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企“瘦身”過冬耗鋼量持續下降
2008-11-4 14:51: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本報記者 王亞彬
美國車市的“流感”已經感染了中國車市。10月份國內車市仍然在慘淡中運行。
諸多主流汽車公司開始紛紛 “瘦身”減少對鋼材的需求,以準備對應殘酷的車市冬天。全國汽車整車耗鋼量或將再創新低。
汽車業耗鋼量占國內鋼鐵需求的3.62%,主要消耗板材,也消耗少量特鋼和鋼管。
連續負增長
隨著美國金融風暴影響的加劇,需求萎縮。
近年來在國際汽車高端市場大展拳腳的石鋼公司也在所難免,面臨訂單,不得不大幅減產的尷尬。
這是全國最大的汽車用鋼棒材生產企業,主要產品供應國內的一汽、二汽集團外,還出口日本豐田汽車公司。
“現在日子很不好過,尤其是出口。上下半年的銷售可謂冰火兩重天。”石家莊鋼鐵有限公司人士告訴記者說。
據統計,石鋼公司去年全年出口鋼材33.8萬噸,創匯1.96億美元。今年上半年,出口鋼材17.2萬噸,創匯1.5億美元。
但石鋼上半年的“紅火”并不能說明汽車行業的對鋼材的需求是持續的。
“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汽車行業已進入快速發展期的末期。”國內知名鋼鐵 咨 詢 機 構 mysteel研究中心張鐵山認為,2008年3月汽車行業產銷量到達頂峰后一路下滑至今,而且下滑趨勢仍在繼續。從4月以來的絕大多數月份的環比出現負增長,整個三季度的銷售形勢仍未樂觀。
天相投顧分析師王招華分析,2008年3月份,全國汽車整車業耗鋼量增速觸及峰值,之后持續回落,其中7、8、9三個月連續負增長。“汽車用鋼2009年的增速還將有較大程度的回落。”
在張鐵山看來,造成這種局面的出現,最大的影響因素是國內經濟下滑。此外,天災、油價、奧運、國際金融風暴等也對國內乘用車市場產生不小的沖擊。
尋找替代材料
但王招華對此還有另外的看法。他認
為,技術進步也造
成汽車行業的鋼鐵
消費量大大減少,
這主要體現在汽車
行業輕量化技術的
進步,以及替代品的成功研發。
同樣的例子出現在家電業。波輪洗
衣機箱體中PP板替
代鋼板;微波爐爐
腔中冷軋板替代不
銹鋼板。
在汽車生產過程中,汽車鋼材總消耗要占到所使用原材料的70%。上半年鋼鐵價格上漲,使汽車成本上升,一些汽車企業僅用鋼成本每輛增加了千元以上。
針對鋼材價格的上漲,研究機構給汽車企業開出良方,包括削減成本、擴大規模及終端價格上調。
但由于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汽車產業成本能夠下降和向終端消費者轉移價格的空間已經非常有限,甚至不可能。
與此同時,企業試圖擴大生產規模來抵消鋼材漲價的希望也很難實現。
業內認為,一般性轎車的單車利潤非常薄,經濟型轎車的單車銷售利潤更低,規模化對利潤率的貢獻有限。
因此,汽車行業變得更加關注輕量化技術。
歐洲鋁協公布的材料表明,汽車重量每降低100kg,每百公里可節約0.6L燃油(轎車百公里耗油在5L~20L左右不等)。
王招華表示,事實上中國汽車用鋼單耗水平已經由2002年的平均2.2~2.3噸下降到2007年的1.8~1.9噸。根據科技部組織的“汽車輕量化聯盟”要求預測,未來汽車鋼材單耗量將會下降。
不少國際著名汽車品牌已經在這方面取得進展。
本田總裁福井威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盡管眼下鋼鐵仍是汽車的主要構成材料,未來車身材料向鋁材的轉變將很快。
但專家提醒,輕量化是一項系統工程,并非簡單地利用輕質材料,有關汽車輕質材料開發與制造方面的難點和關鍵瓶頸技術還有待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