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莊交通四化管理創出文明滿意行業品牌
2008-11-26 12:13: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今年以來,山東省棗莊市交通局在全行業大力實施標準化、規范化、人本化、集約化管理(“四化管理”),促進了以農村公路管理養護、超限超載治理為重點的各項交通工作的開展,加快了和諧交通建設進程,打造了“讓交通行業更文明,讓人民群眾更滿意”的行業品牌,提升了交通部門的地位和形象,促進了交通行業科學發展。
制定標準 細化農村公路管理
近年來,棗莊市在加快建設農村公路的同時,積極探索建立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長效機制,做到了政府主導,人員、資金、責任、考核、獎懲五個落實,形成了“棗莊模式”。為使“棗莊模式”真正落到實處,棗莊市交通局在全市開展了農村公路管理養護標準化、規范化、人本化、集約化管理活動。
棗莊市交通局從制定管理標準、完善工作流程入手,制定了《區(市)農村公路管理處四化管理標準》、《鄉(鎮)農村公路管理站四化管理標準》及《農村公路管理養護路線四化管理標準》,對區(市)、鄉(鎮)兩級農村公路管理的機構設置、人員配備、場所建設、工作制度等作出了明確規定,對路面、路基、綠化、日常養護管理等,制定了詳細的工作標準,確保了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工作的規范實施。
為解決鄉(鎮)農村公路管養缺乏施工設備和技術支持的難題,棗莊市投資3000多萬元,組建了5個農村公路養護中心,實現了養護設備集中使用、養護工程集中處理。
在棗莊市嶧城區農村公路養護中心,負責人孫啟愚指著一排排嶄新的施工設備告訴記者:“我們的養護中心功能齊全,農村公路出現的大小病害,我們都能及時、有效地處理,日常保養、大中小修都能保障。”
追蹤處理 控制超限超載
棗莊市曾是山東省貨車超限超載的“重災區”。為實現標本兼治,棗莊市交通局按照集約化管理的理念,對違法車輛、從業人員、運輸業戶實施追蹤處理,建立了“源頭管、路面查、事后追蹤處理”三位一體的治超長效機制。這種機制使該市貨車超限超載率控制在3%以下,汽車養路費和其他交通規費同比分別增長18.14%和12.17%。
棗莊市運管處副處長杜為民給記者舉了個例子。實施追蹤處理后,貨車駕駛員李某先后兩次超限運輸,且都屬超限100%以上的惡性超限運輸,交通執法人員除進行現場處罰外,還對他的《道路運輸從業資格證》每次扣罰45分,對該車限期進行二級維護,并將該車違章情況計入車屬企業違章考核,在對企業年度信譽考核時進行綜合統計。
棗莊市交通局局長牛佳棠說,我們要求執法人員用“四化管理”的理念規范自己的執法行為,維護市場秩序,減少社會對治超工作的抵觸和不理解,這是交通部門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具體體現。
以人為本 提升交通部門形象
在“四化管理”工作中,棗莊市交通局首先在依法行政的大前提之下,認真研究制定各類管理事務的作業流程,使各項工作有章可循,一切流程明晰規范,所有環節有條不紊,形成統一、規范和相對穩定的管理體系。
在治超工作中,棗莊市交通局進一步樹立服務意識,變被動管理為主動服務,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辦法,先后與全市20多家重點企業負責人進行面對面溝通交流,宣講政策、征求意見,進一步明確服務方向,拓展服務空間,贏得了各級領導和廠礦企業的廣泛贊譽。
通過大力開展“四化管理”,棗莊交通行業廣大干部職工依托“四化管理”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意識進一步增強,“以人為本、和諧暢通”逐漸成為棗莊交通的核心理念,困擾交通科學發展的一些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得以破解,交通部門的形象進一步提升。前不久,棗莊市紀委機關效能投訴中心對市直部門搞了一次為期4個月的暗訪活動,期間沒有發現一個反映交通工作不足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