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貿資訊

大宗商品跌價導演高順差幻象 進出口雙回落預示內憂外患

2008-11-15 19:06: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10月份中國貿易順差達352.39億美元,再創歷史新高。但是,從任何角度來看,這都不是一個好消息。   國家信息中心副研究員閆敏向本報表示,順差再創新高的主要原因是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快速下滑影響,導致進口增速下滑的速度快于出口增速。巨額順差傳達的并非是外貿出口形勢的好轉,實際上是進出口增速的雙雙回落。
  一系列扶持政策臨危受命。12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在今年下半年兩次調高出口退稅率的基礎上,自2008年12月1日起,進一步提高部分勞動密集型產品、機電產品和其他受影響較大產品的出口退稅率。半年內出口退稅率三次調整,10年來實屬罕見。
  據本報記者了解,除調整促出口外,商務部也正在積極醞釀新的外貿政策。目前,商務部各相關司局正在全國主要出口地區開展積極調研。據外貿司一位官員透露,調研課題包括保持出口穩定增長、積極擴大消費、優化利用外資結構、提高對外經濟合作水平等幾方面內容。
  商務部政策研究室主任柴海濤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下一步商務部將“靈活審慎”地調整對外貿易政策。
  進口驟降致順差攀升
  面對10月份貿易順差的飆升,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研究院對外經濟所所長張燕生首先向本報記者表示“太奇怪了”。
  確實,大幅增長的順差數據并沒有讓我們看到中國出口的強勢,相反,10月份進出口增速雙雙放緩,其中進口的放緩更是明顯。
  海關總署11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10月份貿易順差達到創紀錄的352.39億美元,大大超過9月份的293.7億美元。其中,出口商品總額1283.05億美元,同比增長19.2%,增速較上月回落2.3個百分點;進口商品總額930.88億美元,同比增長15.6%,增速較上月回落5.7個百分點。
  外部需求放緩仍是導致出口增速下滑的主要原因。商務部研究員梅新育表示,出口增幅未來幾個月不會再出現今年前期保持的20%-30%的水平,大約會回落到15%左右,外部需求對我國出口的負面影響將持續到明年上半年。
  另外,15.6%的進口增長率也下滑至2007年7月來的最低點。受訪的大部分專家認為,進口的大幅回落顯示了內需的疲弱。
  閆敏向記者表示,進口回落迅速的原因主要是國際商品價格大幅下跌。目前,國際原油、糧食、鐵礦石等商品價格均有所下降。以進口大戶原油為例,前10個月進口數量僅增長10.6%,并未發生大的變化。最近油價大幅回調,顯然會使原油進口金額增速下滑。另外,加工貿易出口的減少也導致了需要進口的原材料減少。
  四季度順差將保持高位
  如果說前幾次退稅調整,國家還只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的話,那么,12月1日起再次調整3770項產品退稅率的決定,完全彰顯了國家促出口的決心。
  出口放緩主要是外部需求不足所致。實際上,服裝、玩具和機電產品的出口并沒有因為出口退稅的上調而改變放慢趨勢。其中,10月服裝及衣著附件出口金額比9月下降11.5%;玩具出口金額比9月下降10.1%;機電產品下降了2.9%。
  相比出口,進口似乎更讓人擔心。進口商品中,大宗商品進口額比9月明顯下降,其中,原油、成品油、鐵礦砂和鋼材分別下降了8.5%、31.5%、26.5%和7.2%,這反映了國內投資增長放慢和投資者對未來經濟前景的擔憂。
  興業銀行[15.97 1.01%]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指出,進口增幅的大幅下滑說明經濟的下滑確實十分嚴重。因為從歷史數據看,進口增長的趨勢基本與經濟增長趨勢一致,現在的下滑趨勢正反映了經濟基本面。
  “受金融危機影響,國際大宗產品價格急速下滑,導致進口增速下滑的速度快于出口增速,因此,在今年四季度剩下的兩個月,外貿順差可能將繼續在高位徘徊。”閆敏對記者說。
  對此,北京大學教授宋國青也表示認同。他表示,由于價格因素,明年進口增速很可能大幅下降,超過出口增速的下滑程度,因此預計明年順差將較今年大幅增加,有可能接近4000億美元規模。
  商務部密集調研覓良策
  如何應對?
  據上述官員透露,商務部部長陳德銘在調研“廣交會”時表示,商務部將在保持出口穩定增長、積極擴大消費、優化利用外資結構、提高對外經濟合作水平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不斷改進服務,進一步推動完善相關政策,努力為地方商務工作和企業發展創造有利條件。同時,商務部也開始了包括保進出口穩定增長在內的4個課題的調研。
  同時,商務部政策研究室、外貿司、產業司、產業調查局等各個司局都已經奔赴全國各主要出口地區展開專題調研,調研結束后將形成分析報告,為出臺下一步政策做導向。“但從長遠來看,我國經濟發展不能再搞出口導向,而要更多靠內需尤其是消費需求來拉動。”張燕生認為。
  在中國政府推出的4萬億元經濟刺激計劃中,包括了改善基礎設施等措施,這或許將增加中國對于大宗商品的進口需求。如果刺激經濟計劃能夠起到穩定投資者信心的作用的話,進口增長有企穩的可能。如果美歐經濟明年進入衰退,出口進一步放慢將不可避免,那么,外貿順差在屢創新高之后才可能會逐步回落。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