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市場藥品供應與配送新模式探路
2008-11-11 20:30: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農村市場的藥品供應與配送一直是難題。
為更好地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配合新醫改實施,“服務新農村、下鄉送健康”——中國鄉村醫藥網研討會日前在杭州召開。
作為一種正在實踐中的旨在解決農村藥品配送難題的新模式,集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為一體的第三方電子商務物流平臺的理念得到了業內人士的普遍認同。有專家認為,該模式有望成為新醫改進程中解決農村藥品配送問題的地方范本。
新模式適時而出
“我們的終極目的,就是建設一條少環節、低成本、高效率、信息化的高速公路。”杭州邦達物流董事長孫震表示。
作為全國第一家專業第三方醫藥物流企業,邦達已在浙江省內建立了通達70余個縣級市的24小時到達,以及鄉鎮衛生院、村衛生所和私人診所48小時到達的限時自營配送網絡。在此基礎上,為提升服務,邦達的觸角逐步延伸到電子商務領域。
“過去電子商務缺乏物流支持,而中國鄉村醫藥網則解決了這個問題。”據孫震介紹,該網由達緣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與浙江海王醫藥共同打造,為醫藥健康類產品在農村市場上的銷售提供第三方電子商務物流平臺。該平臺以邦達物流強大的配送網絡為基礎,推出一套完整的服務體系,從而解決因農村市場銷售推廣成本大、配送慢、回款難的瓶頸問題。旨在幫助上游客戶和下游終端直接對話,讓上游客戶把自己的藥品安全、快捷地推廣至農村市場,同時使得下游終端減少中間環節,降低采購成本,為廣大農村消費者提供便利。“鄉村診所或衛生院的人員只要在網上點擊采購,我們就能把貨盡快送到。”孫震表示。
在業內人士與專家看來,這一模式與當下新醫改的要求相當契合。新出爐的醫改方案中,藥品供應保障體系是很重要的一環,而農村藥品的供應與配送正是當下需要繼續完善的領域,國家最為重視與關注。高昂的物流成本是很多企業不愿意開發農村的重要原因。
“新醫改提出的一個要求就是,面向農村如何建立現代化的、規范的、高效的、集約型的送藥網路。邦達通過實踐,開創了一個既體現現代化物流內涵,又符合中國國情的模式。”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副局長任德權指出。
在中國醫藥商業協會常務副會長朱長浩看來,中國醫藥配送網絡最薄弱的環節在農村,新醫改的一個重點就是農村,主要是服務網絡的建設,解決農民缺醫少藥問題。“鄉村網適應了醫改的要求,使得沒有建立或即將建立的農村服務網絡能夠實現藥品配送,對醫藥行業以及醫藥流通領域有很大貢獻。”
作為邦達合作時間最長的戰略伙伴,浙江英特藥業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助理姜曉麗表示:“醫藥網模式的成功實踐,將會使物流在醫藥流通領域有很大提升,把過去所謂的‘后勤部門’推向前臺。”
更多價值顯現
除了浙江省醫藥行業協會會長趙博文所評價的“通過第三方物流電子商務平臺促進供應商和終端的供需對接,建立戰略聯盟”之外,事實上,上游工業對于該模式有著更多的期待。
江西天施康中藥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傳瑩表示:“希望通過這個電子網,達到信息傳播的作用,把用藥信息、藥品信息更多地傳遞給終端客戶,讓鄉村醫生用好藥、用對藥。另外農村需求多種多樣,要通過這一網絡,把更多的需求傳遞出去,從而更好地實現規模化、集約化。”
而讓浙江聯合醫藥藥材公司汪作良格外驚喜的是,他在研討會現場看到了來自浙江省農業銀行的代表。據了解,浙江省農業銀行在上述平臺的資金鏈運轉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我們所說的第三方物流包含三個方面,物流、信息流以及資金流,應該說資金流是最難的,明年更難的是資金問題。在這種情況下,第三方電子商務物流平臺不應僅定位于服務,更應在今后做整合資源的平臺,尤其是對資金的整合。”在全球經濟面臨“寒冬”、企業回款困難、資金鏈緊張的當下,該平臺所承諾的“幫您推廣、幫您配送、幫您收款”的資金流的操作頗有雪中送炭的意味。
此外有企業人士預測:在這種模式的推行之下,信息化提供增值服務,利潤將不僅僅來自于配送,而是網絡系統的建設和資金流的服務,這種盈利模式的變化,將促進工商之間更深層次的合作。“這種模式的運作,是要充分了解農村市場,提高從業人員素質,增強對突發事件的管理。同時供應商的選擇很重要,應增強生產企業在平臺中的作用。”康恩貝副總裁王如偉表示。
浙商研究會執行會長王曙光則認為,該模式在專業化配送的發展過程中應充當更重要的角色:“網絡越發展,對農民看病用藥需求了解越深入,那么,能否向政府及時提供農村基層的用藥需求信息呢?因為政府非常關注,網絡可以發揮更多的價值。同時,還應整合更多的相關資源,使該模式的成本進一步降低。事實上,社會資源整合的力度越大,成本降低幅度就越大。此外,在物流模式發展到一定階段時,是否能提出一種新的商業模式,也值得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