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農產品冷鏈物流的發展
2008-11-19 13:29: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佚名
加拿大農產品冷鏈物流的發展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
物流觀念的萌芽和產生階段 (20世紀30年代):19世紀冷凍機發明和20世紀電冰箱的出現,使各種保鮮和冷凍食品開始進入市場。隨著以農業為主體的經濟向工業化經濟的發展,人們開始認識到物流在商品流通及市場營銷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戰的暴發雖然影響了冷鏈物流的發展,但戰后又很快重建。這一時期是加拿大冷鏈物流的萌芽和初級階段。
物流管理的實踐與推廣階段 (20世紀50年代~80年代中期):進入20世紀50年代后,冷庫在加拿大得到大規模的普及,同時開發了能在低溫下工作的電動叉車,推動了冷鏈物流的快速發展。20世紀60年代末,家庭、商店、旅館、餐館中低溫冷柜的普及、公路運輸鼓風系統的運用,特別是超市的發展使加拿大冷鏈物流發展進入快車道。20世紀70年代~80年代中期,計算機技術、應用軟件的發展為企業提供了有效的輔助管理手段,計算機的普及應用,使MRP(物料需求計 劃)、MRPII、DRP(分銷需求計劃)、DRPII,Kanban(看板制)和Just-in-time(即時制)等先進的物流管理技術產生并得到不斷的完善,在生產調度、存量控制、訂單處理等一系列活動中得到應用,從而推動了物流活動一體化的進程。同時,各類農協和運輸協會的相繼成立,加拿大冷鏈物流業得到規范,初步形成了較為完整的冷鏈物流體系。
國際化、信息化及迅速
發展的階段 (20世紀80
年代中期以后):20世
紀80年代以來,國
際貿易量和物流量
大大增加,使物流
業在加拿大占有越
來越重要的地位。
20世紀90年代開
始,第三方物流在加
拿大得到迅速發展。近
年來,隨著加拿大服務經
濟(ServiceEconomy)的發展,物流業向信息化、自動化及智能化方向發展。物流信息系統、EDI技術、自動識別技術、衛星定位系統(GPS)及無線射頻技術等在物流領域得到愈來愈廣泛的應用。
目前加拿大冷鏈物流業發展呈現三大趨勢:一是系統化趨勢。為滿足用戶不斷變化的需求,冷鏈物流已成為跨部門、跨行業、跨地域的綜合系統,從為社會提供采購、運輸、倉儲等傳統服務,擴展到以現代科技、管理和信息技術為支撐的綜合物流服務。二是信息化趨勢。借助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整個冷鏈物流系統實現管理電子化,進入了一個以網絡技術和電子商務為代表的信息化階段。三是社會化趨勢。從原來供應商或銷售商單獨建立冷鏈物流中心,逐步轉變為由獨立的投資者建立社會化的冷鏈物流中心,節約了大量社會流通費用,實現了資金流的合理化。四是倉儲、運輸的現代化與綜合體系化趨勢。五是物流與商流、信息流一體化趨勢。現代冷鏈物流的功能逐步拓展,將商品的交易、產品的位移和信息的傳遞,綜合形成物流集成,實現三流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