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空間布局推進物流發展
2008-11-29 11:34: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建設‘海上浙江’,要放眼國際、國內海洋經濟發展大局,在科學看海、科學謀海、科學用海、科學興海和科學管海等5個‘科學’中有新的進展和突破。”在11月27日召開的浙江省政協十屆四次常委會議上,調研組對建設“海上浙江”的建言得到了與會常委們的一致認同。
浙江是資源小省,很大程度上是指浙江“山多地少”,陸域資源比較短缺。事實上,浙江海島、海岸線、深水泊位、海洋潮汐能以及近海漁業資源居全國第一,灘涂、油氣、海洋旅游資源也在全國名列前茅,“海上浙江”的資源豐富,發展空間十分廣闊。去年,全省海洋經濟總產出達到4508億元。但浙江海洋發展總體上還缺乏強有力的統籌協調,海洋經濟增長方式仍以粗放型為主,海洋管理的體制機制尚不能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海洋環境惡化的趨勢還未從根本上得到遏制。加之全球金融風暴波及浙江海洋產業,如岱山的海產品出口下降,溫州、舟山、臺州的造船企業訂單減少,甚至出現訂方撤單的現象。機遇前所未有,挑戰也前所未有。怎樣充分利用好新的空間,高起點、高標準地建設“海上浙江”?是個需要深入研究的戰略問題。
“發展海洋經濟、建設海上浙江”是今年初浙江省委交給省政協的兩大調研課題之一,事關浙江省下一步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從4月起,省政協組織3個課題調研組,先后赴寧波、溫州、舟山、臺州等地調研。調研組了解到盡管“港航強省”建設已取得較明顯成效,但存在著不少問題,包括港口整合水平不高,寧波—舟山港口一體化總體進展緩慢,港口開發建設運營模式比較粗放,集約化水平不高和服務功能不強等。
調研組建議,謀劃沿海基礎設施、港口和產業布局時,要加快寧波—舟山港一體化,科學規劃和整合溫州、臺州兩港資源。努力推進現有港口開發建設模式轉變,加快充實梅山保稅港區功能,并力爭向周邊港區延伸。有序進行產業布局,把構建深水港口群與沿海大通道建設相結合,與海陸相連的物流體系相結合,與先進的臨港重化工業發展相結合,與經濟支撐力強的重大項目建設相結合,協調推進大港口大路網大產業大物流發展,形成對全省經濟的強大輻射。積極發展船舶修造業,進一步加大船舶制造業的規劃、管理和扶持力度。大力發展海港通關、物流信息、船舶經紀、國際金融保險、技術咨詢等相關配套產業。
此外,調研組還就海洋生物產業、海水綜合利用和海洋礦產資源、海洋休閑旅游業的發展提出了建議:建立微藻研發基地和產業化基地,利用淺海、荒灘養殖微藻,開拓海洋生物能源產業;加強與有關科研單位、重要企業的合作,積極參與海洋礦產資源開發;大力發展濱海城市旅游、海島休閑度假旅游、海洋運動休閑旅游、漁村風情旅游等。
此次常委會議上,《堅持集散并重,不斷增強浙江港口物流競爭力》、《發展海洋科教文化事業,實現“海上浙江”建設藍圖》、《改善漁民民生促進和諧發展》等發言,得到了浙江省黨政領導及有關部門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