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城市將以融合代替擴張
2008-11-11 20:27: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10年前,閩南大酒店在經濟特區廈門是鶴立雞群的龐然大物,這座高550英尺的建筑顯得與這個發展中城市格格不入。如今,隨著高樓大廈在濱水區和市中心紛紛拔地而起,它看上去就像是一片樹林里一棵普通的樹。
然而,廈門的發展還沒有深圳和廣州這兩個珠江三角洲城市那么快。它們與香港、上海和北京一起構成中國5大城市。緊隨其后的是大連和南京,這兩個城市業已是以工廠為基礎的增長中心,同時也在成為充滿活力的消費品市場。
城市面貌是中國變化最明顯、最具美感的指示符。中國政府直到上世紀90年代末才正式使用“城市化”這個詞,這個昔日以土地原則為基礎的國家,如今有一半以上人口生活在城鎮。摩天大樓和腳手架可以說是全球化對中國影響的最佳標志。
如果說過去10年中國城市經歷的是工業化擴張,那么今后10年將是融合的過程。深圳自香港1997年回歸后一直與其競爭物流、金融和技術服務,甚至早在香港成為中國一部分之前,深圳就是香港在內地的競爭城市。但近來,兩個城市間的合作取代了競爭,這意味著把金融服務業歸于香港,而深圳推進物流和航運服務。
距離深圳不遠,鐵路和港口開發在珠江三角洲展開,屆時將東西兩岸的工廠與香港的深水港連接在一起。“深圳工廠此前一直處于劣勢,因為它們無法利用香港的深水港。”國際商業房地產公司的安德魯·內斯說,“鐵路將改變這種狀況。”
今后10年更明顯的是,在上海周圍的長三角和北方的“北京—天津走廊”周邊,小村莊和城市將融合為大城市。當然,中國所說的小村莊人口可接近百萬。據國民經濟研究所估計,到2050年中國將有75%的人口生活在城市。
毛澤東若在世可能會認不出這個迅速變化的國家,而改革者鄧小平見識到的也只是100多萬(原文如此)人口的城市。
(::美國《國際先驅論壇報》1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