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信息化資訊

信息化技術將改變中國物流供應鏈

2008-11-17 14:37: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2008年是我國改革開發30周年,也是我國現代物流業起步發展的30年。物流業作為經濟全球化、信息網絡化以及制造業進入精益化、流通業進入連鎖化以及居民消費進入個性化時代的必然產物,在這30年里得到了迅猛的發展。改革開放以來建立的物流基礎設施體系、物流企業網絡,以及積累下來的運作經驗,支撐了工業生產、固定資產投資、進出口貿易三大需求的快速增長,更推動了我國經濟持續平穩的增長。 
    近兩年,我國物流業發展更為迅猛。據國家發改委、國家統計局和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統計,2007年,我國社會物流總額達75.2萬億元,同比增長26.2%。物流業增加值1.7萬億元,同比增長20.3%。物流業增加值占全部服務業增加值的比重提高到17.6%,表明物流業每增加5.68個百分點,就可以帶動服務業增加1個百分點。多種所有制物流企業在競爭與合作中得到新的發展,市場集中度和物流服務能力不斷提升。制造企業與物流企業加強深度合作,流通企業強化物流功能,物流專業化、社會化程度進一步提高。東部地區加快現代物流業發展,中西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出現了一批物流功能聚集區。許多省市都把發展物流業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優化投資環境的突破口。同時,國務院、國家發改委、商務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鐵道部、交通運輸部、工業與信息化部等多個部委以及各級地方政府都加大了對物流業的規劃和投入。 
    雖然中國物流實業處在快車道上,但我們要清醒地意識到,我國物流業發展仍然處于初級階段,還存在很多問題。 
    一是社會物流總費用居高不下。我國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從2001年由19.4%下降為2006年的18.3%以來,一直在18.3—18.9%之間徘徊,2007年比上一年還高出0.1個百分點,達18.4%。我國的這項指標比發達國家高出一倍左右,而每降低一個百分點,就可以節約2500億元物流成本。 
    二是我國物流企業利潤率持續下滑。近年來,油價、人工費用的大幅提升,導致我國很多物流企業的利潤率不僅沒有隨著企業營業額的上升,反而有所下降,急需尋找新的利潤源。 
    三是我國物流企業在管理信息化上的缺失,直接導致其難以提供專業化的物流服務,在與著名跨國物流企業的競爭中落于下風。 
    國內最大的物流供應鏈管理軟件供應商博科資訊總裁沈國康指出,未來的世界不再是企業與企業的競爭,而是供應鏈與供應鏈的競爭,中國企業必須從環球產業供應鏈的角度來認識物流供應鏈管理的重要性。國內物流企業當務之急就是加強自身的信息化建設,以滿足全球競爭的需要。 
    近年來,經濟全球化進程加快,人類社會步入了一個科學技術迅猛發展、新技術不斷涌現的歷史時期。以數字化、網絡化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信息技術已經滲透到經濟和社會的各個領域,成為提升產業發展水平、提高勞動生產率、推動經濟增長、增強國家綜合實力的最重要手段。現代物流對于信息互聯互通的依賴可能是其他行業難以相比的,而信息技術毫無疑問是實現信息互聯互通的重要手段。物流企業在規模化發展和網絡化管理過程中,必然要面臨各種各樣的業務管理瓶頸和業務發展難題,物流信息化建設的有效實施將有助于突破企業發展和管理的瓶頸,促進企業發展戰略的貫徹落實。 
    信息化改變中國物流供應鏈,物流供應鏈改變中國!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