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實現“三通”值得期待
2008-11-4 14:12: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兩岸海運目前需途經第三地,每航次比直航多耗費約2萬美元
本周之后,已經初步實現兩岸周末直航的航空企業有望獲得定期真正直航的機會,而此前一直未開閘的兩岸海運直航和貨運包機直航也有望一并實現。
據臺灣當地媒體報道,這次“陳江二會”將就海陸空航運進行洽談。
今年7月4日,兩岸首次實現了周末客運直航,由大陸方面6家航空公司和臺灣5家航空公司執飛。不過,大陸前往臺灣的直航航線仍然需要繞經香港飛行(航)“情報區”。
對此,南航董事長劉紹勇表示,雖然兩岸實現了周末包機,但大陸飛往臺灣的航班仍然需要飛越香港區域,浪費時間和金錢。據南航方面測算,由廣州至臺北,一架空客A330將因此多飛12分鐘,浪費1.2噸航油。而上海飛臺北更是要多耗時1小時33分鐘,浪費8.8噸航油。因此,如果實現真正的直飛,兩岸包機直航的票價也有望下降。
因此,由平時需要在香港中轉以及周末繞經香港航路轉變為真正的定期直航,是此次兩岸兩會需要協商的重要議題。摩根士丹利估算,如果臺灣與香港航線的一半客流轉向新線路,臺灣“中華航空”的客運收入將增長0.6%,長榮將增長8.3%。
中金公司研究所的分析報告也指出,今后如果實現定期直達航班,大陸、臺灣間將成為中國航空公司市場最大而且盈利能力最強的航線之一。預計每年往返兩岸的旅客量,至少是香港到內地和韓國到中國市場規模的兩倍。目前,中國香港和韓國航線每年為中國航空公司貢獻50億元的利潤。
上周五,臺灣地區海空航運業界舉行記者會,表示非常歡迎海協會會長陳云林訪臺,并期盼兩岸直航早日落實。
參加記者會的業界代表包括長榮集團、陽明海運公司、“中華航空”、長榮航空等多家臺灣航空航運企業高管,他們在記者會上公布了一份聯盟陳情書,對這次兩岸兩會協商提出了多項愿望。比如在海運方面,希望能具體解決七項海運事務:包括全面開放兩岸直航港口;準許兩岸籍輪與權宜輪直航兩岸;不必刻意控制兩岸運力;準許兩岸輪比照現行臺港航線做法,以“互不掛旗”方式掛靠兩岸港口;準許兩岸航商互設分支機構;自行攬貨與簽發提單;準許兩岸航商直接通匯;兩岸簽訂互免海運所得稅協定。
據了解,兩岸海運通航目前還需要經過中途彎靠第三地的方式進行,這比直接通航每航次要多耗費約2萬美元的成本。另外,目前運往歐美的貨物有七八成已經改從內地和香港中轉,這也給一直主營轉運航運業務的臺灣航運界帶來了巨大的沖擊,而如果能夠開放兩岸航運直航,將有助于臺灣的航運企業向更多大陸的業務領域伸展。
而在航空貨運方面,臺灣的航空企業希望能夠立即實施貨運包機。開放航空貨運將為臺灣的航空企業帶來更多的盈利空間。事實上由于看到大陸的全球制造業中心地位,相比于客運,臺灣多家航空公司對大陸貨運市場更加覬覦。目前,臺灣長榮航空已參股了上海航空,雙方成立了航空貨運航空公司,而“華航”也曾通過投資大陸航空公司曲線進入大陸航空貨運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