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行業:大投資下的大機遇
2008-11-17 10:54: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本報記者王延
11月12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后3年內要新增加200萬套廉租房、400萬套經濟適用房,并完成100多萬戶林業、農墾和礦區的棚戶區改造工程,總投資將達到9000億元。這是繼國務院批準鐵道部2萬億元鐵路投資計劃后,又一項高投入的建設投資計劃獲批。有分析人士指出,當前國家加大建設投資以拉動內需的意圖已經非常明顯,這將為擴大國內建材市場需求發揮重要作用,而水泥行業則很可能成為最先受益的行業。
見頂回落
權威統計數據顯示,2008年1~8月份國內水泥行業表現強勁,銷售收入同比增長25.3%,利潤總額達182億元,比2007年同期增長58%。盡管2008年因燃煤漲價造成生產成本大面積上揚,水泥行業依然憑借價格的持續攀升成功地轉移了成本壓力,成為前3個季度建材市場上表現最為搶眼的行業。
“由于國家對落后產能的大量裁撤,以往水泥市場供過于求的局面已經得到有效緩解,這是近幾年水泥行業始終保持高速增長的重要原因。但從2008年8月份以后的情況來看,水泥行業逐漸步入下行階段的趨勢已經非常明顯。”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由于供過于求的局面再度出現,未來水泥行業將呈現見頂回落的走勢。”
有分析人士指出,造成本輪水泥市場的供需壓力來源于地產行業投資的全面降溫。受2008年全國各主要城市房價普遍回落的影響,地產開發商對地產的投資信心銳減。據統計,截至9月底,我國房地產行業累計完成投資2.44萬億元,實際投資增速已出現大幅下滑。鑒于房地產行業對水泥行業的重要支柱作用,2008年6月份以來,我國房地產開發投資累積增速的持續下滑,已經嚴重打擊了水泥產品的市場需求。
除此之外,2008年落后產能淘汰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水泥市場的供需關系。根據國家發改委的計劃,2007~2010年總共要淘汰落后產能2.8億噸,其中2007年已經淘汰了8000萬噸左右,因此2008~2010年3年的硬性淘汰任務應該為2億噸。但從記者了解到的情況看,2008年淘汰落后產能的情況不容樂觀。
“從2008年前3個季度的情況看,水泥行業的利潤仍然保持高速增長,大量中小水泥企業仍然有利可圖,這是導致產能淘汰緩慢的重要原因。”一位業內分析人士表示,由于市場淘汰不足,政府的宏觀調控就顯得極為重要。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示了擬公布的 《2008年應予淘汰落后水泥產能的企業名單》,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國家在第四季度公布這份名單,預示著國家將在2008年最后兩個月加緊對水泥行業落后產能的淘汰,如果進展順利,將對2009年水泥市場的景氣度產生巨大推動作用。
出口艱難
中國作為水泥生產大國,出口歷來就是水泥行業重要的經濟來源,而2008年國家對水泥出口退稅的大幅調整,無形中加大了水泥市場的供需壓力。
以國內重要的水泥出口省份廣東省為例,據海關統計,2008年前3個季度廣東口岸累計出口水泥69.1萬噸,價值3358萬美元,比2007年同期分別下降37.2%和9.3%,其中對澳門和香港的水泥出口量為37.8萬噸和28.9萬噸,分別下降31.2%和21.7%,而對上述兩個地區的出口量共占同期廣東口岸水泥出口總量的96.5%。
“水泥是典型的‘兩高一資’產品,國家將水泥列入加工貿易禁止類目錄后又取消水泥出口退稅,加上國內能源、生產資料價格和勞動力成本上漲,這些因素都抑制了水泥的出口。”海關統計部門的相關負責人說道。
受2008年雨雪冰凍災害以及汶川地震的影響,國內建材市場存在很大缺口,為穩定國內水泥價格,國家對水泥出口的限制較以往更為嚴格。而出口的大面積萎縮加劇了國內水泥市場供需上的不平衡,再加上淘汰落后產能和地產行業低迷的影響,水泥行業的下滑在所難免。
峰回路轉
正當人們認定第四季度水泥行業景氣度下滑不可逆轉之際,一系列國家政策的變動,又引起了業內人士的高度關注。11月5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了當前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十項措施,其中多項政策與水泥行業密切相關;交通部正在醞釀的5萬億元投資計劃,涉及鐵路、公路、港口碼頭多項基礎設施建設,該計劃一旦獲批,其對水泥行業的拉動作用同樣不可小視。面對眾多利好因素的到來,本處下行階段的水泥行業正面臨著峰回路轉的新局面。
“國家對基礎建設的投資對水泥行業的發展起到巨大推動作用。”不少業內專家預測,由于公路、機場、港口等設施建設對水泥的需求量巨大,如果資金到位,最遲到2009年6月份水泥市場的巨大需求就會顯現。
除了對水泥行情反彈的樂觀預測外,一些業內人士對此也提出了相反的意見。 “當前政府期望通過基礎設施投資拉動經濟的愿望十分強烈,但該項投資將面臨巨大壓力,更重要的是在當前水泥行業投資不斷增加的情況下,水泥市場的供需壓力仍將持續相當長時間。”一位市場人士告訴記者,由于水泥行業進入深度調整的趨勢還沒有逆轉,基建投資的作用能否如期顯現還有待進一步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