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油經營:強者更強 勇者愈勇
2008-11-30 9:18: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2008年11月18日開幕的中國•湖南第十屆﹙國際﹚農博會上,我與絕大部分糧食企業進行了深入的交流,有的還溝通了多次。我的感覺,總體上是:雖然金融危機影響嚴重,糧食市場行情持續低迷,但我國糧食企業仍然在逆境中表現出了頑強的戰斗力。它們要么具有資源優勢,要么具有資金優勢,要么具有質量優勢、技術優勢、品牌優勢或者管理優勢等等。更多企業幾種優勢俱全,展現出了強勁的發展力量。正是他們,在展會上呈現出了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正是他們,在幕后,為我國的糧食安全做出了默默的貢獻;正是他們,為老百姓的一日三餐提供了優質可口的食糧。
湖南盛湘糧食購銷集團有限公司是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擁有倉容20萬噸年大米生產規模22萬噸,集團總資產達6億元,產品覆蓋廣東、福建、深圳、貴州、云南、北京等省市,深受省內外消費者青睞。雖然擁有如此巨大的資產,但它的老總——楊總,對信息工作卻極為重視,他不僅經常上網瀏覽中華糧網上的重要文章,而且很關注價格短信、糧油手機報等信息,并且不時親自電話詢問。有這樣開放、包容的高層領導,企業的迅速發展自然是在意料之中了。難怪農博會才進行3天,他就與香港金源米業有限公司簽訂金額達3.4億元的大米供應合同。
湖南金霞糧食產業有限公司的謝總、張總,與我們也是老關系了,2006年金霞糧食物流園奠基的時候,中華糧網就在第一時間進行了報道。金霞糧食物流園總投資6.8億元,占地面積約為394畝,總建筑面積20萬平方米,規模夠大的。現在金霞物流園基本竣工了,公司又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唯一沒有變的是:他們做大做強企業的決心和重視糧食價格行情的長遠眼光。他們如何關注糧食行情呢?“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及時查看中華糧網的有關信息。否則,還做什么糧食貿易呀!?”大家說。
同樣令人感動的是隆平米業。依托袁隆平院士的名人效應,又有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更有過硬的產品質量,隆平米業產品走俏市場、受到消費者熱捧,當然是在情理之中。但更令人感動的是,該公司的董事長——一位德高望重的正廳級老領導,對糧食市場變化的一絲絲風吹草動,都是那么敏感,而又是那么謙虛。雖然他經常在中華糧網上查看有關信息,但每隔一段時間,老領導就會給我打來電話:“小孫呀?最近的行情怎么樣呀?……”他愿意親自聽到一些特殊的看法。每一次,我都要耐心細致地進行解答。老領導的精神,令人欽佩;這樣主動與市場接洽,踏實工作、勇往直前的公司,令人欽佩。
還有很多好的其他企業,無論是大型的,還是中型的,甚至規模還比較小的糧油企業,他們的成績、他們的發展,都是令糧食人鼓舞的。
但是,也有一些糧食企業,他們的做法,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有的寧愿在展位上一擲千金賺所謂的“人氣”,卻不愿意省下其中的10%來關注行情、降低采購成本;有的過于炒作文化的概念,比如打糧食的文化牌,卻對企業的內在本質屬性重視不夠;有的把這么大規模的展會,僅僅當作一個賣貨的地方,甚至其營銷手段與集貿市場無異,卻忽略了更高層次的追求。
糧油行業是一個古老而傳統的行業了,正由于傳統,我們才需要不斷地學習新的東西、吸取新的營養;正由于看起來簡簡單單,才需要我們多一份責任心,多一份危機感;正由于時代在發展,新情況、新問題不斷涌現,才需要我們解放思想、銳意進取。
目前,全球糧食已經進入一個與石油、生物質能源以及金融期貨相關聯的運營體系,與糧食價格、企業經營效益相關聯的因素更加多樣化和復雜化。比如,至11月20日,國際油價跌破50美元,達到每桶49.62美元;當前泰國基準大米的價格已經較長時間在600美元以下徘徊;明年國家將進一步加大支農利農力度,大幅度提高糧食最低保護價……這些意味著什么?也預示著什么呢?錯綜復雜的因素交錯影響,必然需要廣納博收,必然需要集思廣益。
糧食流通機制改革開展到今天,有關國有企業經營困難、民營企業難上加難的說法經常聽到。可是,仔細分析后發現,凡是喜歡叫苦的企業,都普遍存在“重創業、輕發展;重排場、輕精細;重生產、輕信息;重產品、輕宣傳;重獨斷、輕兼容;重推銷、輕管理”的思想。
孫忠:投身新聞事業10多年,先后從事新聞策劃、品牌推廣及經營管理等工作;在報紙、雜志、網站等媒體發表通訊、述評、論文等作品500多篇;成功為瀏陽河酒業、加加醬油、康佳彩電、美的風扇等知名品牌進行媒介推廣及營銷策劃。現任中華糧網長沙辦事處主任,主要從事糧油市場行情中長期走勢分析及企業經營策劃研究,并負責長江以南15個省(區)的糧油信息采集及相關工作(另包括湖北省、安徽省、江蘇省)。咨詢郵箱:sunzhong96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