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拋繡球孔雀會否東南飛?
2008-11-30 9:33: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2008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大會昨日閉幕。深圳市市長許宗衡在國際人才高峰論壇上承諾,深圳將進一步加大人才引進的力度,再創人才“孔雀東南飛”的盛況。
大會有來自40個國家和地區的500多個海外專家組織、培訓機構、科研機構、高等院校、人才中介和知名企業等3100多個單位和機構、總計5000多名專業代表參展參會。其中100多家香港機構組團參展,尋求合作機會,更是一大亮點。
據統計,大會期間達成合作意向的項目達2500多個,達成人才招聘意向的職位3000多個,兩天進場參觀大會和參加國際人才高峰論壇共達7萬多人次。國家外國專家局與國外專家組織在聘請外國專家方面,共達成1652項合作意向,主要涉及環境保護、節能減排、科技創新、文化教育等領域。
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大會已舉辦七屆,經國家外國專家局批準今后正式落戶深圳,由深圳長期舉辦。
中國將成世界人才“洼地”
作為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大會重頭戲之一的國際人才高峰論壇于昨日舉行。昨日的論壇嘉賓陣容空前強大,既有國家人力資源部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季允石、中國社會科學院常務副院長王偉光、國家外國專家局副局長張建國等國家領導與專家,也包括前聯合國副秘書長莫里斯·斯特朗、聯合國秘書長高級顧問杜暉賢、平安銀行行長理查德·杰克遜等國際知名專家學者。
從今年下半年和明年一季度的發展趨勢來看,就業形勢并不樂觀。但嘉賓們認為,此次金融危機對于中國引進海外人才反而是一次機遇,政府部門以及各大公司應抓住這次機遇吸納人才,并減少人力成本。
另外,前程無憂經過統計發現,金融風暴對進出口制造業、貿易、物流、金融等行業的就業影響比較大,這些行業是目前降薪和裁員的多發區。前程無憂助理區域總監姚軍認為,原本招人較難的一些小企業可以抓住機會,網羅人才。他建議,應屆畢業生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態,并主動增強自己的競爭力,及時進行就業培訓,方能在求職中贏得主動。
深圳力爭重現“孔雀東南飛”
短短的20多年,深圳的人才總量由建市初期的6466人增加到142萬人,從只有2名工程師到擁有12位院士,450多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5000多名博士,6萬多名碩士,12000多名留學回國人員。深圳市長許宗衡感慨地表示,在上世紀90年代大批人才流向深圳,這一現象也被形容為“孔雀東南飛”。但在近年,深圳吸引人才的各種優勢正在逐漸喪失,而在住房、生活成本、待遇等方面的問題又令各類人才“望而卻步”,甚至出現了人才外流的現象。深圳將進一步加大引進人才的力度,力爭重現當年“孔雀東南飛”的盛況。
許宗衡表示,深圳市委市政府大力實施人才強市戰略,積極推動引進人才方面的各項創新。在觀念上從單一注重引進人才轉變為引進人才與引進智力相結合,建立柔性的引進機制,不求所有,但求所用,讓人才引進來,智力用起來,成果留下來。注重完善人才服務體系,真正做到引得進、留得住。要重點解決深圳人才隊伍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尤其是一些突出的瓶頸問題,包括住房、子女就學、配偶就業、學術交流補貼等難點問題,努力創造適宜人才創新的環境。
海外人才也要用到刀刃上
許宗衡表示,全球金融海嘯也讓深圳“倍感寒意”,深圳的外向型制造業更是首當其沖,部分企業面臨生存窘境。但在危機的背后,蘊藏著產業轉型的重大機遇,城市發展也面臨著土地、能源、資源、人口和環境的因素制約。此時此刻,引進海內外的頂級專家、優秀人才作為產業提升的關鍵因素,顯得特別重要。
今后深圳引才將更具國際性眼光,深圳將創新引才區域,從以引進國內人才為主轉變為立足國內、瞄準海外同時并舉。將加快引進和培養一批高學歷、高能力、精通國際事務扎根海外的人才,并積極推進大珠三角城市群、人才資源開發合作一體化,搭建人才共享平臺,在專業資格赴任、人士代理、人才測評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合作。深圳將進一步加大在北美、歐洲、澳大利亞、日本等高素質人才密集的地區引進人才的力度,實現國內國際人才市場的兩翼齊飛。
深圳該如何吸引高層次外國專家?聯合國秘書長高級顧問杜暉賢昨日建議,外國專家來國內就業最看重的是學習、研究、發展機會,而不是薪水。“對他們來說,最主要的是融入深圳,被深圳的挑戰和機遇所吸引!倍艜熧t認為。
引進人才之后,如何運用也同樣至關重要。平安銀行行長理查德·杰克遜介紹說,快速發展的平安銀行過去幾年招聘了三四千人,但只招聘了7名外籍人才,而這些外籍人才全部都是分配到了市場風險管理、操作風險管理、銀行零售服務等“打基礎”部門。引進人才并非看中數量,而是要用在“刀刃”上,才能夠獲得最大價值。
金融風暴是“!笔恰皺C”?
對招聘是“機”
此次危機對中國引進人才而言是個“巨大利好”,目前國內眾多領域和行業在薪酬待遇方面已經追平甚至高過歐美市場。包括新東方在內的眾多國內公司正在積極擴展,增加對于海外人才的招聘。
———新東方董事長兼總裁俞敏洪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各國的人才流動也日益全球化,而近年來中國的經濟快速發展,在此次危機中中國受到的沖擊也較小,因此目前已經成為世界上的“人才洼地”,能夠大量吸引海外人才。
———中國社科院常務副院長王偉光
對求職是“!爆
金融風暴對就業市場的影響更甚于SARS和美國9·11.SARS和美國9·11對經濟形勢的影響是短期的,但此次金融風暴有很多不確定性,危機持續的時間會更長,在這樣的形勢下,企業招聘會相對謹慎。在這樣的形勢下,就業是第一位,畢業生在求職的時候不妨多留意一下自己專業以外的崗位。
———前程無憂助理區域總監姚軍
金融危機波及面很廣,不僅是歐美國家,很多國家也受到波及,不少企業大量裁員。留學人員在國外求職變得困難。
———中國留學服務中心有關負責人
相關新聞
最有影響海外專家李政道楊振寧上榜
本報訊 國際人才高峰論壇舉行的“改革開放三十周年中國最具影響力的海外專家”評選結果最終揭曉,其中既有知名的華裔專家學者李政道、楊振寧、貝聿銘等,也有與中國人民共同抗擊非典的貝漢衛、為中國經濟發展建言獻策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蒙代爾等。
國家外國專家局信息中心主任夏兵介紹說,截至2007年底,參與中國建設的海外專家隊伍總人數已達430萬人次。從1991年以來,他們中有999位曾經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給予外國專家的“最高榮譽獎”、“中國政府友誼獎”,有2700多人獲得各種地方獎項。
海歸回國就業今年新增數千
本報訊 金融危機下美國的大學對中國高中生開放,未來2年中國到美國等國外留學讀本科的高中生將達10萬人次,以60%的比例增長。新東方教育集團董事長俞敏洪作出如上預測。而中國留學服務中心也透露,回國就業的留學生近期也增長數千人。
俞敏洪認為,金融危機下,中國高中生到國外留學讀本科的人越來越多,比重會增長六七成,并形成巨大的留學潮。從2009年起,2年內,將會有10萬左右中國高中生選擇去國外讀本科,而美國是主要留學目的地。
金融危機下,一方面中國出去留學的人員會增加,另一方面回國就業的留學人員也在增加。中國留學服務中心有關負責人認為,作為熱點地區之一,深圳應該抓住這個機會吸引留學人員就業!敖衲暝敢饣貒蜆I的留學人員增加了數千人,主要為金融證券類人才”。
統籌:本報記者 張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