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的缺失更可怕
2008-11-14 13:32: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梟冬
本報上期刊發的 《汽車制造業和物流業亟待加強 “聯動”》一文中提出,汽車供應鏈管理已經到了邁向國際化門檻的關鍵時刻。很多合資企業帶來了優秀的產品,帶來了他們多年來企業經營上的先進理念,而供應鏈管理就是這種先進理念的具體表現。
一套優質的供應鏈系統可以有效控制企業的運營成本,其創造的隱形價值早被諸多國際巨頭企業所證明。目前,我國的汽車生產企業已經著力研發符合中國國情和企業實際的供應鏈管理系統,也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同時,我們也看到,汽車生產企業本身雖然完成了供應鏈優化,可供應商并沒有從根本上認識到供應鏈管理的重要性。
筆者在與一位零部件生產企業的物流管理人員交談時了解到,與整車企業加大力度優化供應鏈系統不同,這些零部件企業本身按照整車企業的要求提供相應服務,但他們并沒有把這種高要求嫁接到自己的管理系統內。相反,零部件生產企業只對下游的整車企業負責,而對上游的供應商以及其余的下游企業都不太理會。所謂供應鏈管理在他們這里,只是成了應付一家汽車生產企業之舉。
該管理人員不無感慨地說:“現在很多企業都是這樣,沒有強加要求就很難做到供應鏈的精益化管理。一切都以自我為中心,只要自己順手方便,怎么省事就怎么來,根本不會考慮上下游企業。”談到供應鏈管理本身強調的互助互利,該管理人員說: “大家都知道共贏挺好,但現在看來經營現狀不算差,似乎沒理由去改變什么,很多企業就是這樣得過且過了。”
供應鏈管理的精益化本身是個實現多贏局面的優化進程,也是未來企業管理中的重頭戲。但國內很多企業的情況,是很難達到國際水平的,這影響的不止是企業自身的利潤,更會對供應鏈的其他環節產生消極影響。
供應鏈建設的當務之急,不是如何抓好供應鏈管理的學習和技術升級,而是應該讓更多企業老總們意識到供應鏈管理不是可有可無的,而是大勢所趨。現在不重視供應鏈管理,早晚都會被市場所拋棄,到時候后悔就來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