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寧杭州逐步走向無縫對接
2008-11-11 10:54: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國內第二條突破行政區域城際公交——海寧市長安鎮至杭州九堡客運中心公交K686路日前正式開通,該公交線全程35公里,途經29個站點,每天有16個班次往返于海寧與杭州之間。這不僅進一步方便了兩地群眾的出行,更意味著海寧接軌杭州的步伐又邁出了實實在在的一步。
早在2002年,海寧市就出臺了《西部區域接軌杭州發展規劃》,啟動了臨杭經濟區建設。同年,與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簽下合作協議,將3000畝圍墾土地交由下沙開發,開辟出一條跨區域合作的新途徑。2007年,海寧市又在合并西部“兩鎮兩區”的基礎上,圈出180平方公里成立連杭經濟區。
在兩地接軌過程中,最顯而易見的是道路交通的銜接。海寧市許村鎮、農發區作為接軌杭州的橋頭堡,如今區域內主干道已分別和杭州余杭區、下沙開發區實現了無縫對接。
除了道路交通,其他基礎設施工程也正逐步一體化。對此感受最真切的,是家住農發區星星港灣的居民。這一帶的居民,喝的是杭州的自來水,用的是杭州的天然氣,看的是杭州的數字電視,連電話也可以選擇杭州0571的區號。
地理位置的毗鄰,道路交通的暢達,使兩地經濟的合作,尤其是產業的對接顯得水到渠成。為此,海寧市充分利用土地、勞動力等要素成本與杭州地區的級差優勢,吸引杭州的企業落戶海寧。僅農發區,目前就已承接了諸如娃哈哈、誠信包裝等杭遷企業90家,形成了機械制造、包裝印刷等特色產業群,年銷售額早就超百億。“這里不僅發展成了杭州產業的配套基地,海寧新的重要特色產業基地,同時也成就了杭城‘東擴戰略’順利實施。”海寧市委常委、連杭經濟區管委會主任姚敏忠說,兩地產業的良好對接,不僅推動了海寧經濟結構的調整,而且也對杭州中心城市的轉型提升起到了積極作用。
接壤區域旺盛人氣也帶動了農發區、許村等地的商貿、金融、娛樂等產業興盛,尤其使房地產業呈現出良好發展勢頭。一些房產商直接將銷售目光瞄準了杭州的消費群體。“比如農發區的星星港灣,入住者中很多是下沙高教園區的教職工、下沙企業的員工。”姚敏忠說,白天工作在杭州,晚上生活在海寧,如今已不是什么新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