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信息化資訊

用信息化提高鋼鐵企業競爭力

2008-11-22 14:23: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一) 前言 
  我國鋼鐵工業雖然取得了很大成績,但與世界發達國家鋼鐵工業相比,在總體裝備水平、生產工藝技術、產業組織結構、企業創新能力和經營管理等方面還存在很大差距;我國雖然是世界第一鋼鐵大國,但還不是鋼鐵強國。我國鋼鐵企業以大型國有企業居多。目前鋼鐵企業信息化,雖然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但是真正信息化只有以寶鋼為代表的幾家企業。鑒于鋼鐵企業管理、企業體制、企業文化等因素的影響和限制,鋼鐵企業信息化還存在很多問題。中國要想真正成為世界鋼鐵強國,當務之急是如何提高鋼鐵企業競爭力!因此,如何提高鋼鐵企業的競爭力是中國鋼鐵企業發展面臨的重大戰略問題。鋼鐵企業信息化正好是提高競爭力的有效手段,而鋼鐵企業信息化的關鍵是強化信息化管理。本文想就如何“強化信息化管理、創建信息化管理系統、提高鋼鐵企業競爭力”問題,闡明鋼鐵企業競爭力與強化信息化管理、創建信息化管理系統的依存關系、強化信息化管理、創建信息化管理系統與提高鋼鐵企業競爭力的現實意義,進而探索提高鋼鐵競爭力的有效途徑和建議。
  (二)鋼鐵企業競爭力與信息化管理的依存關系
  2.1我國鋼鐵企業競爭力現狀:
  10多年來,我國鋼鐵行業總體的競爭力提高主要取決于科技進步,體現在1996年以來大規模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裝備上。例如,我國鋼鐵行業的總體技術裝備達到國際水平的比例從1990年的15%提高到2001年30%左右;連鑄比,從1995年的46.5%提高到2001年的88.2%。然而鋼鐵行業總體競爭力提高十分有限。說明鋼鐵行業在技術裝備水平提高的同時,由于技術創新能力不足,使產品工藝提高有限、鋼材品種結構不合理、質量水平不高等,影響了競爭力的提高。2001年,我國生產的板材和管材比率僅為39.72%,而目前我國市場需求的“板、管”比為50%。世界鋼鐵工業發達國家的“板、管”比均在60%以上。我國鋼材的質量還不夠高,能夠按國際先進水平生產的鋼材,僅約50%,能夠達到國際先進質量水平的鋼材量,僅占我國年產鋼材總量的1/3。高附加值鋼材需求量的30%依靠進口,2002年,我國進口鋼材2448.82萬噸,其中高附加值的板帶材為2117.36萬噸,占全部進口量的86.5%。因此,我國鋼鐵企業競爭任務之一是技術創新、工藝水平、品種結構、鋼材質量。
  10多年來,行業總體競爭力提高緩慢的主要原因是總體經營規模效率降低所致,即雖然我國鋼材產量大幅提高,從1995年的8428萬噸提高到2001年的15702萬噸,但行業總體規模效率卻大幅降低,說明靠大規模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裝備進行生產能力擴張的同時,其規模效應卻沒有得到充分發揮。一方面是技術創新能力不足、產品工藝提高有限、鋼材品種結構不合理、質量水平不高而影響了競爭力的提高;另一方面也說明產業組織結構不合理、產業集中度低的問題。鋼鐵行業是資金、技術和勞動密集型產業,規模經濟明顯,國際普遍認為鋼鐵企業的最佳經濟規模為800萬—1000萬噸,最低經濟規模為300萬—500萬噸。2000年,美國、德國、日本的前4家鋼鐵企業的產業集中度分別為36.8%、64.7%和69.9%,韓國一家企業就占75%,而中國寶鋼、鞍鋼、首鋼、武鋼4家合計僅占33.4%,2002年,4家集團的集中度降為27.6%;與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以來,國際鋼鐵工業以調整結構、購并重組、組建戰略聯盟來提高企業競爭力,形成鮮明對照。我國鋼鐵行業產業集中度低,導致裝備小型化、規模經濟效益低、能源消耗高、產品質量差、無序競爭、管理成本增加等大量問題,從而影響我國鋼鐵企業的競爭力。因此,我國鋼鐵企業競爭任務之二是加速產業結構調整、企業兼并、重組、專業化分工,以充分發揮技術進步的規模效益,避免全行業規模擴張。
  10多年來,我國鋼鐵企業競爭力總體上在不斷提高,而且,平均競爭力變化與行業總體價格水平、利潤波動,有相同變化趨勢,充分說明鋼鐵企業效率,不但取決于戰略選擇和資源、能力的有效利用,也取決于市場需求;因此,企業選擇和市場選擇,共同決定鋼鐵企業競爭力。分析發現普遍存在的問題是:當經營管理效率和科技進步效率同時提高時,企業競爭力指數則明顯提升;當不同步時則不一定會導致企業競爭力指數提升。證實企業競爭力最終由綜合因素決定。在動態競爭中,單純靠科技進步、靠管理效率提高、靠規模擴張,而沒有同時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并不能保證企業競爭力的持續有效提高。企業競爭力的源泉:在動態競爭過程、創新戰略選擇的基礎上,通過動態能力,對企業組織資本、技術資本和社會資本的有機整合。因此,我國鋼鐵企業競爭任務之三,是繼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建立學習型組織、加快組織創新、管理創新、創建知識共享機制、促進企業組織資本、技術資本和社會資本的創造、積累和有效利用。
  從有效完成鋼鐵企業競爭任務的戰略角度看,鋼鐵企業急需提高四種戰略性極強的競爭力,包括情報競爭力(提高決策科學性、規劃可行性的情報依托能力)、管理競爭力(提高效率、效益、效果、降低成本、降低物耗、降低能耗、凈化環境的控制能力:人財物、科研開發、安全文化、環保、人員素質的管理能力)、技術競爭力(提高生產率、提高產品質量、提高技術創新能力:技術人員、技術裝備和產品品種的創新能力)、市場競爭力(了解市場需求、趨勢、風險的應變能力)。
  2.2 情報競爭力
  情報競爭力是競爭雙方掌控競爭情報的基本能力,是提高決策科學性、規劃可行性、技術創新性、產品功能性的情報依托能力,是現代企業不可缺少的戰略軟實力。商場如戰場,“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力量相當的企業,競爭情報決定企業競爭的成敗。競爭情報包括研發情報、市場供需情報、價格情報、原材料情報、客戶情報、技術情報、產品情報、管理情報、戰略情報(趨勢、預測、規劃、方案)、戰術情報、環境情報(營造和掌控“天時、地利、人和”的最佳市場環境,包括影響市場變化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旅游等社會環境)。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信息不對稱時代,競爭情報是企業的生命線,因此,情報競爭力是企業競爭力的重要因素,提高情報競爭力的最佳方法是強化信息化管理、創建競爭情報信息化系統,從古今中外信息中,收集、篩選、存儲、檢索、分析、研究、利用鋼鐵企業急需的競爭情報,以達到不斷提高鋼鐵企業競爭力的戰略目的;
  2.3 管理競爭力
  管理競爭力是競爭雙方運用管理理論、方法、技能,有效提高管理水平、管理效率的操控能力,是現代企業軟實力與硬實力融為一體的戰略結合力。誰的管理水平、效率高、操控自如、操控能力強,誰的管理競爭力就強,在競爭中就可能立于不敗之地。管理競爭力包括企業對人、財、物、產、供、銷、檔案、市場、質量、安全、環保、后勤的管理能力,即“企業資源管理”能力。國外用“企業資源管理規劃”(ERP)來提高其能力;國內可強化信息化管理、創建管理信息化系統來快速提高管理競爭力;
  2.4技術競爭力
  技術競爭力是鋼鐵企業技術人員素質、高新技術裝備和技術產品創新的一種綜合能力,是現代企業的戰略硬實力。技術人員素質是提高生產率、提高產品質量、提高技術創新能力的能動因素;技術裝備、工藝流程、三化水平(標準化、信息化、自動化)、產業結構,是企業技術競爭力的基礎;創新是提高企業自動化、機械化、智能化、機電儀一體化、信息化技術和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提高產品質量、創造名牌的基本保障;人員、裝備、創新、新品種、信息化是企業技術競爭力的核心依托;因此,強化信息化管理、創建技術信息化系統是充分發揮“人員、裝備、創新、新品種、信息化技術”核心作用的有效工具。
  2.5市場競爭力
  市場競爭力是吸引客戶、吸引消費群體、吸引“回頭客”、穩定客源的“企業引力”,是了解、預測和掌控市場需求、趨勢、風險的一種應變能力,也是現代企業拓展客戶市場占有率的戰略軟實力。市場需求是企業發展的原動力,也是企業檢驗品牌、品種、結構、功能、質量、數量、服務、誠信、形象、生產、網絡、安全文化等等能否適應市場競爭、滿足市場需求的后動力。原動力是促進企業發展的競爭力;后動力是滿足需求、誠信滿意的服務競爭力。因此,強化信息化管理、創建市場信息化系統是提高市場競爭力、預測需求、趨勢、風險,促進企業發展、誠信服務的有效工具,是增強企業原動力、后動力的有效工具。
  2.6信息化管理系統
  從企業戰略競爭力的分析,可看出情報信息化系統、管理信息化系統、技術信息化系統、市場信息化系統,都是強化信息化管理、創建信息化管理系統(DYX)的應用系統,因此,強化信息化管理、創建信息化管理系統(DYX)是提高企業競爭力的有效工具。其“有效工具”特性,是由信息化管理和信息化管理系統(DYX)的結構與功能決定的。
  系統結構包括兩大塊:即由信息收集、編碼、處理、加工、存儲、建庫、聯網等組成的信息化工程系統(簡稱EI)和由檢索、統計、分析、研究、編譯、交流、咨詢等組成的信息化服務系統(簡稱IS)所構成;也就是說,信息化工程系統是由信息收集系統、信息編碼系統、信息處理系統、信息加工系統、信息存儲系統、信息庫網系統所組成,其任務是開發信息資源(包括無法直接利用的天然信息和可直接利用的客觀智力信息)、將信息轉化成富于發展、創新、發明、創造的智力和知識,實現“信息智力化”,創建知識庫網系統,為服務用戶、服務社會、服務發展、服務創新,奠定豐富的知識基礎;信息化服務系統是由情報檢索系統、情報統計系統、情報分析系統、情報研究系統、情報編譯系統、情報交流系統、情報咨詢系統所組成,其任務是利用信息資源(包括智力信息、知識庫網信息)、服務用戶,即用戶利用知識、情報與頭腦中的智力結合,繼承、借鑒、消化、吸收、發展、創新、發明、創造,生產出新的編碼、流程、報告、程序、方案、規劃、成果、說明書、專利、論文等智力信息和知識信息,實現“智力信息化”,創建各種用途的信息化應用系統(如“生產自動化系統”、“人力資源系統”、“財務信息化系統”、“物流信息化系統”、“產品信息化系統”、“進銷存信息化系統”、“科研信息化系統”、“市場信息化系統”、“文檔一體化系統”、“知識管理系統”、“能源信息化系統”、“核電信息化系統”、“鋼鐵企業信息化系統”、“競爭情報系統”、“決策支持系統”、“咨詢服務系統”、“教育信息化系統”、“圖書館信息化系統”、“學校信息化系統”、“醫藥信息化系統”、“天災人禍信息化系統”等);
  結構決定功能,結構越復雜,則功能越強。就鋼鐵企業競爭力而言,可創建鋼鐵企業的競爭情報系統、管理信息化系統(如人、財、物、產、供、銷、科研、市場)、技術信息化系統(如自動化、標準化、程序化、代碼化、機電儀一體化、庫網化)、市場信息化系統(如進銷存、客戶、渠道、預測、趨勢、風險、物流、保險),把競爭功能分散到能不斷提高競爭力的信息化管理系統(DYX)的應用系統之中,為提高競爭力提供可靠的信息、知識、情報、智慧、思想、觀念、哲理保證。強化信息化管理才能充分發揮信息化管理系統的功能和巨大作用。
  (三)強化信息化管理與提高競爭力的現實意義
  3.1 信息化管理
  首先,粗略了解一下“信息化”概念。簡單說,“信息化”是信息的轉化過程,是“信息智力化、智力信息化”過程,是將無法直接利用的天然信息轉化成可直接利用的智力信息的過程,是開發信息資源過程,是在繼承、借鑒、消化、吸收智力信息的基礎上、進而發展、創新、發明、創造、研發新成果、新技術、新流程、新產品的研發過程,也是總結經驗、審時度勢、企業重組、流程再造、技術革新、技術改造、企業升級、創造名牌、滿足需求的破舊立新過程。這一“過程”主要由科研院所承擔、由信息化專家、科學家、工程技術專家、計算機專家來共同完成。
  信息化管理就是用信息化管理系統對“信息化過程”的控制管理,就是對鋼鐵企業的“信息智力化、智力信息化”轉化過程的管理;就是對“轉化過程”涉及的信息、資源、系統、人員、用戶、機構、資金、工程、服務、技術、設備、產品、物流、客戶、渠道、情報、研發、市場、安全、質量、環保、競爭對手等等進行一體化、全方位管理;這是一種智能化、程序化、標準化、數碼化、高效化、一體化、網絡化、最優化的科學管理。這種“管理”,主要由企業領導、信息化專家、管理專家、協同專家、軟件專家來共同承擔。
  3.2 強化信息化管理
  強化信息化管理,一是強化“過程”管理,狠抓“過程”的每一個環節,對信息編碼、收集、處理、標引、存儲、庫網、檢索、統計、分析、研究、編譯、交流、咨詢、服務等需環環相扣,確!斑^程”質量;二是強化“系統”管理,對“總系統”、“子系統”實時控制,確保“系統”質量;其三是強化“對象”的庫網管理,即對信息、資源、系統、人員、用戶、機構、資金、工程、服務、技術、設備、產品、物流、客戶、渠道、情報、研發、市場、安全、質量、環保、競爭對手等等具體“對象”均創建成“信息化系統”,并全部納入信息化管理系統、一體化整合、不斷補充和更新系統信息、實現資源共享、減少重復、浪費,降低成本,降低物耗、能耗,提高管理效率、效益、效果,以達到提高鋼鐵企業競爭力的目的。
  3.3 強化信息化管理的現實意義
  信息化管理涉及鋼鐵企業競爭力有關的一切因素,而且把“一切因素”均納入了信息化管理系統,實現數字化、標準化、程序化、系統化、規范化、集約化管理;強化信息化管理,更可以使情報、產供銷、系統、設備、人員、技術、方法、編碼、文件、檔案、知識、客戶、渠道、財務、產品、物流、科研、開發、專利、發明、創造等全部信息、數據,實現資源共享,當好鋼鐵企業的耳目、參謀、智囊,提供決策支持,有效提高競爭力。
  信息化管理可把鋼鐵企業管理創新、技術創新、產品創新落到實處,只有創新,才能真正提高鋼鐵企業競爭力,這就是鋼鐵企業強化信息化管理的現實意義。
  (四)提高鋼鐵企業競爭力的具體途徑與建議
  4.1情報競爭力途徑:
  情報是鋼鐵企業耳目、參謀、智囊、決策支持、降低風險、提高競爭力的知識、智力、理論、方法、思想、決策的客觀依托。因此,是提高企業競爭力的第一途徑。其關鍵是創建競爭情報系統,把“競爭對手”情報、市場需求情報、四新情報(新技術、新產品、新材料、新概念)、信息化動態、風險情報、預測性情報、政治經濟情報、軍事情報、環境情報、安全文化情報統統納入“競爭情報系統、庫、網”,以充分滿足鋼鐵企業管理創新、技術創新、設計創新、產品創新、流程創新、環境創新等急需情報、信息、知識的最大需求,使鋼鐵企業耳聰目明、高瞻遠矚、掌握競爭脈搏、立于不敗之地。因此,建議鋼鐵企業應轉變觀念,重視競爭情報,重視信息化工程,重視競爭情報信息化系統的創建工作,由副總兼任其負責人,以避免決策失誤、避免研發無“糧”、避免閉門造車、避免主觀臆斷、避免顧此失彼,做到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掌握鋼鐵企業發展主動權。
  競爭情報必須重視信息化服務、重視競爭情報的檢索、收集、研究、編譯、通報工作,建議編寫三種報告:其一、“進展報告”:世界鋼鐵進展報告、鋼鐵材料進展報告、鋼鐵四新進展報告、鋼鐵創新進展報告、鋼鐵年度綜述報告;其二、鋼鐵發展動態;其三、專題報告;必須定人、定時、獎勤罰懶,只要重視競爭情報信息化系統,就能較快編寫這些報告,就能及時服務決策、服務管理、服務創新、服務市場競爭。
  4.2 管理競爭力途徑
  管理競爭力核心是信息化管理。信息化管理是管理的革命與創新,管理創新,已成為鋼鐵企業要跳的“龍門”,是企業技術創新、產品創新、流程創新、品牌創新的前提、基礎和保證;因為,管理創新可為“企業技術創新、產品創新、流程創新、品牌創新”提供系統的信息、知識、智慧、情報支持,因此,建議企業應強化管理觀念、重視和創建企業管理信息化系統、重視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物資器材原材料管理、產品管理、物流管理、成本管理、質量管理、客戶管理、研發管理、情報管理、檔案管理、技術管理、知識產權管理、專利管理、項目管理、目標管理;信息化管理系統是跳“龍門”、管理創新的重要手段和有效工具。以上各種管理,不僅可創建專用“信息化系統”,而且可將各系統納入信息化管理系統,實現資源共享,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進而提高企業競爭力!從管理層次看,信息化管理是現代鋼鐵企業管理的“高等數學”。產業升級、結構調整、企業增設分支機構和企業并購,要求強化信息化管理,以使鋼鐵企業實現跨地域統一集中管理。
  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的必然結果是生存下來的企業逐漸做大做強,失去競爭力的企業或被兼并或退出市場,所以鋼鐵企業的后續發展主題之一就是規模擴張;在生產經營規模擴張的同時,如果管理費用成本同比例上升,那么非但無法提高利潤率,同時還會面臨同行業企業的競爭威脅,而且企業CEO對于降低管理費用的要求是一刻不停的,通常CEO或企業管理層會第一時間意識到要從強化信息化管理中尋求解決方案,成本管理作為企業經營管理的長期重點,要求持續提升“信息化系統”的運行效率,實施信息化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降低管理成本、提高效率、提高管理競爭力。
  企業增設分支機構和企業并購要求企業實現跨地域統一集中管理,因為,鋼鐵企業并購進來的新增分支企業數量不斷增多,跨地域管理最集中的問題反映在信息溝通和企業生產經營的業務、財務等數據的統一管理上。
  4.3 技術競爭力途徑
  技術競爭力是鋼鐵企業競爭力的硬實力,技術人員、技術裝備、技術設計、技術配方、技術工藝、技術流程、技術系統、技術標準、技術規程、技術程序、技術品牌、技術產品、技術改造、技術開發、技術創新、技術圖紙、技術檔案、技術情報、技術檢測、技術安全等是鋼鐵企業的脊梁,情報工作、管理工作,都必須為技術創新服務,情報和管理跟不上,技術創新就是一句空話。鋼鐵企業技術創新的重點是鋼材問題。目前,鋼材市場因高新技術的發展,急需耐高溫、高壓、高速、高強度、高彈性、高靭性、超低溫、超輕、超薄的不銹鋼、合金鋼、絕緣鋼、稀土鋼等特殊鋼材,如果技術跟不上,就可能失去技術競爭力。因此,建議鋼鐵企業應強化技術創新、技術開發、產品研發的人財物的投入,應創建技術創新信息化系統,以掌控特殊鋼發展現狀、趨勢,摸清特殊鋼發展問題和趕超對策,不斷提高技術競爭力,把鋼鐵企業做大做強,用自主知識產權和鋼材、鋼管、鋼板,有效支配世界鋼鐵市場。技術創新要抓兩頭帶中間,抓尖端材料創新,引領世界新潮流;抓薄弱環節創新,趕超世界一流。只要重視和強化信息化管理,就可將所有鋼鐵技術信息,納入信息化管理系統,就能最大限度滿足鋼鐵企業技術創新的信息需求。
  4.4 市場競爭力途徑
  市場競爭的關鍵是了解、掌控、適應世界鋼鐵市場的用戶需求。對發展中國家,主要是充分考慮其需求的數量、質量、品種和用途,一般伴隨援助和投資;對發達國家,主要是充分考慮其品牌和用途,多用于新能源、新材料、新技術領域,一般是商貿往來、市場競爭。只要重視和強化信息化管理,就可將所有鋼鐵市場信息,納入信息化管理系統,就能最大限度滿足鋼鐵企業市場競爭的信息需求,掌握市場競爭主動權。
  多企業伙伴、多客戶運營、多銷售模式,需要多種信息溝通和數據共享。當前有些鋼鐵企業面臨的問題是信息分散、不及時、不準確、不共享,鋼鐵企業的產、供、銷、人、財、物是一個有機整體,他們之間存在大量信息交換。然而人工管理信息分散、缺乏完善的基礎數據,信息分散、不及時、不準確、不共享,大大影響管理決策的科學性、影響市場競爭力。
  然而隨著行業協作的加深,產業鏈上下游合作伙伴逐漸增多、且合作方式和伙伴類型日益復雜;隨著企業的規模擴張和多元化經營也令客戶數量倍增,客戶類型多樣,這些情況給企業造成兩大難點:一是由于信息溝通、數據傳輸、資源共享的限制,多種類型客戶和多種合作伙伴無法進行統一溝通、統一協作和統一管理;二是為客戶、合作伙伴數量的增加和類型的多樣化而升級信息系統、追加通信設備投入、增加費用支出,但投資回報卻不成正比,cio迫切需要發現有效改善的方式、手段,或者提出有效的應對策略,否則,影響市場競爭力,因此,強化信息化管理勢在必行;
  參與國際競爭或與跨國企業進行協作,客觀上要求信息化管理系統,適應國際競爭、跨國協作、同步化發展,否則也影響市場競爭力。信息化管理系統(DYX),可把世界各國的不同語言、不同國家、不同地區、不同企業、不同載體、不同系統、不同庫網的各種各樣的復雜信息,實現一體化管理、實現資源共享,不斷提高國際競爭力。
  4.5 四大戰略競爭途徑的戰略關系
  從四大途徑的作用看,四大戰略性競爭力,構成鋼鐵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情報是戰略前提,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前提,如果沒有競爭情報,鋼鐵企業就是瞎子、聾子、傻子,根本無法同世界鋼鐵巨頭競爭;管理是戰略基礎,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基礎,如果不重視管理,就跳不過“龍門”,就無法降低成本,無法提高效率、效益、效果,就無法提高競爭力;技術是戰略核心,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核心,如果企業沒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就沒有硬實力,就沒有競爭的本錢;市場是戰略導向,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導向,如果沒有鋼鐵市場,鋼鐵企業就沒有立錐之地,市場需要什么,就生產什么,鋼鐵企業的存在價值,就是滿足市場的鋼鐵需求。因此,正確處理四大關系,是提高鋼鐵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保證。
  (五)簡短結論
  從以上分析可看出,信息化是貫穿鋼鐵企業競爭力的一根紅線,提高鋼鐵企業競爭力的關鍵是強化信息化管理、創建信息化管理系統,任務艱巨,但只要選擇適合的信息化軟件,就能完成任務。實踐證明,DYX信息化軟件是高效、傻瓜、價廉、簡便、易用的通用操作平臺,應為首選,用DYX創建的信息化管理系統,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創新品牌、拓展市場,扎扎實實提高鋼鐵企業的競爭力。信息化管理系統是提高競爭力的有效工具,強化信息化管理是有效利用信息化管理系統、提高鋼鐵企業競爭力的可靠保證。所以,只要強化信息化管理,就能深化國企改革、加速產業結構調整、建立學習型組織、加快組織創新、管理創新、創建知識、信息、情報共享機制、促進企業組織資本、技術資本和社會資本的創造、積累和有效利用,進而發揮鋼鐵企業的規模效益、避免全行業規模擴張、快速提高技術創新能力、工藝自動化水平、鋼材鋼管質量、改進品種結構、推行企業兼并、重組和專業化分工,最終達到全方位提高鋼鐵企業競爭力的戰略目的!
  “信息化強國”之路,正是我國鋼鐵企業要走的“信息化強鋼”之路,F代信息化戰爭,實質是“信息、材料、能源”三位一體的戰爭,信息戰、鋼鐵戰、能源戰,少一樣都不行!因此,鋼鐵信息化和國家命運休戚相關,鋼鐵戰線的英雄們,中華民族期待著你們!祝你們不斷提高鋼鐵競爭力,為中國人民爭氣、為中華民族復興立功、為中國快速崛起揚威!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