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重啟積極財政政策 彰顯力保經濟增長決心
2008-11-13 11:55: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 韓潔羅沙
近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對我國財政和貨幣政策做出重大調整,我國將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擴大內需,促進經濟穩定增長。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10日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政府二度啟用積極的財政政策,彰顯其力保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信心和決心。
賈康說,愈演愈烈的國際金融危機已經開始對我國實體經濟產生影響,在這種形勢下有必要對財政政策進行調整。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時,我國也實行了積極的財政政策,相比之下現在我們的經驗更豐富,綜合國力更強,市場也更成熟,因此相信財政擴張政策在本輪宏觀調控中能更有效地發揮作用。
為應對亞洲金融危機沖擊,我國于1998年首次宣布實施積極財政政策,當時的主要政策措施是增發長期建設國債、支持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增強稅收調控功能、調整收入分配政策以及擴大對中西部轉移支付等,這些政策不僅有效抵御了亞洲金融危機的沖擊,而且推動了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持續快速增長。
賈康說,新一輪的積極財政政策與10年前的積極財政政策在類型上一樣,邏輯和框架也很相似,但在內容上會有一些新的變化,將會隨著情況的變化不斷進行調整。
他指出,透過政府此次出臺的十條更有力的擴大內需政策,可以看出政府此輪擴張性財政政策的著力點重在擴大內需、調整經濟結構。“中央明確在2010年底前投入約4萬億元實施這十項政策,這可以說是歷史上少有的大手筆。‘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準,工作要實’這十六個字,充分體現了政府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信心和決心。”
在這十條政策措施中,增值稅轉型改革備受關注。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提出,我國將在全國所有地區、所有行業全面實施增值稅轉型改革,鼓勵企業技術改造,減輕企業負擔1200億元。
對此,賈康認為,增值稅轉型實際上是給企業減負。在當前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實體經濟影響顯現的背景下,我國全面推進這一改革有利于鼓勵企業設備更新和技術升級,推動企業成為市場長期投資主體。
他指出,增值稅改革從我國改革開放開始不久就開始探討,一步一步走到現在。這個改革不僅是適應當前經濟形勢增強經濟實力的手段,也是繼企業所得稅改革之后我國稅制改革的又一重要舉措。
積極的財政政策強調通過減稅和增加政府開支等手段刺激經濟增長。在當前財政收入增速下滑、政府支出需求增強的背景下,實施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勢必對財政收入有所影響。
賈康說,面對財政支出上升壓力,政府在實施擴張性財政政策過程中需要通盤考慮把握好各方面的度。目前財政收入增速下降很快,實施積極財政政策后大規模的國債發行和財政赤字的上升不可避免,但相信政府會將其控制在安全范圍內。增值稅轉型改革會給財政帶來減收影響,政府也需要同時考慮通過別的稅種的增收因素。
此外,他指出,在這一輪宏觀調控中,政府能否在財政擴張中更有效調動市場機制的力量是值得關注的問題。近年來我國資本市場直接融資功能并未得到很好發揮,特別是債券融資,如企業債發展不理想。政府可以嘗試在新一輪財政擴張中從機制上適當考慮試驗和發展企業債,另外也可借機考慮試點地方的市政債,指導地方通過規定程序透明規范地發展地方政府市政債試點,這些都有利于更有效調動市場機制力量,更好地發揮對經濟的調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