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邦口岸:中越客商“財富門”
2008-11-20 20:10: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10月16日至18日,中國-越南茶嶺口岸邊境商品交易會在廣西百色市靖西縣龍邦口岸國際商貿城舉行,來自中越兩國的150多家客商參與展銷。
據最新統計,今年1至9月,靖西縣中越邊民互市交易額達6622.4萬元。
龍邦口岸周邊區域的繁榮,與廣西加強與東盟對接,及百色市借“中國-東盟博覽會”東風,快速發展邊境貿易密不可分。構建連接東盟大通道早
在10年前,百色市即開始著手“邊境貿易”,最近幾年,備受關注的“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令這一決策插上雙翼。
百色市的區位優勢和豐富的資源吸引著眾多投資者:從國內區域經濟合作來看,百色市具有“東靠西聯,承東啟西”的作用,特別是中越“兩廊一圈”建設,將百色推向了區域性國際合作的前沿;從百色市本土看,百色市有360多公里邊境線,目前已建有國家一類口岸龍邦,國家二類口岸平孟、岳圩和6個邊貿點,是我國物資進入東盟和東盟物資進入我國的重要承接點。
為發展邊境貿易,百色市政府達成共識:促進百色新一輪的發展,百色必須加快交通設施建設,形成“通邊達海、連內接外”的立體交通大格局,發展成為南(寧)貴(陽)昆(明)對接東盟的前沿樞紐,構建起與東盟相連的交通大網絡。
在廣西的大力支持下,百色市掀起了交通建設新高潮。南寧-百色-昆明高速公路、貴陽-百色-龍邦口岸-越南高平高速公路的修建,以及南昆鐵路擴能改造,為構建“通邊達海”大通道奠定了基礎。
百色機場基礎設施的建設與通航線路的擴展,連接區內外的“空中走廊”推動著百色交通從西南出海大通道向中國與東盟便捷國際大通道地位的提升。
幾個月前,投資5800多萬元人民幣,面積達3萬平方米的國際商貿城的落成,更為中越雙方合作交流搭建了舞臺。尋找產業對接“支點”
邊境基礎建設的加強,為百色成為中國與東盟的一個重要聯絡點和合作平臺奠定了堅實基礎。而與東盟的對接,還須從產業上進行全方位的拓展。百色市委書記劉正東說:“百色市與東盟對接,必須尋找產業對接‘支點’,方能取得‘鳳引凰’的效果。”
隨著中國-東盟“一軸兩翼”區域經濟合作新格局的構建,百色的“右三角”地帶(以地處右江、鑒河和靖西小流域的右江區、平果縣和靖西縣為三點而形成)成為“兩翼”中間過渡地帶的重要接點。
百色市委、市政府適時提出:“構建右江三角特色經濟區”的戰略舉措。
即以右江區、平果縣和靖西縣為三角,以田東縣、田陽縣和德保縣為腹地,通過科學規劃和布局,整合資源,板塊推進,構建右江三角特色經濟區。并提出:“要把‘右三角’放在更廣闊的區域合作背景中來考慮。利用‘右三角’特色經濟區板塊,與中國-東盟自貿區、泛珠三角經濟區等大區域實現對接。”邊民生活日新月異廣
西在與東盟對接中,龍邦口岸邊民生活的日新月異,可見證“雙贏”。
越南高平省阮清英說:“雙雙合作,為我們創造了機遇,促進了我們發展。”
阮清英正在龍邦口岸國際貿易城銷售越南粽子,大粽子18元人民幣一個,小粽子7元人民幣一個。當日,她就銷售了數百個粽子。她說:“只要機遇好,其實賺錢不難。”
邊民互市,使邊境居民的土特產貿易快速發展。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邊民互市以進口土特產為主,這當中,靖西發揮了溝通國內各地土特產商和越南土特產商的橋梁作用。其中,從越南到靖西的進口總額為5060.3萬元,占邊民互市交易額的76.4%。
邊民是邊境貿易的最大受益者,越南高平省官員對這一成績很滿意。
據越南政府官員介紹,他們已著手建立南寧-諒山-河內-海防-廣寧經濟走廊,經濟走廊延伸至歐洲和東盟其他國家,涉及3對國際口岸、4對國家級口岸、13個邊民互市點。
在越南企業家的眼里,中國廣西南寧市舉行中國-東盟博覽會,已成為他們進入中國市場最為便捷的通道。據悉,歷屆博覽會上,與中國國內企業成交額最大的國家是越南。
而中國的企業,特別是廣西的企業,也把越南作為中國商品進軍東盟國家的通道。在龍邦國際商貿城,眾多國內企業已搶占了“席位”。
龍邦口岸儼然成了中越客商的“財富門”,在這個廣西與東盟國家的“貼身接觸處”,記者看到了廣西與東盟對接的現實利益,這是大局,也是大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