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中藥出口逆勢上揚
2008-11-10 21:06: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新聞提示:在當前國際金融危機陰云籠罩,眾多行業出口普遍大幅下降的形勢下,前9月我中藥出口依然逆勢上揚。1至9月,我中藥出口額為9.61億美元,同比增長13.7%。專家提醒,金融危機的不利影響將對我中藥出口產生后續反應。10月,醫保商會曾就金融危機對中藥出口的影響對企業進行了問卷調查,40%的企業認為會產生嚴重影響,18%的企業認為影響不大,另有27%表示前景尚不明朗。
記者日前從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了解到,盡管當前的國際金融危機已對我國中藥出口帶來不利影響,9月中藥出口額增長12.9%,低于前三季度增速將近1個百分點。但是,在眾多行業出口普遍大幅下降的形勢下,前9月我中藥出口依然逆勢上揚。
對美出口下降對亞洲出口保持較快增長
來自醫保商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1至9月,我中藥出口額為9.61億美元,同比增長13.7%。其中中藥飲片出口3.88億美元,增長17.2%;中成藥出口1.25億美元,增長13.8%;提取物出口3.85億美元,增長9.1%;保健品出口6267萬美元,增長21.3%。
醫保商會副秘書長劉張林日前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國際金融危機對我中藥出口的影響已逐漸顯現,主要體現在出口訂單萎縮,出口價格下跌以及收匯風險加大。最為明顯的是對美國的出口大幅下跌,1至9月對美國中藥出口9331萬美元,同比下降了19.3%。
但是,盡管北美與大洋洲受金融危機的影響比較大,中藥市場需求萎縮,而亞洲、歐洲、拉丁美洲市場需求卻依然旺盛。最新數據顯示,1至9月我中藥對亞洲出口6.28億美元,占中藥出口總額的65.4%,同比增長15.9%,高于對全球出口增速將近3個百分點。尤其是對日本的出口額增長較快,1至9月達到了1.89億美元,同比增長18.4%,為近年來同期最高增速,對日出口已占我同期中藥出口總額的20%,遠遠超過了我對香港的出口。同時,對越南、馬來西亞、中國臺灣、新加坡出口都有大幅增長,1至9月,我對越南出口5219萬美元,同比增長了78.5%;對馬來西亞出口3932萬美元,同比增長67.1%。但對中國香港、韓國的出口卻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盡管香港本地市場受金融危機影響較小,但受國際金融危機的拖累,轉口貿易下降,1至9月我對香港中藥出口1.5億美元,同比下降5.8%,已退居我中藥出口市場的第二位。另外,受中藥材和中藥飲片農殘、重金屬等標準提高的影響,我對韓國的中藥出口下降,1至9月份出口7093萬美元,同比下降了4.4%。
對今年以來我中藥出口額繼續保持增長的原因,劉張林認為,首先是國際市場對中醫藥進一步的認可,使市場需求仍然處于平穩增長;其次,上半年人民幣匯率持續上升,以美元計算的中藥出口額增長;另外,國內中藥材價格的上升,以及人力、環保等經營成本的增加,也導致了中藥出口價格上升。
危機影響逐步加大出口增速將明顯放緩據劉張林介紹,金融危機的不利影響將對我中藥出口產生后續反應。10月,醫保商會就金融危機對中藥出口的影響對企業進行了問卷調查,共有45家企業答卷。認為會產生嚴重影響的企業占40%,認為影響不大的企業僅占18%,說不準的企業占27%。
劉張林分析,未來金融危機對我中藥出口的影響有可能逐步加大,第4季度中藥出口增速將明顯放緩,尤其對植物提取物出口影響較大。歐盟和美國是我提取物出口的主要市場,占我提取物出口的50%左右,歐盟和美國進口提取物主要用于植物藥、飲食增補劑、天然化妝品和其它工業用途,由于飲食增補劑和天然化妝品的市場彈性需求較大,金融危機將會導致消費萎縮,國際市場對我提取物原料需求下降。
我中成藥的出口受金融危機的影響相對于提取物要小得多。由于我國中成藥目前出口主要市場在亞洲,香港約占我出口總額的40%,日本占10%左右,對美國和對歐盟出口相對較少。另外,由于中成藥對亞洲出口主要以藥品形式,從而以剛性需求為主,因此受其他因素影響較小。中藥材和飲片市場需求則較為穩定,但國內質檢目前對中藥材和飲片出口影響較大,很多企業無法對外正常履約,8月份出口下降了7.1%,9月份出口僅增長5.3%。預計今后的出口增長也將受到很大影響。
劉張林告訴記者,為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一批中藥出口經營企業采取了確保所有信用交易均及時投保出口信用險,及時申報“可損”;加強對出口應收賬款的跟蹤催付,發現異常盡早處理;盡量避免O/A支付,對于以D/P支付的業務盡量縮短信用周期;強化業務管理;密切關注危機局勢發展,謹慎對待外貿定單;積極開拓新的國際市場,調整長短單比例;盡量采用美元以外貨幣結算等一系列規避風險措施。同時,企業將苦練內功,積極進行技術創新,開發新品種,多渠道進行節能降耗,采用先進工藝,努力降低生產成本,積極壓縮開支。
同時,經營企業也希望政府出臺包括在退稅方面給予企業更多優惠、增強出口信用保險產品的種類、加強對于企業中短期貸款融資的支持等具體措施,幫助企業規避此次金融危機帶來的不利影響。