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數據公布

上市公司業績增長今年有望達到50%

2008-1-14 15:05: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2002以來我國工業企業業績年均增長30%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 WIND資訊

企業盈利能力增強:銷售利潤率保持高位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 WIND資訊
我們對2008年及以后較長時期的中國經濟發展前景保持樂觀。長期來看,以2003年實現人均GDP1000美元為標志(不考慮購買力平價因素),中國經濟已經步入成熟發展階段,未來20年仍是中國經濟的黃金發展時期。在經濟全球化和工業化、城市化、市場化等因素的驅動下,年均GDP增速可望達到9%,而經濟增長的動力和結構也將逐步得到改善。
剔除中石油的影響,我們認為2008年A股上市公司業績將有望保持接近50%的增長速度,高于目前市場的普遍預測。
工業類上市公司業績增長可望達到50%: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將提升企業內生性盈利增長30%左右;企業稅制改革有望提高業績增長10%左右;資產注入、整體上市、并購重組有望使上市公司整體業績提升10%左右。除了工業類上市公司外,2008年銀行股業績可增長50-60%,金融類上市公司的業績增長將達到50%左右。目前金融行業占全部A股利潤總額的48%左右,工業企業利潤占比也超過40%,因此金融企業與工業企業可確保2008年業績增長接近50%。
展望2009年,如果經濟增長可繼續保持10%左右的增速,我國工業企業利潤將保持較快的內生性增長。此外,預計2009年將是上市公司外延式發展的頂峰時期,利潤集中釋放,為上市公司利潤增長提供有力支持。綜合考慮,預計2009年上市公司利潤增長維持30%以上增長速度的概率較高。
企業內生性盈利增長可達30%
首先,利潤高速增長根源于盈利能力的顯著提高。從經濟增長來看,2002年以來我國經濟一直保持9%以上的GDP增速,企業盈利能力明顯提高。2002年-2007年8月,工業企業年均利潤總額增長30%以上。剔除2005年由于嚴厲的宏觀調控的影響之外,國有企業的銷售利潤率從2000年的10.5%上升到2004年、2006年的13%,總資產回報率從2002年的2%提高到2006年的5.4%,凈資產收益率從3.4%上升至2006年的6.2%,即使2005年的宏觀調控也并未對資產回報水平帶來大的影響,
宏觀調控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企業利潤的增長,但在經濟高速增長的環境下,企業利潤高速增長的基本趨勢和格局不會改變。鑒于2008年我國經濟仍將保持11%以上的增長速度,考慮到明年加大宏觀調控力度的影響,工業企業繼續保持30%左右的利潤增長是可以期待的。
此外,市場普遍擔憂由于美國經濟增長放緩將影響我國的經濟增長和企業盈利增長。事實上,由于美國經濟增長放緩,我國宏觀調控政策已經有所變化,宏觀調控正力求避免“超調”。且近兩年來我國出口對美依賴程度已顯著降低,中美兩國在產業分工和貿易結構上有很強的互補性,因此美國經濟增長放緩對我國的沖擊有限。
其次,負債率下降、資產質量提高可支撐利潤高速增長。企業自有資金充裕,企業自籌資金投資占投資總額的75.8%,而貸款占投資的比重持續下降,占比只有16.8%,因此,提高利率、控制貸款增速對企業投資和企業業績增長影響有限。
由于流動性過剩,我國企業存款規模的大幅度增加,企業擁有充裕的資金。2000年以來,國有企業資產負債率從69.7%下降到2006年的65%,不良資產比率從2002年7.2%下降到2006年的3%,企業資產結構和資產質量明顯改善,企業盈利增長具有堅實的基礎。
此外,產業整合使企業規模效應日益顯著。近幾年來,由于國家加大產業整合的步伐,鼓勵大中型企業兼并重組,通過產業整合淘汰落后產能,通過提高節能環保的成本淘汰落后小企業,大中型企業獲得了良好的市場競爭環境,大中型企業的收入增速遠遠高于小型企業。
從銷售收入看,大中型企業增速明顯快于小型企業,大型企業與小型企業的收入增長率差從2003年的9.4%擴大到2006年的12.6%,這說明我國經濟增長的最大受益者是大中型企業。
而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我國上市公司的規模基本上屬于大中型企業的范疇。隨著節能減排、企業技術升級以及并購重組的進一步活躍,我國企業規模化趨勢將進一步加強,規模化效應將更為明顯。
所得稅并軌提升盈利增長10%
經過測算,如果將目前上市公司實際稅率27%統一調整成25%,則上市公司整體的業績只會增長3%,影響似乎并不大。但實際影響會大一些,因為目前稅率較高的企業會迅速降低到25%,而稅率較低的很多公司仍將繼續維持優惠稅率,考慮這一因素,我們預計2008年所得稅并軌會提升上市公司凈利潤的增長幅度10%。
目前各行業的實際稅率差別很大,銀行、零售、通信、食品飲料、房地產等行業較高,在30%-33%之間,而保險、水運港口、計算機硬件、電力設備、信托、汽車、農業、傳媒、軟件等行業的稅率較低,在12%-17%之間。
實際稅率最高的銀行業2008年的凈利潤增速將因稅率調整而提高13%以上,零售、通信、食品飲料、房地產、鐵路運輸、公路、證券、化工、鋼鐵都將較大程度地受益。目前實際稅率較低的行業大部分都是明年繼續實行稅收優惠的行業,稅率調整對這些行業的影響并不很大。但是對于那些稅率較低且明年不能繼續實施優惠稅率的行業與公司則有較大的負面影響,如機械、汽車、家電等行業中不屬于高新技術企業的上市公司。
外延式發展提升盈利增長10%
2008年以后,限售股解禁逐步進入高峰期,控股股東做大做強上市公司的積極性會越來越高,資產注入、資產置換、整體上市的公司將大量增加,從而使上市公司的資產質量和盈利能力得到大面積提升。未來1-2年內,外延式發展將成為上市公司利潤增長的重要因素,從而成為提升上市公司投資價值的重要形式。
事實上,2007年資產注入的沖動已經表現出來。2007年提出增發預案的上市公司達到235家,比2006年增長2倍,而且呈現逐月加速的趨勢,2007年上半年月均17家,下半年月均達到27家,增速超過50%。
定向增發、整體上市等大規模資產注入的相關政策規范于2007年第三季度頒布實施,大規模的資產注入剛剛開始。目前,提出增發預案的公司占上市公司數量的15%,占總市值比重接近1%,凈利潤占0.6%左右。由此可見,通過定向增發、整體上市等方式實現上市公司利潤快速增長的空間很大。
據測算,外延式增長將給整個市場帶來10%左右的利潤增速。2007年提出增發的公司上半年凈利為300億元左右,全年利潤預計為600億元(增發項目2007年多數尚未實施),如果這些公司2008年由于資產注入帶來利潤增長50%,則相應增加凈利潤約300億元。2008年定向增發的進程預計會進一步加快,因此,保守預計,通過增發注入資產將給2008年帶來600億元以上的利潤增長。此外,換股整體上市、股權轉讓、資產置換等方式的外延式增長的速度也非常快,我們認為,這些資產注入方式至少會帶來300億元以上的利潤增長。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