潢川:六種發展模式為縣域經濟注入新內涵
2008-11-4 16:28: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11月4日電 從潢川“華英模式”的率先創立、農業產業化品牌推向全省、走向全國,到省級開發區的規劃建設;從小潢河兩岸高標準建設,到“黃姓故里、潢川花卉、黃湖人文”三張牌的成功打響,潢川在風生水起的發展大潮中走出了縣域經濟科學發展的堅實步伐。
潢川縣委書記焦豫汝、縣長趙亮在談到近年來縣域經濟快速發展時說:“ 我們正是立足潢川特色,發揮優勢,大力發展六種經濟模式,使得全縣經濟綜合實力和競爭力明顯提高。”
規模經濟發展模式。近年來,潢川堅持不斷整合資源、優化組合,做大做強集團企業,在新一輪市場經濟發展中,形成了競爭優勢,產生了巨大效益。全縣產值達到40億元的企業有1家,億元以上的的企業5家,5000萬元以上的10家,規模以上的企業51家。華英集團10多年來先后實施了五期工程,始終堅持行業領先,推動自主創新,華英集團還在江西豐城、河南淮濱、淮陽等地采取由對方出資建廠,華英租賃經營的方式,實施低成本擴張、滾動發展。目前,華英集團實現了總產值42.9億元,年出口創匯2000萬美元,實現了從“中國鴨王”到“亞洲鴨王”再到“世界鴨王”的“三級跳”,成為河南省百強工業企業、全國食品工業百強企業。
品牌經濟發展模式。近年來潢川已創出1個中國馳名商標,2個中國名牌,2個省名牌,1個名牌農產品,5個省優品牌,7個無公害品牌,2個原產地認證品牌,知名品牌的良好效應,有力促動了企業規模擴張。
物流經濟發展模式。依托獨特的交通區位優勢,建設了3平方公里的物流園區,建成了中儲糧潢川儲備庫和石油儲備庫,年周轉糧食1.8億公斤,年周轉石油14萬噸,初步形成了區域性糧食、油氣、建筑建材倉儲貿易中心和小商品集散地,目前,潢川已建有12個專業批發市場,擁有運輸型物流企業45個、倉儲型30個、綜合型12個,拉動三產年增長達到20%以上。
勞務經濟發展模式。近兩年來,全縣返鄉創業人員累計投資20多億元,先后創辦了寶樹水產、龍基商砼等民營企業230多家,年創產值30億元以上,每年以外出務工人員牽線搭橋引進資金占全縣招商引資總額的三分之一。
人文經濟發展模式。充分利用“黃姓故里”和“黃湖人文”兩大優勢,成功舉辦了世界黃姓聯誼活動以及在京工作的黃湖人士聯誼活動,進一步擴大了潢川的影響力,全國工商聯副會長黃如論已支助700萬元用于黃國故城的保護開發,曾在黃湖農場“五•七”干校工作過的多位部長級干部,為潢川爭取了一大批投資項目。
旅游經濟發展模式。花鄉生態游、黃湖人文游、黃姓故里尋根游及“五教并存”小南海宗教文化游,旅游已成為潢川縣域經濟新的增長點。
經過歷屆縣委、政府的共同努力,六種經濟模式為潢川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內涵,實力潢川、活力潢川、魅力潢川正為構筑區域性中等城市彰顯出不凡的風采。(李 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