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推動新農村建設
2008-11-29 11:29: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洪湖市黃家口鎮湘口村水陸交通便利,地理條件十分優越,是洪湖市遠近聞名的漁業村。2006年,洪湖市商務局在商務部和湖北省商務廳的支持下,為湘口村送去了電腦、打印機、傳真機、掃描儀等農村商務信息服務設施。村支書和村民喜出望外,村支書親自帶領村信息員積極參加洪湖市商務局舉辦的首期農村商務信息服務體系建設工程信息員培訓班,積極學習電腦基礎知識,掌握上網基本操作。
目前,不僅湘口村村信息員上網采集信息,而且村支書親自向村民講解上網搜集信息的技能。網上對接會在湘口村已經成為重大盛會。在歷屆網上對接會期間,湘口信息服務站及時為村民在網上搜集信息、發布信息,通過電子郵件、電話、傳真與全國各地眾多客商進行對接洽談,有效地促進了該村特色水產品的宣傳和流通。
湘口村村支書唐叢柏依托網絡成功地與安徽、湖南、河南、山西等客商達成對接。他反映,不僅本地的鮮魚銷量上去了,而且鮮魚價格也由原先的客戶定價為主到現在雙方議價。相比周邊其他村,其通過網絡為本村漁民將水產品銷售價格平均每斤提高了近0.6元左右。僅2007年秋交會期間,他為村民銷售水產品就增加銷售收入50多萬元。在對接會的直接帶動下,該信息點讓當地的村民進一步感知了外面的世界,在銷售自己產品的同時,觀念得到了更新,明白了“機遇就是商機,商機就是增收”的真正價值。
2007年冬季對接會后,唐叢柏給商務部寫了封感謝信。他寫到: “以往每到水產品即將上市時節,為了尋找銷路和掌握市場行情,我和村民東奔西跑,到處搜集信息,到處找市場,人又累,費用也大。自從我們的信息服務站點建立以后,以此為契機,通過各種方式與來自全國各地的客商聯系,不僅擴大了我們水產品的宣傳力度,而且也為我們村水產品打開市場銷路創造了很好的平臺,F在我們不僅能將村民的水產品供求消息及時發布到網上,而且也能了解和掌握全國各地的市場行情及漁民種養殖的相關技術及信息。有了各地行情趨勢的比較,咱村漁民對自己的水產品價格和質量也做到了心中有數,避免了因信息不通所受到的不必要損失。如今,我和村民不再東奔西跑去找市場了。農村商務信息服務體系建設工程的系列服務,為我們拓寬了信息渠道,打開了銷售市場。”
湘口村的村民深深地感受到新農村商網是農民的千里眼和聚寶盆。
“清水大閘蟹”產于洪湖。濱湖辦事處位于洪湖之濱,地處四湖總干渠最下游,因環居舉世聞名的百里洪湖而得名。河蟹養殖很有特色,河蟹套養龍蝦的模式更是一絕,是典型的一鄉一品河蟹專業養殖鄉鎮,也是洪湖市水產板塊基地建設示范鄉鎮。
洪湖市商務局在濱湖辦事處河蟹養殖協會設立了信息服務站點。通過整合資源,利用移動短信平臺,每周向種養殖戶及農村經紀人發送各類信息2~3條,每月不少于10條,每年不少于150條。信息內容有各級政府對養殖戶的惠民政策,各種養殖設施的補助措施,各種種養殖管理的方法和建議,市場行情趨勢,市場價格信息等。通過洪湖商務信息服務體系網絡工作平臺與外地客商實施對接,對養殖戶開闊視野、拓寬銷售渠道、借鑒良好的水產養殖經驗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濱湖河蟹養殖協會信息服務站點利用農閑時間專門聘請專家教授為養殖戶講課,實地解決各種養殖問題。2008年初,洪湖市出現了罕見的冰雪天氣,氣候寒冷,濱湖辦事處信息服務站點及時請專家向養殖戶發送信息,指導種養殖戶采取破冰、提升水位等措施保護蟹苗,避免冰凍災害天氣帶來的不利影響,減少損失。據調查,僅此一項為該協會的種養殖農戶挽回損失數百萬元。
通過該信息服務站點的不斷宣傳,使更多的人了解了濱湖河蟹的綠色養殖情況和規模。2007年,洪湖 “清水大閘蟹”被中國中輕產品質量保障中心評定為質量信得過產品。2008年3月,參加由荊州市消費者委員會、荊州電視臺共同發起的2008年荊州十大地方土特名優產品評選活動,經消費者投票評選,洪湖 “清水大閘蟹”榮獲 “2008荊州十大地方土特名優產品”稱號。2008年8月,在2008年臺灣區第20屆暨海峽兩岸第1屆優良食品評鑒會上, “洪湖清水”大閘蟹經評審委員就產品質量、相關單位檢測證明及養殖環境、水質等資料評審,符合中華兩岸綠色優良食品評鑒標準,榮獲2008年臺灣區第20屆暨海峽兩岸第1屆優良食品評鑒金牌獎。2008年9月,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發出公告 (2008年第96號),決定對洪湖河蟹等產品申報的地理標志產品予以保護。
目前, “洪湖清水”大閘蟹正在申報2008年湖北十大名牌農產品。洪湖的河蟹即將打出一張洪湖地方特色名片。
船頭咀漁場是洪湖市以湖為家、以船為生、居住在洪湖水中惟一的一個村莊。船頭咀村漁場信息服務站讓漁民深深地感受到了信息之廣大,市場之廣闊,生活之方便。
一是讓漁民身居洪湖水,心往全世界。船頭咀村漁場位于洪湖清水堡與壇子河之間,現有漁民154戶,人口486人,全場活動區域188公里,擁有養殖水面3080畝,其中養蟹面積2500畝,養魚面積580畝。2007年底人均純收入5500元,有住家屯船155只,機動漁船235只,村莊教學船一只。全村現有固定資產3000多萬元,通過湖面的風力發電裝置提供必要的生活照明用電。漁民終年生活在湖上,交通不便,信息閉塞,相關種養殖技術、養殖結構調整、銷售方式均依照傳統模式進行。每到水產品上市季節,通常是商販定價上門收購,漁民對市場的行情知之甚少。船頭咀村漁場信息站成立后,漁民眼也亮了,耳也聰了。
二是信息站讓漁民感受到了世界之大,信息之廣。洪湖市商務信息服務體系工程試點建設后,洪湖市商務局配備電腦、打印機、傳真機、掃描儀等硬件設施,利用移動無線上網卡,在村委會、村醫務室、村工會、村計生指導站集中辦公的船只上建立了村級信息服務站點。配有專兼職信息員2名,每天堅持4小時的工作時間,熱情接待來訪和上網漁民,及時收集、整理、發布和下載傳播漁民需求信息。信息服務站點建成以來,通過信息服務站點的網絡優勢,及時向村民發放各類宣傳單400多份,幫助漁民上網查詢各種養殖技術信息和市場行情信息1000多條,發布荷葉、水產品、蓮藕、蓮籽等各類供求信息30多條。
三是讓漁民得到實惠。水上信息服務站點的建立,不僅豐富了漁民的生活,而且促進了該村優質水產品的銷售。目前,正值水產品上市時節,該村漁民由過去商販定價到現在雙方議價,直接增收近4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