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對四川省絲綢出口的影響及建議對策
2008-11-2 1:14: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四川省是我國重要的絲綢商品生產和出口基地之一。2007年四川省絲綢商品出口2.56億美元,在全國絲綢出口省市中位列第五;其中蠶絲類產品出口9922萬美元,占全國同類商品出口16%。今年以來,受人民幣升值、5?12汶川特大地震以及全球金融危機影響,四川絲綢出口面臨嚴峻形勢,特別是蠶絲類商品出口,1-9月出口額6598萬美元,較去年同期下降13.1%;其中9月當月出口額663萬美元,環比下降29%,同比下降23%。
成都特辦經過調研分析,認為影響四川省絲綢商品出口的原因主要有:
-全球性金融危機的影響:自2007年8月爆發的美國次貸危機已逐漸升級和蔓延成全球金融危機,造成全球股市大跌、經濟下行,市場低迷,消費萎縮,已融入世界經濟體系的中國也難以獨善其身。金融危機直接沖擊到四川絲綢出口行業,自今年9月份以來,四川絲綢出口企業接到的訂單減少,客商采購意愿不強,觀望氣氛濃厚。其次,金融危機導致收匯風險加大,客戶付款和贖單不積極,給企業資金周轉,匯兌損益等帶來了嚴重損失。
-人民幣持續升值的影響:2006年以來,人民幣持續升值,加大了企業的出口成本和貿易風險。特別是今年以來,升值速度過快超出了企業預期范圍,很難在簽訂合同中通過價格調整規避風險。特別繭絲綢類產品出口利潤率低,僅有4.3%,人民幣的持續升值提高了企業出口成本,縮小了出口利潤空間。
-5?12汶川特大地震的影響: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突發8.0級特大地震,四川省不少絲綢企業生產基地受到不同程度損毀,地震還造成企業工廠停產,技術工人流失,產品產量、質量下降。
絲綢業是四川省傳統的農工貿產業,具有良好的發展基礎和前景。該行業的發展既可以拉動外貿增長,增加地方財政收入;還可以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帶動中小加工企業發展和幫助農民增收致富,促進地方經濟和社會和諧發展。目前,四川省不少絲綢企業正遭遇著前所未有的“寒冬”。為應對全球金融危機,我們建議企業自身要采取轉變經營思路、完善管理制度、減低經營成本,縮減資金流動規模等自救措施;同時也建議政府有關部門通過采取加強行業管理、規范行業市場,設立蠶桑發展風險基金,扶持“東桑西移”工程,引導企業轉變經營思路、積極開拓國內市場等措施,幫助企業渡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