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交通體系 打造徐州大物流戰略格局
2008-1-15 12:23: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昨天上午,兩位從淮北趕來的汽車零部件銷售商走進了位于泉山區的中國汽配城招商辦公室。他們打算將淮北的商鋪整體遷到徐州來。
“最近已有來自全國各地的汽配經銷商,來與我們洽談進駐事宜,‘中國汽配城’的金字招牌已開始發揮作用!弊鳛槲覈400多家汽配城里唯一一家“國”字頭汽配城,中國汽配城總經理唐金超自豪感溢于言表。
中國汽配城,即原來的徐州汽配城,2007年在國家工商總局成功注冊為“中國汽配城”。從原來的區域性物流企業,到現在戴上了“國”字頭,中國汽配城的變遷清晰地折射出我市物流行業2007年的發展軌跡。
區位優勢得到彰顯
徐州是淮海經濟區規模最大的城市、東隴海產業帶的中心城市和江蘇省的三大都市圈之一。在淮海經濟區,徐州有200公里半徑(3小時車程)內可為1.4億人口的消費群體提供物流配送服務的獨特優勢。在區域經濟布局中,具有顯著的東靠西移、南北對接、雙向開放、梯度推進的戰略區位優勢。
徐州獨特的區位優勢,使我市發展大物流有了得天獨厚的條件,這一優勢在剛過去的2007年得到了進一步彰顯。
交通體系強力支撐
剛剛過去的2007年,是我市交通大跨越的一年:京福高速徐州繞城西段于2007年7月建成通車,徐濟高速(江蘇段)開工,開通4趟直達北京、上海、鄭州、青島的動車組,12月18日,從我市直飛香港的航班開通。
目前,我市已形成了“兩縱兩橫一環”的高速公路網絡,通車里程位居全省前列;近千公里的國省干線公路實現了提檔升級,7000公里農村公路建成使用,縣鎮村公路基本通達成網;京杭運河徐州段、徐洪河通航條件得到了明顯改善,港口吞吐量位居全國內河港口前列;觀音機場已開通國內航線20條和香港臨時包機,年旅客吞吐量達42萬人次。我市的大交通框架已基本形成。
交通事業的跨越式發展,為我市打造大物流的戰略格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大物流格局已初步顯現
憑借獨特的區位優勢,依托便捷、完善的交通體系,利用我市區域性大型市場的集聚效應,借助現代物流信息化系統,我市物流企業在2007年取得了長足的進展。
目前,在我市已基本形成了徐州經濟開發區生產性物流基地和新城區生活性物流基地。蘇寧物流、南京淮海醫藥物流、寶通物流、淮海經濟區農副產品物流中心等重大物流項目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區域性物流品牌和大物流發展格局已初步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