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行業:面對低谷選擇堅強
2008-11-30 8:50: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新聞提示:金融危機導致的需求不振引發繭絲價格暴跌,絲綢產業鏈正面臨10年來最嚴峻的行情。面對企業遭遇的生存困境,一場由政府主導的救市行動全面展開。政府的決心堅定了企業克服短暫困難的信心,一些大型絲綢企業開始主動謀求轉型之路。
絲綢產業是我國加入WTO后少數可以主導國際市場的優勢產業之一,然而,在金融危機的沖擊下,眾多絲綢企業正面臨訂單銳減、融資困難等近10年來最嚴峻的行情。一場從政府到企業的救贖行動正在全面展開。“面對暫時困難,我們選擇堅強。”采訪中,多家絲綢企業負責人表示,政府的決心堅定了企業繼續做下去的信心。
絲綢產業告急最近一段時間,浙江凱喜雅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副總江臨峰時常眉頭緊鎖———除了歐元大幅貶值外,絲綢行情的暴跌也讓他異常焦慮。與江臨峰同樣憂心忡忡的,還有一大批以絲綢為業的企業、員工及蠶農。
“國際生絲價格兩個月內從20萬元/噸跌至13萬元/噸,現在已跌到了收購成本以下。”江臨峰在接受本報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這是近10年來絲綢行業所遭遇的單位時間內的最大跌幅,而且跌勢還在繼續。”
“全球金融危機導致的需求不振是此次繭絲價格暴跌的主因。”廣東絲綢集團有關負責人肯定了江臨峰的說法。該人士在接受本報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絲綢產業是典型的外向型產業,對世界經濟形勢高度敏感。在9~10月金融危機爆發集中期,繭絲市場價格快速下跌,從9月5日至10月30日,200903繭絲遠期合約價格由6.07萬元/噸跌至3.64萬元/噸,跌幅達40%;200903生絲遠期合約價格由19.8萬元/噸跌至13.56萬元/噸,跌幅達31.5%。
由于對后市看淡,且貿易風險加大,國內外客商簽約越來越謹慎,9月以后的出口訂單大幅減少,并有撤單的現象出現。“一些規模較小的絲綢企業已被迫停產或瀕臨倒閉,繼續生產的企業也是岌岌可危。”江臨峰毫不諱言,“我們公司還算好的,不過,盡管今年的出口量同比增長了3%,利潤卻下降了一半。”
記者注意到,近期,四川南充六和(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人員經過對山東、浙江等地從生產廠家到市場銷售終端的考察發現,目前絲綢產業正遭遇“10年來最嚴峻的行情”。海關統計數據也顯示,10月份我國絲綢產品出口下降態勢進一步加劇,其中生絲出口763噸,較9月減少207噸,同比下降21.34%,較去年同期減少20.02%。
“即使沒有金融危機,一些絲綢企業也熬不過這個冬天,這主要是源于人民幣持續升值、新《勞動合同法》實施等綜合因素疊加。”江臨峰補充說。
更令人憂慮的是,絲賤傷農,部分地區已出現了砍伐桑樹,改種其他農作物的情形。據悉,今秋四川、重慶部分繭站鮮繭收購價跌至每公斤10元以下,龍頭企業與蠶農簽訂的協議保護價多因企業虧損而成了一紙空文。眾多綢廠擔憂,若大量桑樹被毀,整個絲綢產業四五年都難以恢復。
11月初,不堪重負的四川、重慶、江蘇、廣西和浙江五地的多家絲綢行業龍頭企業聯合上書商務部,希望以國家行政資源拯救絲綢行業。這份名為《關于緊急應對當前蠶絲綢行業危機的建議》稱,全行業對國際絲綢市場的形勢把握不準、信心不足,再加上部分投機者推波助瀾,整個行業目前正處于危機狀態。
政府有決心企業有信心
絲綢產業面臨的困境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關注,一場由政府主導的救市行動正在全面展開。
11月4日,國家繭絲辦發函要求“加大市場監管力度,嚴防人為壓低價格和過度炒作”。繭絲主產地政府也通過各種形式向廣大蠶農分析蠶桑“潮落潮起”規律。
緊隨其后,商務部官員奔赴廣東、浙江等地對絲綢企業的經營狀況進行摸底調研,以期用信心鼓舞和加大出口退稅等方式“救濟”絲綢產業。此外,商務部還將著力于提升繭絲綢產業競爭力,繼續實施“東桑西移”工程,完善廠絲儲備制,對廠絲儲備費用進行補貼,設立蠶桑發展風險基金也將提上議事日程。而從明年1月1日起,我國將全部取消蠶繭和部分蠶絲產品的出口配額許可證管理,企業報關出口不再需要申領出口許可證。
面對金融海嘯,我國近期采取了多項包括貨幣、財政和外貿方面的措施來防止經濟增長出現嚴重下滑,包括高達4萬億元的經濟刺激計劃,年內四次下調利率和半年內紡織服裝產品兩次上調出口退稅率。這些措施可緩解絲綢企業部分出口壓力,增強企業信心,從而刺激繭絲需求,對拉動繭絲價格回升將發揮一定的作用。
不過,從長期來看,繭絲綢行業的根本出路還在于調整商品結構和產業結構。面對重重生存困境,一些大型絲綢企業主動開始謀求轉型,如主攻國內市場、走規模化和差別化之路等。
“其實,現在所有的紡企都挺困難,我們也不愿過多地強調困難,只要腳踏實地面對,再大的難關也能渡過。”江臨峰表示,“要想真正擺脫困境,還得依靠自身技術和質量的提升。”他認為,企業要付出更大努力,加大結構調整力度,提高出口議價能力和產品附加值,提高品牌知名度,依靠科技加大自身的創新力度。
“困難是暫時的,我們必須堅強面對。”廣東絲綢集團負責人表示,“政府的決心讓我們相信,這個困難一定能克服。”據悉,為了減少中間環節,廣東絲綢集團與一家美國大型直銷公司達成初步意向,由這家公司代理相關產品在美國的直銷。此外,公司還將目光投向了中東石油出口地區。“總的來講,目前要穩字當頭,保市場,保客戶,嚴防風險,看好錢袋子。”該人士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