關注。于是,五點一線布局,六城大門敞開。閑置多年的鹽田荒地獲得新生,五個重點區域的投資環境顯著改善。截至今年6月底,“五點”固定資產投資累計投入476.65億元,基礎設施建設累計投入201.33億元。累計簽約項目636個,投資總額2715.66億元。新加坡萬邦集團、韓國STX集團、澳大利亞阿斯創公司及中國五礦集團等一批知名大企業相繼入駐。
  初冬時節,從長城腳下老龍頭東的葫蘆島至黃海之北的丹東,1440多公里的濱海公路和1000公里的海防林兩旁,火熱的開發建設場面讓記者感到振奮。我們看到,開發建設沿海經濟帶戰略,在遼寧上下已成為共識。遼寧這個老工業基地已經擺脫了歷史困境,全面振興的步伐已經邁開,建設國家新型產業基地的架構已經形成。遼寧沿海經濟帶的開發建設,不僅為遼寧對外開放創造了新空間、新格局,更使遼寧登上開放與發展的新高度。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